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周刊怎么了

好像最近南都周刊出事了,到底是什么事??有人说下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南都杂志美国在华代言人的形象,直接受命于省委宣传部,这次说的是上级主管篡改了新年特刊,内部摩擦。
  驻京办怎么办?现在已经是一个问题。
  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下发文件,提出撤销县级政府以各种名义设立的驻京办事机构。在此之前,“跑部钱进”、拉关系搞人情等权力腐败新闻,已将驻京办这个奇怪的机构弄得灰头土脸。
  日前,在京开会的湖北、甘肃、山东、江西等省市领导透露,三月中下旬,将开始撤销县级驻京办,争取6个月内完成撤离工作。
  但两会召开之际,各地驻京办又迎来最繁忙的时刻,接待、维稳成了驻京办官员最主要的日常工作,即便是被列入裁销范围的县级驻京办,也被要求 “站好最后一班岗”。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北京与地方,都离不开驻京办。
  这些驻京机构撤走之后,它原来的功能,包括维稳、接待、跑部、招商等,将由谁来承当?如果当前的中央—地方权力关系、财税结构、人情政治没 有改变的话,这些驻京机构裁撤得了吗?撤销大限到期之后,驻京办又将会以何种形态存在?
  所有的难题纠结在一起。显然,驻京办的问题,不是一个“撤”字就能了结。
  
  驻京办:最后一班岗
  南都周刊记者_王宏宇
  
  “无尽的忧伤在我心头流淌,那一条可以走的路啊,渐渐被沙漠埋葬,我迷失在荒野,手扶着死树,眼睛里只有星光,心灵漂泊在枯干河床,脚下只有半片鸟尸骸上的翅膀……这就是我现在的状况,工作无法确定,前途迷茫。”
  现在回头看,薛冬(化名)觉得,自己作为某地级市沿海开发区驻京办的办公室主任,混迹驻京办7年,却写下上面这段话,好像有点傻。
  2010年1月底,薛冬第一次听到撤销驻京办的消息时,“吓得手脚冰凉,脑海一片空白”,脑子里唯一反复盘旋的,就是上面这段话。大连、秦皇岛开发区驻京办的一些哥们听到风声后,纷纷来电询问究竟,薛冬一律懒得搭理,只把上面那段话发了短信给他们。很多人看了都说,心有戚戚焉。
  
  时间再往后一些,有媒体揭发,驻京办打算改块牌子变成“招商办”,这倒让薛冬转悲为喜,觉得这是自己的一个机会。“其实,要是真成了招商处还好办了。我们驻京办主任马上要退了,谁有本事谁搞。”
  一个多月过去,薛冬开始觉得有点不对。裁撤的消息越明朗,哥们看他的眼神就越来越怪。去找主任,主任则笑而不答。这种感觉很难形容,“就像背后被人贴了纸条,所有人都明白了,怎么就我自己还蒙在鼓里?”
  
  但闻风声未见动静
  
  驻京办裁撤最早的消息,来自2010年1月底《瞭望》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题为《驻京办迎来大撤销》,文章说,驻京办去留的问题悬疑4年后,终于即将随着新方案的“雷霆下发”,尘埃落定。
  没过几天,国务院办公厅即公布《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内容与《瞭望》所透露的大同小异,即保留省级驻京办,地市级审核后“可保留”,其他则要在《意见》下发后6个月内裁撤。
  今年“两会”召开后,多家媒体又纷纷爆料:湖北、甘肃、山东、江西等多个省市相关负责人表示,驻京办裁撤工作,将在“两会”后着手进行。
  
  薛冬纳闷的是,在如此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度下,到目前为止,他所在的驻京办仍没收到正式的裁撤通知。他担心,6个月内清理完毕,可能有点悬。“网上说有的驻京办收到通知了。我们这种没有注册的,也没办法收到,虽说纪委那边有个底,但是具体很难一家一家找到。谁也说不好,到底有多少家多少人,很多外聘的,不好统计。”他举例说,比如开发区驻京办,国家级的开发区有50多家,每个省有7、8家,全国下来就得有100多家。
  但一个在北京凯协宾馆办公的哥们说,他们那里也没收到通知。这让人有点奇怪。凯协宾馆是各地开发区驻京办最密集的地方,由中国开发区协会及26 家国家级开发区和保税区共同投资兴建,大连、哈尔滨、广州、长春、连云港、上海浦东新区、南通、东营等开发区的驻京联络处,均曾设在这里。
  3月10日中午,记者在凯协宾馆门前看到,挂着各省车牌的车辆,仍然将停车场挤得满满当当,宾馆销售部工作人员不肯透露入住的驻京办数量,只说 “很多”,且都是长租,并没听说哪家要退房。她说,现在包租标准间一个月的价格是6000元,如果由协会介绍,还可以优惠,但不会仅仅因驻京办要裁撤而降价。
  
