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亲属是指人们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亲属包括以下类别:

1、配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互为配偶。

2、血亲。是指相互之间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属,包括自然血亲和法律拟制血亲。自然血亲是在血缘上具有同源关系,他们有共同的祖先,如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等无数代;拟制血亲是经法律规定而形成的血亲关系,如经收养形成的养父母子女关系。

3、姻亲。指以婚姻为中介而形成的亲属关系。包括: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配偶的血亲的配偶等。如伯母、舅母、岳父母、姐夫等。

扩展资料:

称谓杂谈

如何称呼自己的亲属,在称呼自家的亲属时,我们常会听到或见到“家、舍、亡、先、犬、小”这几个字。

家 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如称己父为家父、家严,称母为家母、家慈,称丈人为家岳,祖父为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

舍 是用来谦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但不说舍儿、舍女。

先 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如对已离世的父亲称先父、先人、先严、先考,对母尊称先母、先妣、先慈,对祖父称先祖,等等。

亡 用于对已死卑幼者的称呼,如亡妹、亡儿。对已故的丈夫、妻子、挚友,也可称亡夫、亡妻、亡友。

犬 旧时谦称自己年幼涉世不深的子女,如犬子、犬女等。

小 对人常用来称己一方的谦词,如自称自己儿女为小儿、小女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亲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6

法律中一般没有对家属的提及,一般都是直系亲属,但也没有准确定义。

直系亲属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如指配偶、父母(公婆、岳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直系亲属包括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

法规来源:

截止2014年3月,我国《婚姻法》《继承法》以及《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均未对“直系亲属”进行明确界定(但对“近亲属”有界定),《婚姻法》中提及的“直系血亲”也没有进一步解释。

扩展资料:

直系亲属的具体范围:

亲属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我国法律所调整的亲属关系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儿媳和公婆、女婿和岳父母、以及其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如伯、叔、姑、舅、姨、侄子女、甥子女、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等。

亲属不等于家庭成员,有亲属关系的人可能分属于多个不同的家庭;家庭成员并不绝对有亲属关系。

家属的具体范围:

指家庭内户主本人以外的成员,也指职工本人以外的家庭成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直系亲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1

法律上没有“家属”这个定义的,一般用的法律术语是“近亲属”。

家属指的是:家庭内户主本人以外的成员,也指职工本人以外的家庭成员。

“近亲属”在刑事诉讼法中一般指的是: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近亲属”在民事诉讼法中一般指的是: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近亲属”在民事诉讼法中一般指的是: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拓展资料

法律中关于近亲属的范围定义  

一. 刑诉法中的近亲属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法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六)“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二. 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法条: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2、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三.行政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行政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30

家属在法律没有定义,法律定义的是“近亲属”,“近亲属”在法律中的意思如下:

1、“近亲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第一百零八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2、“近亲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扩展资料:

不同的“近亲属”范围对司法实践的影响:

1、近亲属的范围影响到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的确认;

2、近亲属的范围影响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活动;

3、近亲属的范围影响到刑事案件中罪与非罪的认定;

4、容易造成法律认知上的混乱。

不论是在民法体系还是刑事法律体系抑或行政诉讼法律体系,关于近亲属的规定,最重要的是都赋予近亲属很多法定权利。如果法律对近亲属范围规定不一致,或者不合理,不但会对公民的诉讼权利造成重大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诉讼活动的开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3-16
直系血亲:是指彼此之间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包括己身所从出和从己身所出的两部分血亲。己身所从出的血亲,即是生育己身的各代血亲,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从己身所出的血亲,即是己身生育的后代,如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值得注意的是,直系血亲除自然直系血亲外,还包括法律拟制的直系血亲,如养父母与养子女、养祖父母与养孙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等都是直系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