阿尔茨海默病最后会死么?

如题所述

阿尔茨海默病最后会死。人都会死的。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病,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高,65岁以上患病率约为5%,85岁以上为20%,妇女患病率3倍于男性患者。病因迄今仍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本病发生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脑外伤、文化程度低、吸烟、重金属接触史、父母怀孕时年龄轻和一级亲属患有Down综合征等被认为可增加患病的危险性,而长期使用雌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能对患病有保护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病,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高,65岁以上患病率约为5%,85岁以上为20%,妇女患病率3倍于男性患者。病因迄今仍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本病发生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脑外伤、文化程度低、吸烟、重金属接触史、父母怀孕时年龄轻和一级亲属患有Down综合征等被认为可增加患病的危险性,而长期使用雌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能对患病有保护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

1、记忆障碍 患者多为隐袭起病,早期易被患者及家人忽略,主要表现为逐渐发生的记忆障碍,当天发生的事不能记忆,刚刚做过的事情或说过的话不记得,熟悉的人名记不起来,忘记约会,忘记贵重物品放何处,词汇减少,早期出现经常性遗忘主要表现近记忆力受损,随后远记忆力也受损,是日常生活受到影响。

2、认知障碍是本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掌握新知识、熟练运用及社交能力下降,并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加重,逐渐出现语言障碍,不能讲完整的语句,口语量减少,找词困难,命名障碍,交谈能力减退,阅读理解受损,但朗读可相对保留,最后完全失语,计算力障碍常表现算错帐,付错钱,最后连最简单的计算也不能,严重出现视空间定向力障碍,穿外套时手伸不进袖子,铺台布不能把台布的角和桌角对其,迷路不认家门,不能画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不会使用最常用的物品如筷子,汤勺等,但仍可保留运动的肌力和协调。

3、伴随的思维、心境、行为等精神障碍往往是病人就医的原因,精神症状包括抑郁、情感淡漠或失控、焦躁不安、兴奋和欣快等,主动性减少、注意力涣散、白天自言自语或大声说话,恐惧害怕单独留在家里,部分病人出现片段妄想、幻觉状态和攻击倾向等,有的怀疑自己年老的配偶有外遇,妄想和古怪行为,如怀疑子女偷他的财务,把不值钱的东西当作财宝藏匿起来,可忽略禁食或贪食,多数病人有失眠或夜间谵妄。

4、检查时科发现患者表现坐立不安、易激动、少动、不修边幅、个人卫生不佳,一般视力、视野保持相对完整,无锥体束征和感觉障碍等,步态一般正常,后期可出现小步,平衡障碍等,5%患者可癫痫发作和帕金森综合征。

阿尔茨海默病的检查

目前尚无确诊的特殊检查,脑脊液多正常,脑电图可有广泛慢波,早发家族性痴呆病人监测APP、PS-1或PS-2基因突变有助于确诊,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ApoE4基因携带者明显着呢国家,但因特异性和敏感性低,不能用作疾病诊断。CT和MRI检查可见侧脑室扩大和脑沟赠款,尤其在额颞叶,MRI冠状切面可显示海马萎缩,准确测量脑容量,排除其他器质性脑病,PET、SPECT及功能性MRI科发现额、颞、顶叶脑区代谢率和脑血流减低,尤其在中重度病人。神经心理学检查及其相应量表使用对痴呆诊断及鉴别诊断其中药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脑血流减少和糖代谢减退是阿尔茨海默病重要病例改变,使用扩血管药物郑家脑血流及脑细胞代谢药科改善症状或延缓疾病进展。常用银杏叶提取物制剂、脑复康和都可喜等。

改善认知功能药物 可用乙酰胆碱前体如卵磷脂和胆碱郑家乙酰胆碱合成和释放。神经保护性治疗,包括抗氧化剂、雌激素替代疗法、非甾体抗炎药物使用。

康复治疗及神会参与 鼓励病人尽量参加各种社会日常活动,维持生活能力,加强家庭和社会对病人的照顾,帮助和训练,有定向和视空间能力障碍的患者应尽量参加各种社会会日常活动,维持生活能力,加强家庭和社会对病人的照顾,帮助和训练,有定向和视空间能力这个奶的患者应尽量减少外出,以防意外。

阿尔茨海默病病程持续5年以上,通常死于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31

阿尔茨海默病最后会死。人都会死的。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病,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高,65岁以上患病率约为5%,85岁以上为20%,妇女患病率3倍于男性患者。病因迄今仍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本病发生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脑外伤、文化程度低、吸烟、重金属接触史、父母怀孕时年龄轻和一级亲属患有Down综合征等被认为可增加患病的危险性,而长期使用雌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能对患病有保护作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5-21

是精神科病.是一组病因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病理改变主要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SP),神经原纤维结(NFT)等病变,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起病在65岁以前者旧称老年前期痴呆,或早老性痴呆,多有同病家族史,病情发展较快,颞叶及顶叶病变较显著,常有失语和失用。治疗策略有:(1)增加脑内乙酰胆碱(Ach)浓度的药物;(2)促进脑内胆碱能神经元的存活或提高其神经传导功能的药物;(3)减少Αβ的产生或促进其降解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