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石鼓书院怎样?

如题所述

石鼓书院,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为国家AAA级景区,位于衡阳石鼓区青草桥旁石鼓公园,并成为衡阳市的文化地标。
千年学府——石鼓山自古就有“石鼓江山锦绣华”之美誉,衡阳古八景的“朱陵洞内诗千首”、“青草桥头酒百家”亦在此地。
石鼓书院经过十余次的重修,在修葺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其原貌,现有禹碑亭、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合江亭、朱陵洞等景观,以及东岩晓日、西_夜蟾、绿净蒸风、洼樽残雪、江阁书声、钓合晚唱、栈道枯藤、合江凝碧等石鼓书院八景。
石鼓书院座落于湖南省衡阳市城北蒸、湘、耒三水汇集的石鼓山上,石鼓山海拔69米,面积为4000平方米,地理位置独特,远山而不僻,近市而不嚣。
山体保留了较为完整的露天“磨崖石刻”,这是在我国现存的古书院里绝无仅有的,其独有的“三绝”声名远播,是集讲学问道、膜拜祭祀、觅石探幽、颐情养性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
石鼓之名,远不可稽,说法不一。一曰:“石鼓四面凭虚,其形如鼓”。如郦道元《水经注》所载:“山势青圆,正类其鼓,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二曰:“石鼓三面环水,水浪击石,其声如鼓”。山上绿树成荫,风光秀美,亭台楼阁,飞檐翘角相得益彰。江面帆影点点,渔歌唱晚,自古就有“石鼓江山锦绣华”之美誉。衡阳古八景的其中两景“朱陵洞内诗千首”、“青草桥头酒百家”也在此地。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吟诗作赋,对酒当歌,韵味无穷。
公元(627-650年),衡州刺史齐映在石鼓山上建“合江亭”。公元(806-820年),衡阳隐士李宽在山上筑庐“寻真观”,即为石鼓书院雏形。公元805年,唐著名文学家韩愈在赴任途中路过衡阳,赋诗一首《合江亭》,其中:“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成为后人争相传诵的佳句,步其韵者不乏其人。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衡州郡人李士真修建书院。公元1035年,宋皇帝仁宗赐额“石鼓书院”,与岳麓、睢阳、白鹿洞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许多名家贤达纷至书院讲学,其中朱熹、张_、邹守益、蔡汝楠、胡安、王_、曾熙等最为突出。
书院还培育出王居仁、龚梦锡、彭玉麟、王船山、夏明翰等众多济世之材。 历史上书院曾经几经兴废。1944年6月,书院毁于日寇炮火。1965年辟为公园。
2006年,衡阳市重修石鼓书院。2007年9月18日对外正式开放。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了中国古书院 “讲学”、“ 藏书”、 “祭祀”三大功能。整个仿古建筑群以白墙、黛瓦、深色柱为基调,总体显得庄重、古朴、典雅。
布局以中轴为对称,恢复了禹碑亭、山门、武侯祠、大观楼、合江亭等书院建筑。创办“千年学府,石鼓胜迹”展览室,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石鼓书院人文历史,再现千年学府的风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