  湖南汨罗驻京办位于北京分司厅胡同17号院的一栋居民楼,在一些报道中,这个办事处据说是属于“买了房产、赚了一大笔”的那种。记者两次造访,都没有找到人,不过,金色的“汨罗驻京联络处”牌子,依然摆在阳台上。
  同在一个小区的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驻京联络处也依然挂着牌子,有人办公。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没收到裁撤通知,而对于隔壁楼里的湖南汨罗办事处,则“没打过交道”。记者看到,这个联络处占据了整个单元楼的上下三层,装修豪华,按北京现在的房价,要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位合适的买家,并非易事。
  四川凉山驻京办主任杜凉山也没有收到关于《意见》的正式通知。“两会”期间,正是驻京办大忙的时候,他每天要接待上访人员,抽不出空来与记者摆龙门阵。不过,凉山驻京办的“金色凉山餐厅”刚刚装修一新,即将隆重开业,。
  这里是北京新兴的酒吧一条街,锣鼓巷。一家精致的、少数民族风味的餐厅,会非常讨白领和老外们的喜欢。记者在雕梁画柱的餐厅里坐了一会儿。午后的阳光从古色古香的窗棂透进来,屋里的电暖器烤得人想睡。新招来的服务员正纷纷赶来报到,她们扭着身段,消失在大堂后百转的回廊里。
  
  “没有我们北京就麻烦了”
  
  “我们地市级的驻京办事处不会撤,甚至还要加强。”朱鹏涛肯定地说。这位前湖南娄底市驻京办主任,如今已经退休,但仍是娄底驻京办的督查巡视员,和驻京联谊会的组织者。
  网上风传地产价值超过3500万的娄底驻京办“湘中会馆”,就是他一手打造。他很坦然地说:“不止值这个数。我们买的时候花了两千多万,现在估计值个六七千万。不过,我们没腐败,那都是市财政投资,是国家资产。”
  之所以肯定“不会撤”,原因很简单,地市级办事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维稳”。
  朱鹏涛创造过驻京办的一个“传奇”。2003年,省里说要有驻京办,于是娄底下了死命令,2000万元,两年搞定。于是,就有了这处驻京办。
  
  他总结了地市级驻京办的三个职能:一联两接三协助。一联,是联系当地在京名人,从将军到学者,甚至歌星,都有用处;两接,一是接待领导,二是接访,接待送返来京上访群众;三协助是招商引资、提供信息、服务在京务工人员。但最重要的职能是接访,也叫“维稳”。
  在他的描述中,“维稳”是一件费时费力费钱的工作,甚至占了驻京办的绝大多数精力。每年的“两会”、国庆,或者像奥运等特殊日子,都是考验驻京办能力的关键时刻。他所在的驻京办最初只有5个人,遇到要接访的人多的时候,连在驻京办里的家属都得拉来当义务工。有一年春节,对接访的20多人,驻京办买好了车票送他们回去,到了站台他们又不上车了,最后每人发了100元送上车去。
  “没有驻京办,那北京就麻烦了。”朱顿了顿说。
  
  娄底现任驻京办主任周小平,平时相当一部分工作就是接待上访人员。现在,办事处有警车和警察,为了避免“发钱才上车”,还配了一辆17座的大巴车。
  周小平给记者展示了一份今年3月9日的“维稳劝返每日专报”。报告上说,办事处人员常常工作到凌晨一两点,白天则照常上班,正在对信息反馈已失控人员开展地毯式排查,同时加强对车站码头的布控盯守,并扩大到长沙机场排查。9日凌晨3点到下午2点,共成功拦截、劝阻、甄别5人,稳控人数5人,送返 1人。
  因为并无直属关系,周小平不太了解娄底下面其他县级驻京办的情况,他说,尽管并无明确规定,但目前来说,只有地市级以上驻京办才担负维稳职责,其他则无存在必要。“驻京办肯定有腐败的,也有不腐败的,正如党员有腐败的,也有不腐败的,不能一概而论。”对网上关于县级市在地市级办事处设常驻办事员的这一想法,他说:“不欢迎他们,人多了容易腐败。”
  
  整顿,还是裁撤?
  
