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真正含义

如题所述

大器晚成真正含义是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做成器具,后来用来比喻能担当大事或做出大事业的人成就比较晚。再之后,也慢慢演变成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1、成语出处

(1)最早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2)演变过程: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琰从弟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2、成语故事

袁绍有个门客名叫崔琰,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由于他刻苦努力,学问大进,终被袁绍封他为骑都尉。后来,崔琰跟随曹操,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

在他作尚书时,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而崔琰反对,他说:“自古以来的规矩是立长子,怎么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尽管是亲属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

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既无成就也无名望,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后来,崔林果然当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还在魏文帝手下任过司空。

成语用法和成语寓意:

1、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年纪大才成才。

2、成语寓意:

对于那些努力向成功迈进的人来说,因经历与机遇的不同,成功的时间往往也不同。年少得志的人固然不在少数,但也有很多事例说明,年轻时的不得志与挫折、磨难,并不会影响坚持者的大器晚成。

能够称为“大器”者,必是“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学习永不嫌晚,但没有毅力根本完不成从普通人到“大器”的飞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