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官和武官那个大

如题所述

文官大一些。

文官在左,武将在右,从古书排版是自左往右,可以看出来,是以左为上的,所以同一品级的文武二官,文官大一点。

武将虽然政治权利不大,但是手握兵权,也是有很高地位的,也正好起到了两方制衡的作用,也起到了一定缓和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以及中央与地方矛盾的作用。

扩展资料:

文官武官都是古代朝廷设立的职位,朝廷的政策实施是要根据两者结合来做出决定的,文官通常是指饱腹经文、深谋远虑的一类人,主要负责的是为朝政改革以及朝廷发展等出谋划策,保证朝廷的实力壮大,而武官则是武艺高超、勇猛强悍的一类人,主要是负责朝廷的征战以及边疆的守候,是朝廷安稳的守门人。

所以文官和武官的区别是职责不同,文官武官都是朝廷不能缺少的,文官可以保障朝政的合理性,能够帮助朝廷的长治久安,而武官则是朝廷的剑,是一个王朝稳定的根本,同时也是朝廷扩展疆土的武器,所以对于朝廷的稳定发展是离不开两者的结合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官 (古代政治制度上官类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官 (古代从事军事的官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13
文官;
古代除了皇上,最大的官是丞相,丞相属于文官。
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历史: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才正式设置丞相。西汉也设丞相,至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这段时间有220年,是历史上丞相这一官职设置最久的时期。自哀帝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这200余年间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复设并任丞相,但时间很短。三国和晋南北朝370年间,除蜀和东晋初年、北朝较短时间外,不设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时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亦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朝于中书省置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 。
第2个回答  2013-07-28
那要看是在什么朝代,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是文官在左,武将在右,从古书排版是自左往右,可以看出来,一般是以左为上的,所以同一品级的文武二官,一般文官大一点。但是有时候武将虽然政治权利不大,但是手握兵权。也是有很高地位的!也正好起到了两方制衡的作用,也起到了一定的,缓和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以及中央与地方矛盾。的作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7-28
文官要大一些。古代“三公”中只有一个太尉是军事统帅,而丞相,御史大夫都是文官。
第4个回答  2013-07-28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在同等级的情况下,就不能这么说了,应该是看受重视程度,古代重文轻武,很多人轻视武将,尤其是讲究所谓的“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所以一般情况下,是文臣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