  “政府的这个动作实际上是整顿办事处,而不是撤销。”汤锦程这样解释。作为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会长,他关注驻京办已经多年,是《驻京资讯》报社的编委。他指出,需要注意的是,《意见》中使用的动词是“加强和规范”,并未像媒体解读的那样是“裁撤”。
  “2004年之前,驻京办是神秘的,没有人了解它。但《驻京办主任》这本书的出现使办事处成了为人诟病的机构,但事实上,这本书中说到的贪污腐败问题哪个部门都有,不能单拿驻京办说事。”汤锦程说。“事实上,《驻京办主任》这本书里唯一的好人,恰恰是驻京办主任。”他认为,事实上,需审核后“可保留”地市级驻京办,最后肯定无一例外地会被批准。
  忙于“维稳”的,并不只有正式的驻京办。汤锦程说,很多办事处都还是在亏损经营。像承德办事处就因为经费问题被撤消了,现在已经承包给个人,叫上东国际宾馆。个人承担办事处原来的债务,将宾馆盘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维稳的作用,代替办事处执行这一任务。现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承德市又在申报,希望可以重新建立办事处。
  
  “我们现在谈这些,是希望老百姓能够明白,对于办事处不是在撤销,而是在整顿,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并非突然袭击的大规模裁撤,与腐败问题关系不大。只是办事处牵扯到跑项目拉钱的事情,比较敏感,所以引人注目。”
  而传媒一拥而上解读的“裁撤驻京办”事件,看起来也有想当然的成分存在。此前的媒体报道中,一直在等待“撤销县级驻京办正式文件”的安徽桐城驻京办主任梅安平,主任的帽子仍然戴在头上。传说中,他的两个部下已经黯然离京,据南都周刊记者调查,事实上一个早在两年前就已离京,另一个则是因为家人在京,主动调到了北京市某街道办。
  
  “大部人对驻京机构的想象还是停留在文学作品当中,加之个别驻京办出现问题,老百姓越来越觉得驻京机构存在问题。”《驻京资讯》报社社长李罡是圈内的消息灵通人士,他是驻京办“可改造”的支持者,一直在积极推进驻京办的立法和规范发展。
  此前,因为以“还原一个真实的驻京机构,客观、真实、公正的报道驻京办”为宗旨,《驻京资讯》在网上遭到了一些攻击,但李罡并不以为意,在回复记者的邮件中,仍然坚持支持县级驻京办。
  “这次整顿县级驻京办,从内心来讲,我抱有深深的同情。县级驻京办在北京是最累的驻京办,维稳、招商、接待等等,撤销整顿500余家县级驻京办对我们的读者群也有影响,但是国家从大局考虑,整顿一些不规范的驻京机构是对驻京机构健康发展的一次洗牌。”
  
  在邮件中,他甚至提出,下一步要扩大驻京的服务范围,把报纸发行范围扩大到“驻京企业、驻京投资机构、驻京社团、驻京协会以及艺术团体、协会、商会、地方政府”。
  但3月5日以后,情况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李罡拒绝了记者面访的要求,并在短信中透露说,“领导刚给我们开完会,现在是敏感时期。”接着,他又发来消息,“稿子不要发了,现在是敏感时期。”
  此后,他在媒体表示,据了解,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国务院的裁撤通知均做出了积极反应,已经有10多个省级政府驻京办在研究裁撤事宜,有些县级驻京办已经悄悄摘掉了牌子。
  
