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镜子能否成较大物体的像的初中物理问题。

2011年成都的物理题:如图所示,物体AB长1.6M,平面镜CD长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镜、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长与平面镜的长相同,为0.6M 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 D。像与物体的长相同,为1.6M。

这个题是选D
但我想问一下,遇到这种镜子比物体短的题目该如何判断?是长短有个限定,不短于某个数值仍可成完整的像?或者是其他理解方式?任何时候都可以成完整的像?如果能给我画个图来解释就更好了!谢谢!

平面镜成像为光的反射(遵从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成像原理如图:

解释

太阳或者灯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镜面上(这里是漫反射,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虚像。(这才是平面镜对光的反射)。

照镜子就是这样的原理。可以说,只要利用到平面镜,就一定是反射。

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虚像与物体等大,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无论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如何变化,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始终不变,与物体的大小总一样。但由于人在观察物体时都有“近大远小”的感觉,当人走向平面镜时,视觉确实觉得像在“变大”,这是由于人眼观察到的物体的大小,不仅仅与物体的真实大小关于,而且还与“视角”密切相关。从人眼向被观察物体的两端各引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即为“视角”,如果视角大,人就会认为物体大,视角小,人就会认为物体小。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像与人的距离小了,人观察物体的视角也就增大了,因此所看到的像也就感觉变大了,但实际上像与人的大小始终是相等的,这就是人眼看物体“近大远小”的原因。这正如您看到前方远处向您走来一个人一样,一开始看到是一个小黑影,慢慢变得越来越大,走到您面前时更大,其实那一个小黑影和走到您面前的人是一样大的,只是因为视觉的关系,平面镜成像的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因此人逐渐靠近镜面。像也一定逐渐靠近镜面,人的感觉是“近大远小”,这是一种视觉效果。

特点

1.物体在平面镜内成虚像。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5.镜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6.像的大小相等,上下一致,左右相反。

另: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通常“近大远小”是由于视觉原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8
解:A、无论平面镜大小如何,一定能成完整的像,只是有时我们看不到完整的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与平面镜大小无关,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等距,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2m=4m,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像高1.6m,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追问

我听说平面镜大小至少是物体高度的一半才可以成完整的像,是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20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可知,物像等大、到平面镜等距、连线与镜面垂直、成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有关,与平面镜大小无关.追问

我听说平面镜大小至少是物体高度的一半才可以成完整的像,是吗?

追答

是的

第3个回答  2013-07-20
我只想指出一点:成像与镜面大小无关。
第4个回答  2013-07-18
能 倾斜4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