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英国人聊天的话题

我明天要去英国,要住在人家家里。可俩人不说话是不现实的。你们说我该和,老外说点什么呢?能够把我们的话茬子都弄起来?急!谢谢

首先,要讲究语言礼貌。西方人喜欢把“请”和“谢谢”挂在嘴边,英国人的客气更是世界闻名。不管别人帮你做了什么事,哪怕是在房间里他让你先过,都要马上说声“谢谢”。如果让房东帮你做事,更要时刻“请”字当先。在饭桌上尤其要注意,如果菜离你较远,应请人把菜递过来,不要站起身直接去够。睡觉前道“晚安”,早晨见面说“早上好”,出门前说“再见”,许多看似小节的事都要注意。 第二,日常生活中,要尊重房东的生活习惯。有些房东不愿意中国学生在家里做中餐,以免把厨房搞得油烟四起,所以做中餐前最好先征得房东的同意;一般房东的房间门半开着时,表示你可以随时找他们。如果房门紧闭,则意味着他现在不愿被打搅,如果你有急事,一定要先敲门。很多英国人是“夜猫子”,晚睡晚起。如果你早上上课走得早,要尽量轻手轻脚。由于整天忙着上班、上课,很多英国人的衣服要攒到一起洗,用洗衣机前要问清主人一般什么时间洗,省得“撞车”。有些英国家庭喜欢养宠物,常视他们为家庭的一员。如果你不喜欢猫狗之类的小动物,尽量不要当着房东的面表露出来。 第三,不要随便带客人回家。不管是邀请同学还是朋友到你那儿做客,都要先征得房东的同意,随便带客人回家会被视为非常无礼的行为。如果自己因参加活动回家很晚,也要事先告诉房东,不要让别人为你担心。 第四,多和房东沟通。一般肯接纳寄宿学生的家庭都是比较开放和好客的。他们欢迎国际学生就是为了让其家庭及子女接触不同背景、多元的文化。多同他们交流,不但可以提高你的口语水平,还会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感情,遇到困难时,你的HostFamily会像一家人一样积极想办法帮助你。 英国人十分讲究礼节礼貌。一些学校专门教授礼节和自我修养课程。讲究“女士优先”。英国人性格内向,不爱多说话,态度冷静,在公开场合不表露个人情感,不轻易表态,一言一行不苟且,不随便。
讨厌过问私事 去英国旅游,千万不要问人家“您去哪儿”、“吃饭了吗?”中国人认为很热情,英国人认为你很粗鲁。更忌讳打听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
不能加塞 英国人有排队的习惯,排队上公交车、火车或买报纸,加塞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平常谈话中不谈论政治,下班后不谈公事,不喜欢干扰别人的私生活。
不能砍价 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是砍价。英国人不喜欢讨价还价,认为这是很丢面子的事情。如果他们认为一件商品的价钱合适就买下,不合适就走开。
去朋友家做客,要给女主人带一束鲜花或巧克力糖。英国人对茶十分感兴趣,比欧洲任何其他民族都更喜欢喝茶。英国是绅士之国,讲究文明礼貌,注重修养。同时也要求别人对自己有礼貌。注意衣着打扮,什么场合穿什么服饰都有一定惯例。见面时对尊长、上级和不熟悉的人用尊称,并在对方姓名前面加上职称、衔称或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等称呼。亲友和熟人之间常用呢称。初次相识的人相互握手,微笑并说:“您好!”在大庭广众之下,人们一般不行拥抱礼,男女之间除热恋情侣外一般不手拉手走路。
英国人不轻易动感情或表态。他们认为夸夸其谈是缺乏教养的,认为自吹自擂是低级趣味的。人们交往时常用“请”、“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即使家庭成员间也一样。
英国的“烤牛肉加约克郡布丁”被称为是国菜。这是用牛腰部位的肉,再把鸡蛋加牛奶和面,与牛肉、土豆一起在烤箱中烤制的菜肴。上桌时,还要另配些单煮的青菜,即为“烤牛肉加约克郡布丁”。普通家庭一日三餐(即早餐、午餐、晚餐)。他们是以午餐为正餐。阔绰人家则一日四餐(即:早餐、午餐、茶点和晚餐)。