  究竟是怎样的敏感时期?原贵州驻京办主任江明藻考虑再三,同样在见面前一刻拒绝了采访,他的担心是,“3月18日上面会再次开会讨论,怕自己讲的和精神不一致”。
  周小平甚至不用等那么久。他透露,湖南省驻京办将在3月12日研讨裁撤问题,到时候,撤还是不撤,很快就可以见分晓。
  聚光灯下的《驻京办主任》已经出到第四本,作家王晓方已经不再就作品的真实性发表意见。王的夫人表示,王晓方认为关于驻京办他对媒体谈的已经足够多,没有必要再三重复。王正在创作新的小说,但并非《驻京办主任5》。
  薛冬的郁闷仍在继续。他刚刚从老家回来,和开发区管委会就裁撤问题的沟通并不愉快,而更糟的是,妈妈已经为他相中了一个本地女朋友,一旦驻京办被裁撤,他恐怕今年就要返乡结婚,再也不会回到北京。
  
  驻京办数字解读
  
  第一类是地方政府部门的驻京办,包括各省、自治区、地级市、县级市的驻京办,以及这些政府机关所属部门的驻京办;
  第二类是企业的驻京办,近年不仅国企设立驻京办或联络处,一些大的民营企业也开始在京派驻联络人员,这一类驻京办的性质最为复杂,有的属于经营性质,有的则属于非营利性质;
  第三类是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驻京办,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都有自己的办事处,这些办事处有的属于兼职性质,有的是典型的驻京办事处。
  
  52个省级驻京办 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和中央驻香港、澳门联络办公室以及一汽、东风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驻京办事处,其中正厅级30个、副厅级3个、市正局16个、正处级3个。工作人员约8000人,其中就职于机关约1300人,就职于所属宾馆、饭店、招待所约6700人。
  520家市级单位驻京办,5000余家县级单位驻京办。目前,各种驻京机构超过1万家。
  据《2003年北京工业统计年鉴》统计,政府驻京办仅2002年在购房、建房的投资和日常经费开支就达43亿元,平均每家482万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3.5%和21%。这还只是经北京市同意设立的近800家驻京办。
  有专家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个驻京办每年的经费保守按100万元计算,所有驻京办每年需要的全部经费就在100亿元以上。 (据《瞭望》新闻周刊等媒体公开资料整理 牧牧)
  
  前驻京办管理者:不可能撤销驻京办
  

  郑焕明,曾任北京市经济协作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国各地驻京办事处审批及管理,1998年10月退休。现任《驻京资讯》名誉总编辑、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会长等职。摄影_王旭华

  驻京办演化史
  
  从内蒙古在1949年设立新中国第一个驻京办算起,驻京办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机构,已经生存了一个甲子。驻京办以前的形态如何,功能怎样,又怎么演变,在弊病丛生的今天,又该如何治理?前北京市经济协作办公室主任、负责驻京办管理的郑焕明讲述了他眼中的驻京办演化史。
  南都周刊记者_齐介仑 北京报道
  
  随便挂个牌子,就成“驻京办”
  
  南都周刊:你管理驻京办有好几年了?
  郑焕明: 我是1998年退休的,在(北京市经济协作办)主任位置上做了8年。当时这个办公室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驻京机构管理,当然,还有其他内容,比如全国经济技术协作、对口支援等等。对三峡库区、内蒙古、西藏等地区扶贫性质的支援,也因为北京市没有扶贫办,这一块也由我们来负责。
  对驻京机构的管理,当时我除了在行政职务上是北京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主任,直接管理驻京办,同时,我有另外一个职衔,我还是各地驻京办事处、联络处联谊会会长,当时叫理事长,实际上等同于现在的会长,而这个会长我一直担任到了退休那年。
  退休前,国务院每年开驻京办主任会议,我都参加,通过工作上的相互支持,我与很多驻京办负责人关系搞得都挺好。一直到现在,一些地方上的老同志还经常会找我,聚聚会什么的。
  成立联谊会,这和我们国家管理体制有关,而这又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媒体记者不认真,在发出报道前,往往对驻京办概念是认识不清的。
  
