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恰同学少年的观后感,要新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8-05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竟是2007年出的,那一年我正读高二,难怪当时虽然那么火,却一直没有时间来看,偶尔也会看到一小段这个片子,留给我的印象就是一群白衣书生意气风发地在校园里读书的场景,也从别人口中知道了谷智鑫这个演员。虽然看到和了解的只是这么一点,但这部片子中散发出来的勃勃生机,却让我屡次有想找个时间把这部片子看完的欲望。这次终于有了这个闲居的时光,总想找些什么好的片子来看看,突然记起这部电视剧,果真,找对了味口,不到一周的时间,我就把整部片子全部看了一遍,没有任何的快进,很多人拿电脑看电影电视剧时,遇到一些不太喜欢的地方就直接拖过去,我一向不喜欢这样。如果喜欢上了这部片子,就会把电脑当成一电视机,从头看到尾。一代伟人毛泽东,确实有他人不能及的地方。就从伟人求学这一段来说,我们至少可以学到这么几点:心底有着坚定的信念,脑中装着博古通今的智慧,家中虽然经济状况不太好,却从没有因此而自卑过。有自己的特长,爱看各种杂书,广交朋友,喜欢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激烈探讨各类问题,通身是胆,有着很强的执行力和超乎常人的勇气和胆识。心中有大方向,却会常常反思这个方向是不是正确,不断地反思,使自己的理想更贴近客观的现实。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认为对的,不管条件如何艰难困苦,也会去实行,认为不对的,即使再容易实现,也决不迁就勉强。而在这么多优点中,我认为最让人佩服的莫过于其惊人的胆识和气魄了,这一点,在第二十三集也就是最后一集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北洋军阀傅良佐部三千兵马败往长沙,由于摸不清桂军是否已入驻长沙城内,在城南猴子石徘徊,当时还在长沙第一师范本科八班的毛泽东在长沙城内一片惊恐与慌乱中,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策:他要用一师的学生志愿军来抵挡北洋军阀三千败军。在向警察局求助无果的情况下,他带领全校二百余学生,在没有一支枪的情况下,运用各种策略,扮演毛副官的角色与三千军阀首领谈判,经过层层较量,最终使三千支枪全部缴齐,难怪校长孔绍绶在校志上记载:毛泽东通身是胆。另外,这部片子中另外几个人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个是刘俊卿,如果他出生在王子鹏的家庭,想必是个才气过人、有着远大理想、令人颇为羡慕的有志青年,可惜他并没有出生在那样一个环境里,他只不过是一个穷卖臭豆腐的儿子,尽管老父亲衣衫褴褛每天起早贪黑地卖臭豆腐供他读书,尽管妹妹阿秀一纸卖身契签给了王子鹏家作丫头,尽管他经常和王子鹏一起把学校的窝窝头扔掉,把学校食堂的饭菜倒掉,尽管他借买书之名问父亲要了不少钱买了双可和王子鹏一比的锃亮皮鞋,但心里的那个叫做自卑的魔鬼却不直缠着他不放,他只读他一个人的书,只和天性善良的王子鹏一块儿吃饭和说话,他把一切不如意的原因全归功为出身的卑微,认为所有人都瞧不起他,他想借读书走上仕途,不管谁当政,只要能谋个好差事,那就够了,他想着他的前途就一片光明了。可没想到,每当他认为遇到一个天大的好机会然后想一把抓住不放的时候,却发现期待已久等来的不是光明的前途,而是一场心灵的灾难,通往一条走向自我毁灭的不归之路。他一直活在痛苦之中,却如他自己所言,每当他想悔悟,却发现自己身陷泥沼,不能自拔,他已没有勇气让自己走出来重新开始,事实上,从头至尾,他就没有坦然面对过自己的处境,与其说是穷困毁了他,倒不如说是他的怯弱毁了自己。直到最后,他也没有能够明白这一切是为什么。这个人物的出现,让整部片子更加丰满而具有现实性,不管再伟大的人,如果连基本的饭都吃不饱,那么还要谈什么呢?毛泽东、蔡和森等是穷且志坚,但他们不是一般人,刘俊卿这个角色的出现,倒更拉近了这部片子与观者的距离,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当时是个怎样贫穷的社会,才会出现像刘俊卿这样的悲剧。想想我们自己现在,再看看毛泽东和刘俊卿,可能更多人有的是刘俊卿这样的想法。