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拿钱怎么办

儿子今年15岁了,从他爸爸钱包里偷偷拿钱了700元钱,说是去买游戏卡。他以前是一个乖孩子,每个人都这样表扬,包括老师。具他爸爸说,他以前就发现过钱包少了钱,但没有证据,所以没有说过他。我们估计不止一、二次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问:我一个亲戚家的孩子总是偷拿家里的钱花,他父母给他好好讲过道理,也打过他,软硬兼施的方法都没起一点作用,他每次都保证再不拿钱,可还总拿,怎么办呢?

专家答: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要弄清楚他为什么要拿钱、拿钱去干什么?而对这样的孩子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是宜疏导而不宜打骂的,一般的人小时候都有偷拿家里钱的行为,但大多数都是偶尔的行为,但对于你亲戚家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已经形成了花钱大手大脚和偷钱成恶性循环,形成坏习惯后,就需要家长耐心地说教,采取适当的方法纠正孩子的行为偏差。

请你建议你的亲戚,要尊重孩子正确引导,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用“偷”这个字,这样在心理上对孩子压力小些,有利于教育。

首先,家长发现问题后,不要怒不可遏,连打带骂,而应尽量控制自己。把孩子叫来,坐下来认真交谈。让孩子谈是怎么样想的,花钱买了什么东西,怎么处理的。根据实情,给孩子重点分析两方面问题:一是是非问题。联系实际,给孩子讲清如何对待钱会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小的毛病发展下去,会铸成大错。二是想花钱应该怎么办。告诉孩子,想买什么跟家长说,家长给钱或不给钱是经过思考的,要钱就给对孩子成长没有好处。如果家长平时忽视了孩子的某些合理需要,应该向孩子做自我检讨,让孩子服气。

其次,家长做好理财榜样。有的孩子偷拿家里的钱是发现家长对自己的钱没有清楚概念,以为自己拿了家长也不知道,让孩子钻了空子。所以家长有必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家庭收入支出,做比较详细的记录。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理财习惯,另一方面,让孩子知道自家的经济情况,培养合理用钱意识。还有,应该给孩子适度的零花钱。给零花钱多少要从实际出发看家庭经济条件和孩子实际需要,而且要指导孩子怎样花钱。

要想改变孩子拿家里钱的行为,出发点首先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切不可一下子把孩子看扁了,而且切忌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来处理这件事,更不要把孩子曾经偷钱的事情挂在嘴边,时不时“揭孩子的短”,随意惩治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利于孩子改掉自己的毛病。

家庭教育五原则

孩子至少70%的时间是在家庭生活中度过的,因此家庭教育成功与否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一致性原则”因为每个家庭对孩子都是“多对一”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首先要坚持“一致性原则”,使孩子明确体会到家长的教育意图和核心,否则容易导致孩子的双重人格。现在很多家长会有一种体会,即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乖巧听话、懂事明理,老师也经常表扬。可一回到家里,就专横跋扈、自私自利,造成这表里不如一的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家庭都存在有“安全带”现象,即孩子表现不好,父母批评指正时,爷爷奶奶可能出面袒护,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利用这种“安全带”。所以,家庭成员在管教孩子上一定要坚持“一致性原则”。

“忽视原则”家庭教育中要注意恰当的使用“忽视原则”,比如,孩子摔倒了,到底扶不扶?有很多家长可能说不扶,要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其实这种回答也是错误的,孩子摔倒了,家长应该视而不见,用不着鼓励,因为摔倒了自己站起来是应该的。在这方面,我国的家长可能要更多的借鉴日本、韩国的育儿之道。这点对孩子日后的自立自强很有帮助。

“坚持性原则”“坚持性原则”也是家长要谨记的,妥协只能是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开始。如果孩子要买一件玩具,家长不答应的话他就会哭,从小哭到大哭,到撒泼,家长一开始也许会坚持,但当孩子哭得死去活来时,家长也许就会妥协,这种妥协势必会导致孩子以后养成这种习惯,而这也正是现今“小公主”、“小皇帝”惯用的伎俩。

“适时延迟原则”“适时延迟原则”是一种很好的做法。不要让孩子认为只要他一提出要求就很容易得到满足,对于家长来说,要让孩子养成勤俭的习惯。一些确实有益有用的物品,可以与他达成协议,比如说,从自己的零花钱中节省出来购买或勤工俭学攒足钱后再买,这样孩子会懂得劳动的价值、生活的艰辛,当愿望实现时也更会有满足感。

“鼓励性原则”这是很多家长常用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但要注意鼓励不能泛滥。盲目性鼓励只会让孩子骄傲自大,不知深浅。“鼓励性原则”用得得当,对孩子的自信心、荣誉感、归属感的培养都有好处。

在家庭教育咨询中,有的家长往往等到最后向专家咨询孩子偷拿家里钱的问题。这些家长很着急,又不好意思,觉得不光彩,因为这个问题不像谈孩子其他缺点错误,可以理直气壮一些。其实,家长出于道德判断,把这个问题看得过于严重了。只要我们认识清楚,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纠正这个毛病并不难。