  南都周刊:正确的理解应该怎样?
  郑焕明:首先,办事处是什么含义呢,它是经过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批准,由它下面的驻京办事处管理司直接负责管理的这么一个机构。驻京办涵盖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特区的驻京机构,而所谓特区,并非传统意义上深圳等经济特区,而是经过特别批准的地区。当时600多家驻京机构里,只有3个县级市,这3家,是由重要政治人物特批的。
  除了特区,还有两个特殊的,一个是一汽,一个是东风,这是两个汽车企业。本来企业不应该成立驻京办,但它们上面都有特殊人物,所以,先是批准了东风,而批准了东风后,老大哥一汽不干了,一汽找到了更高级别的官员。于是,一汽、东风都成立了驻京办。
  除此之外,其他都是省、直辖市以及副省以上城市,比如东部地区的省会城市。
  按理说,驻京办属于国管局职能范畴,北京市好像管不着,但驻京办却是在首都北京展开工作的,它又必将与北京方面发生关系。这样,我们就通过民间社团的方式,将北京市政府与驻京办之间衔接了起来。名义上是社团,实际上很多活动都是市政府出面,比如开大会,基本都是以北京市政府的名义来操办的。
  办事处和联络处是不同的概念,两者的核准机关是不同的,办事处需国管局批准,而联络处划归北京市政府。
  
  南都周刊:这些驻京机构是怎么产生的?
  郑焕明:这不是我们现在社会的专利,而是古来有之,两广、湖广会馆从很早就存在了,当地政府到京城办事,都是通过这些机构与朝廷发生往来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驻京机构职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和调整,以便适应派出单位的要求。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电脑,信息闭塞,与过去相比,现在当然是截然不同了。
  有人说,驻京办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这不对,它比计划经济早多了。还有人说,驻京办是搞市场经济后才冒出来的,也不对,更早。现在媒体上炒作得挺响,说什么撤销驻京办,这是误导。
  
  南都周刊:为什么?
  郑焕明: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文件里用的可是“加强和规范”这样一个说法,至于撤销,撤销的是什么呢,是县一级驻京机构。之前,我一直认为县一级驻京机构并没有经过政府批准,最近我得到确切说法,是给予批准的,数量已经很多了,不止最早的那三个特区了。
  针对驻京办,最早我们用的词汇是“整顿”。那时候,有些人随随便便就在北京某个地方挂了个牌子。记得那时候我住在方庄,政府的楼嘛,就在那小一片竟挂了好几块牌子,从他外面挂的牌子,我就能判断出他是不是规范的、是不是经过合法审批的。
  有时候,有些地方政府看到人家挂了个牌子,于是他也挂个牌子,但他对这里面的情况并不清楚。而我们那时候已经提出,不但驻京办的名称要规范,牌子规格也要规范,尺寸多大多小、写怎样的字体都有标准。这是当时的状况,所以,当然要整顿,不整顿就乱了。
  
  维稳,驻京办的首要任务
  
  南都周刊:县一级驻京办,能否这样总结:它的管控路径基本是这样走的:禁止—放开—再收紧?
  郑焕明:的确是这样的,因为他所谓的放开,放得太开了,结果暴露出了这样那样很多问题。我当然是赞成整顿的,不光现在赞成,我当时就赞成,不整顿就会不规范,一定会出问题。当然,不能管得太紧,太紧会阻碍发展,所以,这个度要掌握好。
  
  南都周刊:驻京机构这些年来干了些什么呢?
  郑焕明:我看了下最近国务院关于驻京办的红头文件,虽然它对驻京办的功用只是扼要地讲了几句话,但我觉得还是总结得不错的。比如它说,改革开放以来,办事机构在加强地区间协作、服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话不多,不到两行字,但已经概括出了它的基本职能。当时我作报告时,关于驻京办作用,我是把“维护首都北京稳定”放到了第一位。
  当时包括到现在,全国各地到北京上访的老百姓非常多,不能说他们来北京就是为了闹事,这里面自然有深层次的问题。
  对于访民,之前是由北京市和中央来管的,但是,你想把这些访民送回去,首先他说没钱,你得拿钱出来,可当你费尽气力刚把他送回当地,他就跑回来了,而且比你跑得还快,周而复始,苦不堪言。
  