不愿意吃带粘汁的菜肴;忌用味精调味;也不吃狗肉。口味不喜欢太咸,爱甜、酸、微辣味,对烧、煮、蒸、烙、焗和烘烤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喜欢中国的京菜、川菜、粤菜。
他们普遍喜爱喝茶,尤为妇女嗜茶成癖。“下午茶”几乎成为英国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即使遇上开会,有的也要暂时休会而饮“下午茶”。不喝清茶,要在杯里倒上冷牛奶或鲜柠檬,加点糖、再倒茶制成奶茶或柠檬茶。如果先倒茶后倒牛奶会被认为缺乏教养。他们还喜欢喝威士忌、苏打水,喝葡萄酒和香槟酒,有时还喝啤酒和烈性酒,彼此间不劝酒。
对英国人称呼“英国人”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为“英国人”原意是“英格兰人”,而你接待的宾客,可能是英格兰人、威尔士人或北爱尔兰人,而“不列颠”这个称呼则能让所有的英国人都能感到满意。
忌讳用人像、大象、孔雀作服饰图案和商品装潢。他们认为大象是愚笨的,孔雀是淫鸟、祸鸟,连孔雀开屏也被认为是自我吹嘘和炫耀。忌讳“13”这个数字。还忌讳“3”这个数字,忌讳用同一根火柴给第3个人点烟。和英国人坐着谈话忌讳两腿张得过宽,更不能跷起二郎腿。如果站着谈话不能把手插入衣袋。忌讳当着他们的面耳语和拍打肩背,忌讳有人用手捂着嘴看着他们笑,认为这是嘲笑人的举止。忌讳送人百合花,他们认为百合花意味着死亡。
英国英格兰人占80%以上,其余是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等。居民绝大部分信奉基督教,只有少部分人信奉天主教 总之,礼貌很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7
英国人的幽默,不会花枝乱颤,不会前仰后合,不会夸张渲染,最多掩口胡卢而笑,但是全身心的那种通畅,与精神上的完整的笑,一下子就能让人心领神会。 笑有多少是做给别人看的?
有的人他的嘴巴张得很大,他的牙齿咧得很开,他的眼睛眯得很紧,但却只有他的嘴、牙和眼在运动,我们却并不感觉到他全身心的笑,这种便不是英国式的笑;
有的人自己的笑声极为响亮,自己笑起来呼吸急促,自己还会不停地喘气,仿佛无法遏抑般地大声疾呼,我笑得喘不过气来了。然而,周遭的人的笑的程度却不是他这般的剧烈,往往只是点头抿嘴而已,这种便也不是英国式的笑。这种笑没了传递性,没了共性,只是某个笃信个人自由主义的人的一次即性个性发挥而已; 而有的人仿佛24小时都在那里不停地张嘴笑,哈哈笑,好象世间没有什么不能令他乐的事情,但究竟他笑为何事,笑为何物,他本人事后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丝儿也想不起来,这种便也不是英国式的笑。这种笑只是短促性的,不明来由的,好象是唯心主义者根据自己的心情而阐发的笑,全与外界无关一般,没法唯物起来。
那么,什么是英国式的捧腹,英国式的笑?其中要点很难琢磨,但至少从上述的三个“不是”中,读者或许能够把握一些。
英国式的经典之笑,是严肃外表下的精神愉悦,不必要嘴巴动很多,就仿佛英式英语一般,只嘴部肌肉动动,连面颊、眼睛、眉毛等其他部位一律不动为最佳;最好是打动人思维的笑,是让人端着架子的笑。 笑,也该是一种头脑运动,而不是一种肢体运动,或是口腔运动,怎么让人笑的艺术,需要绞尽脑汁去想,想通的时候,你已经笑不出来,但是,你思维的速度依然会让人捧腹大笑。幽默的最佳境界,是全篇似乎没有一个大呼小叫的词,但咀嚼起来,却是甜丝丝,叫人嘴角不由笑弯。所以英语中幽默一词,是优雅气质的代名词。
最好的喜剧演员,是用自己的看似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让全场会心一笑,事后还能不断回味。笑,并非许多中国人所想的那样,只是人生一瞬,只是逗个乐子,而是隽永的,多角度的,能够弥漫整个社会的一种精神,一种生活,一种享受。所以,喜剧演员是极受人尊重的职业,Comedian似应翻译成专业相声更合适一些。
英国人的幽默,是成年人的笑,呼吸顺畅的笑,灵魂中醍醐灌顶的笑,是西装革履的调侃,一本正经的幽默,以及端着架子的笑。英国人的笑,让人看见一个民族幽默的本质与灵魂。其中含有深刻的自嘲精神和一个善于自我批判的勇气。正因为能够从人本身找到笑料,正因为能够从笑自己做起,英国人很少把怒气迁就于外在的事物。旧的房子,修了又修;旧的监狱,改个博物馆,没什么不好;旧的盒式机,只要能用,便不必更换CD;包括那个旧的女王,尽管嘲笑多多,还是保留吧,没必要太激进。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的英国人的幽默,不妨看看《Watching the English(瞧这些英国佬)》,Amazon说,让人笑到掉泪,此言不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5
看对方的年龄或者经历。我的外教是英国人,他大概60多岁,但是什么都可以聊,我一般问下他之前的经历,他说他游遍全球,那可以聊聊每个国家,或者,聊聊他的家庭,孩子,这些都是很普片的话题,不一定只有聊天气。我另外一个英国朋友和我年龄差不多,更加多话题了,可以说说学校的事情,喜欢的音乐,喜欢的国家,感情经历,国际大事····好多话题的。不过具体楼主要住的家庭的情况我不知道,所以只是把自己的经验提供下参考了。
第3个回答  2013-07-27
聊天就是问他他擅长的话题,比如他们国家的国情、人文等。告诉他你擅长的话题,比如我国的国情、人文。O(∩_∩)O~祝你好运!
第4个回答  2013-07-27
talk about we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