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长针眼怎么治疗?

如题所述

1.起病急,初起胞睑微痒痛、红肿,于近睑缘处形成局限性硬结,形如麦粒,推之不移,按之疼痛。轻者数日内可自行消散,重者数日后形成脓肿,或伴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脓肿成熟穿破,流出脓液始愈。临床有内针眼与外针眼之分,病变位于胞睑边缘者称外针眼,位于胞睑内面、赤痛较重者称内针眼。 2.本病应与胞生痰核相鉴别。后者病程缓慢,胞睑起硬结,但无红无痛。本病若发于胞睑内面,脓点不溃破,吸收欠佳,可形成肉芽肿;遗留肿核时则称胞生痰核。 -------------------------------------------------------------------------------- 针眼症状 本病多因过食辛辣煎焯,以致脾胃积热,复因风热毒邪侵犯,结聚于胞睑而发。也有因风热毒邪上攻胞睑,灼烁津液酿脓。素体虚弱者,每因热毒蕴伏而反复发作。 本病病变部位在于胞睑,在脏属脾,为热证实证居多,也有虚中夹实者。实热证每因脾胃积热兼风热毒邪上犯,热毒上攻而见胞睑局部红肿疼痛起脓肿。虚中夹实证每见于脾胃虚弱,针眼反复发作,或脓肿难于溃破收口。本病治疗总的原则是祛风清热解毒。 -------------------------------------------------------------------------------- 针眼的治疗方法 风热外袭型 【证见】 病初起,局部微红微痒微痛,或伴有发热头痛。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 【方药】 1.主方银翘散(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 处方: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荆芥10克,薄荷8克(后下),桔梗8克,竹叶8克,黄芩12克,蒲公英15克,白芷lO克,赤芍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丸(片、冲剂、液),口服或冲服,大蜜丸每次1丸,水泛丸每次5丸,片剂每次4片,冲剂每次1包或1块,合剂每次20毫升,每日2~3次。 (2)穿心莲片,每次5片,每日3次。 (3)野菊花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 热毒上攻型 【证见】 胞睑局部红肿热痛加剧,形成脓肿但未溃破,兼口干欲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 【治法】 清热泻火解毒。 【方药】 1.主方仙方活命饮(陈自明《妇人良方》)加减 处方:金银花15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浙贝母15克,天花粉15克,赤芍15克,夏枯草lO克,黄芩10克,当归尾10克,甘草6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仙方活命片,口服,每次8片,每日1~2次,孕妇禁服。 (2)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每次2—3瓶,每日2次,小儿酌减。 (3)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每日1次。适用于眼症严重者。 脾胃伏热型 【证见】 针眼反复发作,但诸症不重,口干,大便不爽。舌苔黄腻,脉滑。 【治法】 清解脾胃伏热。 【方药】 1.主方清脾散(傅仁宇《审视瑶函》)加减 处方:滑石15克,黄芩10克,赤芍15克,枳壳10克,陈皮6克,藿香10克,升麻6克,防风10克,茵陈12克,甘草6克。水煎服,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金菊五花茶冲剂,冲服,每次1包或1块,每日2~3次。 (2)王老吉凉茶冲剂,冲服,每次1包,每日1~2次。 (3)以上二型的中成药。 脾胃虚弱、时感外邪型 【证见】 针眼反复发作或久不消退,纳呆神疲,面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托里解毒。 【方药】 1.主方托里消毒饮(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黄芪20克,皂角刺10克,金银花12克,甘草8克,桔梗10克,白芷10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党参15克,神曲12克。水煎服,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妇女经期发病者,多为血虚,宜酌加四物汤。 2.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合银翘解毒丸,口服,补中益气丸每次6克,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银翘汤(赖锦端验方) 处方: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蒲公英15克,茵陈15克,黄芩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浙贝母12克,赤芍15克,枳壳10克,甘草6克。