时势可以造就像毛泽东这样的英雄,更多上演的却是如刘俊卿这样的悲剧。剧中另外一个人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少爷王子鹏,他从一个十分封建传统的家庭里走出,首先还完全活在父母的掌控中,父母说要去看斯咏,他就跟着父母来到斯咏家,父母说斯咏是王家未来的儿媳,他就认定了这门亲事,没想过其他的可能。直到某一天,斯咏的一番话点醒了他,他决定要和那些穷孩子一起去考一师,戏剧性的是,他考了第八十一名,本来垂头丧气的他,却意外接到一师的录取通知书。就这样,他也进入了一师。父母不放心,天天打发阿秀送好吃的到学校里,王子鹏一开始实在不习惯吃学校的食堂饭,总是把学校的食堂饭倒掉,然后吃阿秀送过来的。在同学们异样的眼光中,王子鹏终于发了脾气,命令阿秀,叫她不要再送饭菜过来。在感情上,王子鹏也逐渐醒悟,知道自己喜欢的是阿秀,而不是表妹斯咏,从前一直是斯咏很反感这门祖辈定下的娃娃亲事,从王子鹏进了一师后,他也明白了过来,开始从心底讨厌父母这样控制自己的感情,不想沦为封建思想的牺牲品,他深情地向阿秀表白了,让人庆幸他思想上的进步,让让人感受到一师的教育带给人思想上的巨大变化。在毛泽东组织训练一师的学生军时,这位平时让人伺候惯了的少爷总是比其他人慢一步,但他克服了身体和思想上的重重阻碍,确切地说,终于向封建势力惯养出的娇气发出了挑战,最终他战胜了自己,在劫匪绑架姨父的案子中一人勇斗持刀歹徒,并及时呼救引来一师的同伴,顺利救出姨父。当败退军阀派出刘俊卿回长沙城打探桂军底细时,被王子鹏发现,这一次,他同样做得相当出色。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人的一系列变化,他是要从一个旧的封建社会走向一个全新的民主社会中来,而他的家庭条件又极好,不像其他从小生活在贫苦中的同学,这就好比让要求一个富二代来个二万五千里长征,需要克服的困难可想而知。我想这个人物的出现,象征着真正的民主社会终将要取代旧的封建社会,也预示着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必将经过改头换面的思想革新和艰苦努力。另外,毛泽东在整部片子中也贯穿着一个思想:那就是他从不按规矩办事,比如说期末成绩学生民主投票那一回,比如他对斯咏从未有过儿女私情,又比如后来用没有一支枪的二百多一师的学生志愿军对抗三千军阀,我想这些也都预示着他终将推翻旧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一部片子里如果没有几个漂亮活泼的女主角,那么几乎可以断言这部片子肯定缺少几分生气与灵气。剧中的向警予和陶斯咏漂亮、活泼,尤其是向警予,完全是现代女青年,天底下好像没有她不敢做的事,她一出场,就让人耳目一新,坐在一条船中,脱掉了鞋子,两脚划着水,一路说笑,一股现代女青年的气息迎面扑来。在看到一师的招生广告后,她就直闯一师,正好碰上思想传统的国学大师袁吉六,想都没想,就将她一把哄了出来。但她并没因此而泄气,她想出了一个其他女孩子从来没想过的点子,用向胜男的名字参加了一师的招生考试,考出第四名,还一脸郁闷和愤慨,不相信竟然只得区区第四名。后来看到蔡学森的文章钦佩不已,从此蔡和森这个名字印在了她的心里。毛泽东在长沙各学校贴出了交友的广告,她和斯咏又跑去参加了。从此正式和毛泽东、蔡和森成等成为了朋友,一起讨论各种问题。她喜欢蔡和森,就用她的行动很直白地证明了。她反对一贞和刘俊卿的交往,就心直口快地讲了出来。难怪后来成为中车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位女共产党员。陶斯咏,一直生活在封建家庭中,从小和表哥王子鹏就定下了亲事,她从一出场就一直在反抗,尽管她的思想先进,又进了周南女中,却最终还是差点妥协于封建势力,可见封建势力的强大。而杨开慧与蔡畅,尽管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家中教育气氛却都很好,很支持他们学习新知识,因此他们思想比较开明,为这部片子增添了不少俏皮和趣味。而一贞,漂亮,温柔似水,虽然也在周南女中读书,却始终没走出封建思想的束缚,她和刘俊卿的爱情真挚感人,却同时让人痛心不已,最终她终究还是嫁给了她不愿嫁的人,落了个自尽的悲惨结局。这部片子虽然短,却呼应了毛主席那句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只有四个字:值得一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