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检查孩子的作业

如题所述

有许多的家长在检查孩子的作业的时候,往往只看孩子是否做完了作业,而很少去认真地看孩子的作业做得对不对。这种检查作业的方法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孩子做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或为了下次上课做准备。家长检查作业也是为了督促孩子的学习。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检查孩子的作业,才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呢? 1、首先是要看“字” 小学生需要老师或家长把好检查作业这一关。失去有效的检查,那么孩子的学习能力是难于提高的。家长要学会正确的检查方法,以培养孩子仔细认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读一、二年级时,重点检查字迹是否书写端正;做完作业时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体的错误之处,而是说出大体范围,如:做得不错,但这个题目有些不对的地方,你再仔细看看。或者在有问题的地方画上一个圆圈为记号,让孩子自己找出错误的地方,以便改之。若孩子找出了应予及时的称赞表扬。 在日常的作业检查中,重点检查孩子做题的思路,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确,而计算的结果一般不检查,由孩子自己去确认。如果计算结果错了,老师批改或考试时,判了错号,就让孩子自己去反思、后悔,家长还装着同情的样子,用深表遗憾的口吻说:真可惜,就错这一点儿,没有满分。但是没关系,吸取教训多加注意,相信自己努力后下次会考好的。在检查语文作业时,发现错别字,千万别直接为其纠正改过,应由他自己查字典进行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任、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2、不要盯着孩子写作业 有的家长喜欢盯着孩子做作业,一旦发现问题或字错了写歪了,一边忙于帮孩子涂擦,一边开始批评理怨,责骂声不断:怎么搞的,又错了,总是改不掉。说过多少回了,老是记不住,真是气死人!这时的孩子在我们的抱怨声中,肯定会产生紧张、焦虑,在这种的学习氛围中,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量之门还能打开吗?这个时候,家长再怎么说教和指导,他们都难于接纳,当然也最终无法改过。 建议做法是:首先了解一下作业有多少,然后由其自己去做,做大人自己的事,尽量不去干扰孩子,待完成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检查落实。 3、孩子在写作业时不专心、爱拖拉,如何促其改正,使之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A、利用限时鼓励法来纠正。举例说明:首先了解孩子的作业量,大约估计一下可完成时间,然后征询孩子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若最终按要求做到按时按量完成,可给予适当的表扬,直至偶尔的物质鼓励。通常情况下,孩子会乐意接受并产生一定的激励。 若发现孩子写作业时有磨蹭、不专心的表现,只要不是太过分,就让他动一动好了,毕竟家里是相对比学校自由的地方。若是孩子的行为超过一定的界线,家长就有必要给予提醒,但态度不应粗暴,只要孩子能回归状况,集中精力继续做下去,这就是我们的目的所需。万事求结果。 B、利用中途安抚法来纠正问题。当发现孩子出状况时,可以走近孩子身边,抚摸着他的头并说:是不是遇见难题了,做不下去了,要不要帮你共同解决呢?也可以说:你很聪明,马上就会做完的,我等着你努力后取得成绩。总之不管用什么语言都必须是心平气和,充满对孩子的关爱和肯定。千万要克服急躁的责骂语言,打更是于事无补的鲁蛮行为,坚决弃置不用! C、利用直接要求法来纠正。如果上述两种方法不好使,那么不妨试一下直接要求法来纠正。在规定的时间内再给予一定的时间宽限,仍然是老毛病不改恶习难除,立即采取较强硬的手段,将其作业本课文本统统收起,装入书包,不能在家继续做了。当老师发现你作业没完成,肯定会给予处罚,由此让他去承受。孩子在有的时候让他去受点挫折并非都是坏事,在挫折中去感悟犯错的必然结果。再者也让他明白一个道理,纪律是不可违规的,家长也要做到说话算数。这种方法是属于下策,不得已而为之,带有一定的强迫性,所以在事先要与老师取得联系,请求老师的配合,以免让老师产生误会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了老师。 4、如何点拨孩子做习题?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不需要家长的点拨不会做的习题或爬坡难题,家长作出相应的辅导和点拨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因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需要大人的诱导和培养。在此必须讲究技巧,其方法是: A、让孩子反复读题。许多题目并不难,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阅读原题,往往只看一遍,就感到不会了,难得动脑筋思考,这是一种消极的学习方法,如果大人总是迁就孩子这种消极心理的存在,立即告知他如何做,甚至将算式列好,这样的话,将会养成孩子的依赖性使之更不愿独立思考,长期下去对学习非常不利。 B、善用例题作辅导。在平时的家庭辅导中,别在原题上去指导运算,要巧用善用类似的范文及例题来引导学生,与孩子共同分析、讨论,弄懂弄通例题的原理,然后让其产生联想,将掌握的知识转移到原题上,这就是教育专家称之为思维迁移模式。是个好方法,只有这样才称为会读书读活书。 C、只讲关键点。对于有些难题,家长一时也编不好例题,那么,可以就这个原题,分析它的关键点在哪里,找到什么条件就好解题了,让孩子根据大人的提示去思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