水煎服,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若胞睑浮肿严重者,加荆芥10克,僵蚕10克。红肿痛甚,舌红苔黄或大便秘结者,去茵陈,加大黄lO克(后下)、玄明粉10克(冲)。口渴者,加天花粉15克。反复发作,属脾胃伏热者,去蒲公英,加藿香lO克,黄连8克;属脾胃虚弱者,去蒲公英,加党参15克、黄芪15克。 -------------------------------------------------------------------------------- 针眼的外治法 1.局部治疗 (1)初起未酿脓时,可用湿热敷,以助消散。 (2)用紫金锭或清火眼丸,调外障眼药水或其他消炎眼药水或冷开水,外涂患处皮肤;也可用如意金黄膏涂局部皮肤。注意:切勿将药物涂入眼内。 (3)取新鲜鸭跖草数段,除去叶用茎,洗净后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或火上烘烤,用手指挤压,将断端流出的药汁迅速涂于患处,注意勿涂入眼内,每日4~5次。 (4)用新鲜一点红、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野菊花等的1-2味,洗净捣烂,外敷患处皮肤,注意勿涂人眼内。 2.手术疗法 已成脓时,应切开排脓。当脓头位于胞睑皮肤面时,切口应与睑弦平行;脓头位于睑内面时,切口应与睑弦垂直。必须注意:如患处脓成,切忌挤压。若由此引起胞睑漫肿,紫胀剧痛,或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证严重,乃病情恶化,则按眼丹处理。 -------------------------------------------------------------------------------- 针眼如何治疗 1.针眼的针灸治疗 (1)针刺疗法:早期证属风热外袭者,取攒竹、鱼腰、太阳、丝竹空、行间;证属脾胃积热者,取承泣、四白、合谷、三阴交;兼恶寒发热者,加外关;头痛者,加风池。手法用中刺激或强刺激。 (2)三棱针放血:耳尖穴消毒后,用手指在该处反复揉捏至充血,用三棱针迅速刺进1分深后快速退出,挤出少量血。也可于曲池穴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2—3毫米,压出2~4滴血。操作时针刺穴位均须严格消毒,每日施行1次即可。 (3)耳针疗法:取眼、目1、目2、肝穴,强刺激,每日1次。也可埋针,取穴同前,并可于患侧耳部找敏感点,埋针后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l-3分钟。3日后复查,如针眼未消,可再做第二次治疗。 (4)挑治疗法:在背俞穴的肺俞与膏肓之间附近的皮肤面,找寻一个或数个压之不褪色的红点;若红点不明显,可轻刮之后再找。皮肤消毒后,将红点逐一直刺挑破,挤出粘液或血水。每日1次。 (5)磁疗:于针眼患处两侧皮肤面,安放一对250高斯左右的小圆磁片,以N、S极相吸引的位置安放,用胶布固定。两磁片之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吸在一起;也不能太远,以免磁场作用太小。 (6)无名指结扎法:于患眼侧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处,用棉线或橡皮筋结扎,松紧以手指皮肤不发生青紫为度。待眼部炎症完全消退后,方可解开结扎。 2.针眼的饮食疗法 (1)菊花龙井茶:菊花10克,龙井茶(或一般绿茶)3克,放茶杯内,冲入开水,加盖煽片刻,即可饮用。 (2)菊花粥:菊花15克,粳米50克,煮成粥后加入适量冰糖,即可食用。 3.针眼的预防调护 (1)平时应注意眼部卫生,增强体质,避免偏食,避免过劳。有屈光不正者,应及时矫治。 (2)患病时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煎焯之品,忌饮酒;还须保持大便通畅。 ...................................................................... (补充) 一般医疗方式是这样的:1.刚发生针眼时,眼皮肿痛可用冰敷,并点消炎眼药水 2.必要时口服抗生素 3.大部份的病例在三至四天内可以消退;若腺体肿胀化脓,则须手术切开排脓。都是些费时耗财伤身的医疗方式,不要也罢。 长针眼后,患者(小孩居多)的身体背部绝对会长出至少一个的小红点(异样鲜红,半粒芝麻大,圆形,类似红痣,手触无凹凸感),用拇指指甲反复使劲压那红点,指甲痕可以呈“米”字形,让红点处于中间,有几个红点都要压,一日三次,三五小时内见效,终身免疫(次数没达到,很容易复发)。 针眼有内针和外针之分,指长在眼皮内和眼皮外,无论长在那里,我以前就被家人用干净的稻草梗或崭新的纸张把患处刮破,不会感染.当然,对付一两天内才长的针眼最有效. 民间应用独特疗法诊治本病,多有术到病除之奇效。 1:穴位贴药疗法 处方:生地、生南星各10克。 用法:药研细末,每取少许置胶布上,贴敷双侧太阳穴,日换1次。 疗效:用药3-4天,有效率达100% 2:熏洗疗法 处方:蒲公英60克,金银花15克 用法: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先熏后洗患眼,日4次 疗效:用药3天,治愈率达92.7% 3:敷药疗法:鲜淡竹叶茎20克。 用法:将叶茎去节,放酒精灯上烧中部,待其汁渗出后涂敷患处,日1次 疗效:敷药1-5次,有效率达95% 3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