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农村人才流失现象及解决的办法

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给的问题,帮忙找一下资料万分感谢.并标明出处.

资料一
  笔者所在的是一所农村初中,三年间我校共有23名教师调到县城学校任职。而这些外调教师都是学校里的“顶梁柱”。他们的离开,校长只能表示遗憾,而大多家长大为抱怨。对这种农村骨干教师涌到城里的现象,笔者呼吁,为了新农村教育的发展,政府该下力气解决了,农村骨干教师不能再流失了。

  笔者通过调查中了解到,农村骨干教师之所以流失,一方面是因为待遇低,另一方面则是城镇学校扩张导致优秀教师匮乏。是把提高广大农村地区教育质量、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放在首位,还是只关注城镇地区的教育优先发展,这是能否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一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抓起:一是切实把提高农村教师工资等各项收入真正落实,做到教师工资有较大增长,甚至要比城镇地区教师工资高;二是加快实现城乡教师之间的轮岗,把是否在农村任教作为硬指标与教师晋级、评优挂钩。
---龙川专访《3年外调23人 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令人忧》

资料二
  有一定知识水平、年富力强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留下的人中,文盲半文盲的比较多,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当前中国农村的落后,根本上还是人的落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白雪秋日前撰文指出。“‘教育’的缺失,导致农民思想观念相对陈旧,整体素质普遍偏低。” 数据显示,2004年,农村文盲率为10.7%,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7年,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65.4%的水平。

---新华网《发展现代农业如何面对农村“人才流失”》

资料三
农村报待遇在南方报业也不算差,为什么人才流失就那么大呢?主要问题是出现在那方面呢?陈主编又有什么好的办法去改进呢?

   有流失也不算很大,基本上属于正常范围的流动。
   对南方农村报来说,如何培养和留住优秀人才是摆在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实践表明,要留住优秀人才并不是“领导对他好一点,奖金多发一点”就行,要为人才成长提供空间和环境,要有一个让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和机制,要打造一个比较好的平台,让人对工作有成就感等。这个工作很艰巨,要管理团队认真检讨一下,我们是否制订了明确的工作目标,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让员工创造性地完成工作,我们为员工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是否用好了每一个人的特长,发挥其潜能,是否给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是否善待员工?
  这里还有一个个人价值观的问题。凡从事三农领域的工作,肯定是又苦又累的,收入不会很高,工作环境,成长环境也不会很好,成就不易体现出来,成就感就会很少,从事农村媒体也不例外。所以我强调南方农村报要敞开招聘人才之门,广开招聘人才之路,要招聘那些热爱农村媒体工作,愿为中国“三农”的改变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精力的人才,同时他们还应具备以下一些优良品格:勇于创新、刻苦耐劳、不媚权、不媚钱、 不媚名、不事张扬、要戒躁、要耐得住寂寞。
  
  《读者》的第一任主编胡亚权认为,《读者》能在我国的边远地区甘肃创造奇迹,与甘肃的“边关文化”有关。所谓边关文化,是一种充满责任感、耐得住寂寞,甚至以孤独为美的文化。从事“三农”有关的工作,就如同守卫国家的另一种“边关”。目前的南方农村报,正需要这样的人。我再次借天涯进行一次免费广告,我们目前很需要这样的人,正在寻找这样的人。
  
  另外,南方农村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是一张小报,规模不大,只有六七十号人,仅仅是脱离“家庭作坊式”的管理,为员工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可能很多。我们更加强调个人的能力,个人从创新。在这里,从主编到普通员工,都需要踏踏实实去干活,都需要自己开动脑筋去找工作来做。只动嘴皮不干活的人混不下去,一心求名求利的人也混不下去。

---天涯专访《南方农村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6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
有钱就是人,没钱什么都不是,
很多时候都看不起穷人,
农村人也是人,但很多人瞧不起他们,
所以农村找工作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加油。
第2个回答  2013-08-06
额,资料我是没找,说下我自己的观点吧,农村人到城市不是什么坏事,你想,他赚了钱还是会把钱寄给在农村的亲人的,也算是一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和对城市生产的推动,所以呢,我觉得现在很多人都是在片面地谈论某某现象不好啦什么的,我是不赞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