我们先建议家长,对孩子拿家里钱的行为,轻易不要用“偷”这个字,原因有三:其一,年龄较小的孩子,是非界限模糊,往往不把拿家里钱去花当成一种严重的错误行为,只觉得没经过爸爸妈妈同意不好,但花钱的需要占了上风,就去拿着花;其二,有的孩子认为大人可以自主去做的事情,我也可以去做,爸爸妈妈可以自主花钱,我要钱,家长不给我或给的太少,拿家里钱花是应该的;其三,孩子本来是家里的一个平等成员,因其小,不经过家长同意拿钱花固然是不对的,但毕竟花的是家里的钱。所以,家长不宜用“偷”字来表达孩子的行为,应该用“拿”,这样在心理上对孩子压力小些,有利于教育。

孩子拿家里钱花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比如买喜欢的文具、玩具,买喜欢吃的东西,玩游戏机或参与其他娱乐活动等。他们要满足这些需要,以正当方式跟家长要钱往往通不过,于是采取私自去拿的办法。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家长发现问题后,不要怒不可遏,连打带骂,而应尽量控制自己。把孩子叫来,坐下来认真交谈。让孩子谈是怎么样想的,花钱买了什么东西,怎么处理的。根据实情,给孩子重点分析两方面问题:一是是非问题。联系实际,给孩子讲清如何对待钱会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小的毛病发展下去,会铸成大错。二是想花钱应该怎么办。告诉孩子,想买什么跟家长说,家长给钱或不给钱是经过思考的,要钱就给对孩子成长没有好处。如果家长平时忽视了孩子的某些合理需要,应该向孩子做自我检讨,让孩子服气。

第二,给孩子适度的零花钱。孩子需要零花钱,有的家长根本不给是不妥当的。给零花钱多少要从实际出发,看家庭经济条件和孩子实际需要,而且要指导孩子怎样花钱。

第三,在家里专门准备一个抽屉或匣子,放上十几元或几十元钱,急需时取用。钱最好是一元一张的,还可有些零钱,里边放一个本做记录用。明确告诉孩子,这里的钱在急需时可以拿去花,不过拿多少,找回多少,买什么东西要记下来,还要写明时间。这样,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18
我也讲了我家孩子6岁时发生的事,从学前班升入小学,可能是对于新环境的不适应,缺少朋友吧,偷偷在阳台放了一些零钱备用,需要时买点小零嘴贿赂其他小朋友。当时我很恼火,有些不知所措。请教过一些有经验的家长。事实证明,这些经验行之有效。我归纳了以下几点供她参考:一、孩子拿家里的钱,千万不要说是偷。这是一定的。

二、了解孩子把钱用到了什么时候地方,买学习用品了还是吃喝了。如果是学习用品的话,就需要家长经常问孩子需要什么,主动满足孩子的需求。如果是自己吃喝或者贿赂同学了,要讲清楚,这是不对的,这是原则问题,没有回旋余地,肯定是要制止的。如果事态严重,可以考虑适度惩罚,还可以与老师沟通解决。

三、给孩子一定数目的零花钱。同时在家里的某个地方,放一定数目零钱,具体多少一定要有本账,谁需要钱,可以从中拿,但一定要主动记账,实行财物公开,培养诚信。

四、鼓励孩子把平时家长给的零花钱存到银行卡上,把这张卡给孩子保管。建立奖励制度,孩子某方面表现好,给予一定奖励。家庭开支,请孩子出主意,让孩子有当家作主的感觉。

作为年轻的家长,总会遇到很多问题,感到迷惑时,我常常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对孩子失望,孩子就是孩子。很喜欢朱德庸这句话:小孩用乐观的眼光看待所有大人,大人用悲观的眼光看待所有孩子。孩子成长的过程,应该说就是改正错误的过程。不怕犯错,关键是如何让他改正错误。
第2个回答  2008-06-18
首先要跟孩子谈谈心,教育他,让他认识这样做的危害,要求他有什么事情要和大人说.其次,要引导孩子正确地花钱,鼓励孩子把钱用在正道上,如用于学习或帮助别人,大人要给予支持.另外大人也要给孩子做出勤俭节约的榜样,让他认识到,钱来之不易,要用在刀刃上.
第3个回答  2019-02-22
每个孩子在七八岁时都会拿家长的钱,不要打,这只是个过程,让孩子明白钱是做什么的?钱是怎样来的?让孩子有理财观而且不能太小气。象楼主说孩子不花自已的钱反尔拿大人的钱,这样一定要重视,孩子是把自已和大人看成二个团体,有自私倾向,要引导孩子正确花钱,而且只要是正当用钱家长一定会支持,而且要鼓励孩子正当花费,孩子没有偷的观念所以千万别说孩子偷钱。
第4个回答  2019-08-29
要是我呀,首先要在家里孩子够得着的地方放些零钱并告诉孩子说,我相信你不会乱花钱,你想用的时候可以用,不够的时候还可以找我要;但是一定要强调,每次花的钱要能说出正当理由。如果孩子愿意还可以让他把每次花钱的情况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