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划分企业规模?

企业资产已经换算为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了,如何划分企业是大规模企业还是小规模企业?

第1个回答  2020-07-27

第2个回答  2018-06-08

1.绩效同居分析法。

主要依据各种统计方法来探讨绩效与规模间的关系,所谓绩效包括成本、生产力、附加价值及利润等等。最常用的统计方法,是以横断面或时间数列的资料作回归分析。这个研究方法可以成本统计分析为代表。

2.预设生产函数研究法。

预先设定生产函数,并借助对生产函数系数的估计,来判断有无规模经济存在。最普遍被应用的生产函数有线性、Cobb-Douglas型式、CES生产函数及非齐次Leontief函数等。

这个方法似乎能摆脱成本统计法成本资料的困难,但这方面的研究,多半仍未完全解决戈尔德所提的问题。例如,除了规模以外的影响因素未必能消除,以及企业间的技术差异性等问题。这方面的研究经常以产值来处理产品不一致性的困难,也不尽令人满意;加工层次不同的问题,仍然存在。

3.工程估计法。

工程估计的最大优点在于对产品、使用技术、加工层次等有一个明确的含义,能避免成本统计法中无法排除的与规模经济无关因素的影响。

4.MES的近似估计法。

以LAC来看,所谓“最小效率规模”,就是平均成本停止下降的水准。用成本统计法来估算MES有很多问题,于是就产生了近似估计来取代;包括中点工厂规模、Best-X估计等。但这些近似方法,充其量只能充当粗略的参考,或许可用于分析产业结构时MES的替代办法,但不能说明规模经济是否显著。

拓展资料: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并未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全部企业和单位,具体仅对以下5个类别规定了划型标准:第一类为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共三个行业门类。

第二类为建筑业;第三类为批发和零售业;第四类为交通运输、邮政业;第五类为住宿和餐饮业。这5个类别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7个行业门类,673个行业小类,占全部行业小类的74%左右。

第3个回答  2018-05-10

划型范围不同:在新标准出台以前,同机上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只有一个《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该标准虽然经过几次修改或补充,但其划分范围始终未扩大。其行业的覆盖面远远大于《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不仅包括了工业企业,还包括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划型指标不同:原《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由于只涉及工业企业,因此采用的是"产品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原价"作为主要划型指标。考虑到标准的统一性和通用性,新标准对范围内的企业划型一律采用"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而且不再细分行业,从而使企业规模的划分工作大大简化。

企业规模指对企业生产、经营等范围的划型。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4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制定了《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并于2003年统计年报开始执行。   

折叠具体划型方法不同,相对于原《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新标准的具体划型方法也更加简化,即不在每个档次之间在细分为"大一型"、"大二型",而只将企业类型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个档次,使操作更为方便。

折叠对企业类型认定的方式不同,为了减少行政干预,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和准确,新办法改变了原来由"企业申请,政府审批"的认定方式,而是直接以统计数据为依据,按照标准的规定由统计部门划分企业规模。

第4个回答  2018-03-29

本办法适用于统计上对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企业划分规模。

第一、“从业人员数”作为企业的划型指标,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也与世界主要国家的通行做法一致,具有国际可比性。

第二,“销售额”可以客观反映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也是我国现行统计指标中数据比较完整的指标,容易操作。

第三,“资产总额”可以从资源占用和生产要素的层面上反映企业规模。因此,采用这三个指标进行划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5个回答  2019-08-21
企业可以分为大中小微企业,根据资产、收入和人员来划分,各个行业各有所不同,目前本人已做成分类器,只需要提供收入、人员和资产便可以迅速划分N条企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