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所说的【自在】是指什么?

佛教所说的【自在】具体的含义可否为我本人说一说?我总觉得这个【自在】好像不单单指人身自由不受限制的意思啊!
就好象佛教讲的【智慧】,不是指我们一般人的学识、谋略、机灵程度等掌握得多高一样;佛教讲的【智慧】是指世尊悟出的那些宇宙人生的真理及成佛的方法等。

谢谢!

指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

自在[ zì zài ]

释义:

1、安闲舒适:他们俩的小日子过得挺自在。

2、安闲自得,身心舒畅。

3、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4、指自由;不受拘束。

出处:红楼梦》第一○九回:“ 贾母众人听了,心中好不自在。”

扩展资料

近义词:悠闲 、逍遥

一、悠闲[ yōu xián ]

释义:闲适自得:神态悠闲。他退休后过着悠闲的生活。也作幽闲。

出处: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二、逍遥[ xiāo yáo ]

释义:没有什么约束,自由自在:逍遥自在。独自河边垂钓,好不逍遥。

出处:杨朔 《孤儿行》:“我正在街上漫步逍遥,忽然有只小手拉住我的衣角,眉开眼笑地仰着小脸蛋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佛教所说自在,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
  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唯识演秘四末曰:“施为无拥,名为自在。”
  二种自在。一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之诸法圆融自在也。二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圆融自在也。见华严大疏六。
第2个回答  2013-01-16
自在是指不受十八界(因篇幅所限,此不多述,十八界是何含义,百度自知!)的影响,先破我执、再破法执、断去爱烦恼和见烦恼,观诸尘劳如声、如响、如影、如翳、如镜中花、如水中月、如梦境、如阳焰、譬如幻人观诸幻事,虽有如是无量变化,究其根本,无有毫发可得,通过修学我空、法空、空空,得般若之智慧,观诸法之实相,便得清净自在!我们凡夫都是心随境界而转,若能平等转诸尘劳境界,同一清净,就同佛无二无别!所谓于相离相则见如来,见如来即是见一切法性、亦名能转一切境界,亦名自在,被境界所转,尘劳所缚,故名曰之为凡夫!自在要靠般若智慧的建立才能成就,若无智慧,终不能自在解脱!所谓智慧,小本有《金刚经》、中本有30卷《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本有600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可根据自己能力所堪,随缘而学!
第3个回答  2013-01-17
这是个在佛经里十分宽泛的词。
基本上就是指在这个法的范围内,具备自由的意思。
所谓范围。又叫做界。现代科学名词比较接近于“范畴”。
比如我们做一件事,你有许多种方法去完成它,但是也是不出几大类,也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等等。若是自在于做这件事,就是说合乎规矩而又不拘泥于方法。
比如:
神力自在:就是指“随意乐引发种种最胜神通”;
众具自在:谓于食等十种众具,随其所欲,如意能得;

胜解自在:谓令诸法、皆随心转,随逐胜解;

生自在者:谓于一切应所生处,如其所欲,现受生故;

所作自在:谓佛菩萨,依定自在,普于一切诸有情界往来住等所作事中,皆自在转。令去卽去,令住卽住,令来卽来,令语卽语……是名所作自在。

………………
等等等等

参考资料:佛教辞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1-16
阿弥陀佛,您好。

佛说的【自在】,只有自己站在佛的角度上才能真正理解是什么意思,菩萨都不能真正理解佛所说的【自在】,何况声闻、缘觉,更何况我们六道生死轮回的凡夫。每个众生的觉悟不同,对某一件事物的领悟能力也就不同了。

对于欲望重的凡夫夫来说,财色名利具足,它就觉得自在;对于爱乐佛法求出轮回的众生来说,修行念佛是自在;对于阿罗汉、缘觉来说,已经破除见思烦恼,永脱六道轮回噩梦,他就觉得自在;对于菩萨来说,已经破除了尘沙烦恼,他就觉得自在;对于佛(分证即佛)来说,断尽无明烦恼,回归永恒的一真法界就是自在;更有回归常寂光的妙觉位佛,断除一切无明习气,那是真正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