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哪些特点?

如题所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共产党的友党、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实行的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民主党派的主要作用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

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特点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就国家大政方针进行协商,充分发扬民主,逐步形成了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极大的助推作用。“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20个字是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基本特征的精辟概括,明确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在政权上的执政与参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团结合作关系,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解。我们认为,这一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地位明确

在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处于领导地位,具有先进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功运行的首要政治前提,是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根本特点。这是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在经历反复的比较鉴别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郑重选择。作为多党合作制度中的各民主党派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员的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是参政党,具有进步性和广泛性。民主党派的进步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从民主党派的政治取向看,他们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从民主派的实践看,它们一直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党派的广泛性体现在:一是成员构成上,涉及面非常广泛,涵盖了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分子;二是在民主党派的思想观念的包容上,其成员的思想观认识、价值取向、利益要求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民主党派的进步性决定了民主党派与共产党有共同的政治基础,民主党派的广泛性,决定了我国实行多党合作的必要性。可以说,民主党派所具有的进步性和广泛性,既是民主党派自身特性的客观反映,也是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客观基础。

 (二)兼容并蓄

从世界范围看,—党专制制度的国家只有—个政党,因此,无所谓政党关系,但是,专制制度下的党群关系是没有和谐可言的。而多党竞争制度的国家,各政党之间以“竞争”为其关系的重要特征。竞争势必造成对立,以至对抗。多党竞争的国家没有包容性,有的只是互相倾轧。我国实行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各政党之间不是互相排斥和互相竞争,而是相互包容和互相接纳。从其功能上看,兼容并蓄就能相融相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是患难与共、肝胆相照、相互信任的亲密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依存,亲密合作,国家和社会的生机与活力正是产生于这相依、相伴的亲密关系中。

   (三)多元—体

从量上来讲,中国现有的政党,是—个执政党和八个参政党。九个政党构成了中国现有的政治格局。“九”这个数字在中国文化中蕴含着“多”的意思。多个元素组成的体系中,如果各个元素互相离异,其结果就会出现纷争,产生内耗。而事实上,中国九个政党之间并非互相排斥。多元不多体,多元不异体:多元相处,多而不离,多而不散,多而不乱,多而有序。这在多党竞争制度的国家里是做不到的。因此,“多元—体”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国家的政党关系区别于多党竞争制国家的政党关系的—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同时,“多元—体”又辩证统一:即“和而不同”。所谓“和”,就是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之上和共同的目标之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通力合作;所谓“不同”,即各政党都是组织上独立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先进性特点;各民主党派代表各自所联系的不同利益群体,具有进步性特点。“和而不同”,就是我国的各政党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共同目标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从功能上看,“和”就能够形成合力,“不同”则可以相辅相成。

 (四)协调有序

在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中,各政党各得其位,各享其成,有为有位,有位有为,能力与地位相称。在这样的政党格局中,共产党执政是由其能力决定的,是人民和民主党派的自愿选择;民主党派参政是其对革命和建设贡献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的认可和人民的认同。这是合理的分工协作,其结果定然产生“和”的最大效应。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生共进,使社会充满了创造力和活力。这充分体现了协调有序的特征。  

(五)协商科学

以协商、合作为主要形式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结合中国实际,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多渠道的协商、合作形式,使这一制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上的跨跃。一方面,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求中国共产党通过邀请各民主党派主要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举行民主协商会,不定期举行高层次、小范围的谈心活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通报或交流重要情况,传达重要文件,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提出的建议等。这种政治协商所体现的内容是,共产党在对国家实施政治领导,在使“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前,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因此,这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不是共产党一党的主张,而是听取民主党派意见、建议之后的,以共产党为主,包含各民主党派声息的“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还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的意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也是中国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发挥作用的大舞台。人民政协在组织上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在政治上具有最大限度的包容性。人民政协联系广泛,渠道畅通,可以为反映和集中民情、民意、民智、民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供广阔坚实的基础;人民政协人才聚集,视野宽阔,可以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智力支持。人民政协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了自己的政治形式和组织机构;标志着中国人民不仅在思想上、政治上,而且在组织上形成了坚强的团结,使统一战线的活动内容与组织、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政治组织形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我国在国家政治体制建设中的一大创造。

在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人民网:

http://cpc.people.com.cn/GB/64156/64157/4418497.html

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

http://www.cppcc.gov.cn/2011/11/21/ARTI1321842090281273.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3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那些特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族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个民族党派是亲密友党.

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族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族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共存".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族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原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