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

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
A.国家免费性 B.国家强制性
C.社会普遍性 D.公民自觉性
单选

普及教育、强制教育和免费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

免费的步骤可以根据国情来分步实施,但必须坚持免费的特点。公益性是整个教育事业的特征,义务教育要更彻底一些,不仅仅是普及的、强制的,还应该是免费的。

新《义务教育法》在免费教育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在1986年不收学费的基础上增加了不收杂费的内容。中央财政用两年时间免除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城市地区还要深入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加快进程。

扩展资料

义务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本世纪初,中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

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法律责任,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该享有接受质量合格的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义务教育的属性决定,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义务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25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选B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30
C
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各国逐步达成共识,确立了义务教育的一些共同原则:强制性(义务性)、公共性、免费性、中立性、普遍性、平等性等。其中普遍性、平等性是义务教育的核心和本质,而强制性、公共性、免费性、中立性则是保障普遍性和平等性得以实现的具体要求,义务教育的目标是在全国普及,让更多的人得到受教育的机会。
因此,应该选择C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7-09
本题属于政治常识题。我国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这一规定体现了义务教育的三个本质特征:一是普及教育,二是强制教育,三是免费教育。中国的义务教育主要表现为国家的强制性,这一点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义务教育主要是家庭的义务,即由家长负担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而西方国家的义务教育是强调教育免费性,义务由国家承担。故答案为B。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07
正确答案:B
详细解析:本题属于政治常识题。我国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这一规定体现了义务教育的三个本质特征:一是普及教育,二是强制教育,三是免费教育。中国的义务教育主要表现为国家的强制性,这一点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义务教育主要是家庭的义务,即由家长负担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而西方国家的义务教育是强调教育免费性,义务由国家承担。故答案为B。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