  南都周刊: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郑焕明:他没有组织上的保障。驻京办在维稳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功不可没、无可替代。现在,一旦了解到有访民到了,我们马上就可以查清到底是谁的人,然后通知所在地驻京办,让他们赶紧把人接走。人领回去之后,当地政府衔接好、安置好,这样,解决了他的问题,他就不再回来了。
  光这一块,北京市就省了不少钱,还不要说省了多少事。当然,中央也省钱省事。
  公安也好,武警也好,中央政府部门也好,其实都不如驻京办解决问题来得更顺畅。
  国务院这个文件里,有一条没有写进去。现在的两会,是谁接待的?现在可都是驻京办负责啊,河南驻京办接待河南的,山东驻京办接待山东的。这样,驻京办缓解了北京市政府和中央很大压力。
  
  南都周刊:除了这一点,驻京办的主要任务还有哪些?
  郑焕明:还有一个是招商引资,针对的目标是两块,一块是外国人,一块是上级政府部门。
  北京是首都,外国人到了北京,并不知道各地具体情况,当时信息又不像今天这么畅通,现在的一台电脑,比过去一层楼甚至一座楼的作用还大。技术进步太快了,现在一条信息上网后,几分钟几秒钟就传遍了全世界,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可即便到现在,信息是畅通了,只了解信息还是不够的,还得接触,还得当面谈,地方政府还要向上级申请项目,要到北京跑项目,不跑往往就做不成。所以,这些驻京机构并不是没事干了。发改委、财政部等,都聚集在北京,他不来北京,去哪里?他不找你,找谁?不找你,能批到项目吗?撤了驻京办,他还会来,临时性多次地派人来,因为项目总得有人跑啊。
  
  腐败透顶?简直耸人听闻
  
  南都周刊:可是驻京办弊端日显,在你看来,最佳解决途径是怎样的?
  郑焕明:撤销驻京办是不可能的,至于用什么方式管理它才是最好、效率更高的,这个问题则可以探讨。
  驻京办承载的任务不可能消失,除非中央进行体制改革,改到他不用跑到北京来找你也能办事的程度。权力过于集中,他必然来求你,要看你脸色行事,一旦你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他自然要想办法让你高兴。好吧,你还不高兴,干脆我从包里掏出点什么送给你吧。
  要我说,这都是逼出来的,他不这么办,又能怎么办呢?怪不得他们。记得我在任时,河北驻京办出问题了。首先是省委书记程维高出了问题,进而牵出一大帮人,当时河北省驻京办主任王福友跟着出了问题。
  可这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上级那个样子,他交给驻京办的任务,他能不去办吗?当然,王福友也的确是有个人问题的。我的意思是说,不能孤立地看待驻京办弊病。
  现在有些人,连驻京办概念都没弄清楚,就洋洋洒洒说了些时髦话,什么驻京办腐败透顶了,说它一无是处,简直耸人听闻,我觉得是夸大其词。
  
  南都周刊:但驻京办的腐败已是众所周知,你不觉得很严重吗?
  郑焕明:谈到腐败,不能一面之词地责备下面。如果你上面清廉、办事果断,他何必给你送钱呢,他有钱没处花了?我还没见过哪个傻瓜无缘无故给人送钱送东西的。他总是有点原因的,而且总觉得送了比不送好,即便不是马上让你给他好处,也是为他以后铺路。
  要解决这个问题,上面要做出样子来。在这个方面,我自认为是做得是比较好的,我从来不向驻京办索取或者接受任何好处,绝对不会,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做呢?我记得当时我下面有个处长,他总是变着法儿向人家要钱、要东西,我就不点名了。一怒之下,我把他调离了。
  我赞成整顿驻京办,但不能夸大它的弊端,而且单纯斥责驻京办有问题,也是不公道的,至于出了问题的驻京办,就该处理它,这也不能回避,但不能因此以偏概全。驻京办问题的解决,要从体制上寻找答案,要深化改革,否则总是解决不了,怎么说都没用。
  而且有些驻京办的撤销与否,还将涉及到民族、宗教以及所在地区的稳定。
  
  南都周刊:可是那么多驻京机构,不裁撤该如何办?
  郑焕明:我们曾研究过,希望让省办管理下面的联络处以及地市、部门驻京办,并希望他们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但有些省这样做了,有些省则不愿意这样做。也曾设想,像使馆区一样,专门开设驻京办专区,但后来发现不现实,有些驻京机构希望活动私密性好一点,不必要的沟通少一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