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佛教的大乘与小乘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所谓“乘”,是梵文yana(音译“衍那”)的意译,有“乘载”或“道路”之意。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渡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磐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贬称为“小乘”。但是这一称呼,“小乘”佛教派别本身是不承认的,例如现在缅甸、泰国、伊斯兰卡等国的佛教,一直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菩萨,即指立下弘大誓愿,要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大乘教徒把菩萨的修行发放概括为“六度”、“四摄”。“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们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磐彼岸的通道。“四摄”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具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认为这是菩萨救渡众生时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为了与小乘相区别,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学说称之为“菩萨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实践称作“菩萨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称之为“菩萨戒”。

在教义学说上,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重要区别是: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即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别则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否定客观事物,实际上却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极微”的存在,带有唯物思想倾向。大乘佛教则通通常主张“人法两空”,既否定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也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他们认为关于客观事物“空”的认识并不是通过“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缘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因而是“空”。事物现象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象而已。“性空幻有”,这是大乘思想,特别是早期大乘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另外在修行目标上,小乘佛教把证得“阿罗汉”果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而大乘佛教则以“普渡众生”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

小乘偏于自度,大乘不仅自度而且还要度人,大小乘的持戒的意义上也不一样,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佛教,本分有原始佛教与后期佛教。原始佛教又称为小乘佛教,后期佛教又称为大乘佛教。

事实上,佛法共分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综合五戒十善,称人天道声闻是由於听法修行而得解脱生死的,独觉是不由听法无师自觉而解脱生死的,综合声闻独觉,称为解脱道菩萨道是既求取解脱道而又不舍人天行的一种法门,所以大乘的菩萨道是解脱道与人天道的综合。

仅在人天道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尚是凡夫。了解脱道,不再受生死的人才是圣人,因他们只顾自己乘着佛法而解脱,不回头过来救度其他的众生,所以称为小乘。菩萨是上求无上佛道而自己解脱生死,下化无量众生同离生死苦海,所以称为大乘。

也既是说大乘、小乘,乃是一种比喻。大乘喻能渡无量众生。小乘喻渡少数众生。大乘与小乘的分别是觉悟境界高低的差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08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
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24
先给你讲一个故事:
佛祖释迦牟尼在《法华经·第三譬喻品》中,为了教导众生和信佛弟子脱离三界之苦,从闻声乘、缘觉乘走上大乘佛教的修行道路,便讲了《火宅喻》这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很大的国家,在国都王城附近有一个很大的村落,村落里有一位富有的长者。这位长者已经年迈力衰,但长者家财万贯,难以计数,而且田宅广布,奴仆成群。长者的庄园面积广大,房舍很多,但只有一道门可以进出。长者家中人丁兴旺,有四五百口眷属全都住在这个庄园里。但是由于建造年代已久,堂屋楼阁已经失修坏朽,墙壁破裂,柱根腐败,梁柱就要倾塌,危险已在旦夕。
  一天,庄园突然起火,房屋宅舍开始燃烧,可长者二三十个年幼无知的子女还在着火的庄园房舍里玩耍。长者看到大火四处蔓延,惊恐万状,不由地想:虽然我能从这燃烧的庄园门中,平安地逃出,但子女们还在火宅里,沉迷于嬉戏玩乐,哪里知道大火已经逼近,灾难就要降临!他们一点儿也不惊慌,也不害怕,就像无事一样,毫无求救逃难的想法。我虽年迈,尚有力气,说不定拼力还就能把他们从火宅中救出。但转念一想,庄园只有一门,门径又狭小,子女年幼,尚不省事,加之迷于玩耍,游戏乱蹦,一不小心,就会被大火烧伤。我应当向他们说明火灾的利害,房屋已经燃烧,马上就会塌毁,应抓紧时机,自个从庄园门里逃出,才不会被大火烧伤烧死。长者用譬喻讲明利害,善言诱导,让他们立刻跑出房屋。但子女们对长者的劝导,既不相信,也不惊慌害怕。仍然沉溺于娱乐玩耍中,全没有跑出来的意思。根本不知道火灾是什么,大火烧毁房屋,会造成什么样的灾害损失,只顾四处奔跑玩耍,还不时地回头望望父亲。
  长者当时心中着急,房屋已在大火中燃烧,我和孩子们如果不及时跑出庄园,就会被烈火吞没。现在我得想一个方便巧妙的办法,让孩子们逃出这火灾现场。长者忽然想起子女们平时的爱好,喜欢各种珍宝玩具、奇异之物。就大声对孩子们喊道:“外面有你们喜欢的珍宝玩物,希奇罕见,你们赶快去拿吧!如不拿取,将来一定会后悔的。还有很多羊车、鹿车、牛车放在庄园外面,你们可以乘坐游戏。你们为什要呆在已经着火的房屋里呢?赶紧跑出去吧!只要你们喜欢,我把这些珍宝玩物、羊车、鹿车、牛车全都送给你们。”
  此时,子女们听见父亲说有各种珍奇玩物,羊车、鹿车、牛车,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于是争先恐后,一齐向门外奔跑,个个都跑出了大火燃烧的庄园。
  当长者看到子女跑出火宅,全都平安脱险,这才放下心来,就在庄园门口的十字路口,席地而坐,感到激动高兴。这时,子女们纷纷对长者说:“父亲刚才许诺的珍奇玩物,羊车、鹿车、牛车,赶快给我们吧!”
  长者对子女们说:“现在我不给你们那些小玩艺、小羊车、小鹿车、小牛车了。我给你们每一人一辆大牛车。这牛车用各种珍宝装饰,周围有栏杆,四面悬风铃,车顶设华盖,宝绳交错成网,彩带缤纷下垂。车内铺有华美的被褥,安放红色柔软的枕头。用皮肤光洁、体形健美、四蹄有力、步伐平稳、奔跑如风的大白牛套上这辆华美的车。再让仆从驾车,侍奉保护你们。我把这样的七宝大白牛车送给你们,你们喜欢吗?”
  子女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非常喜欢!”
  子女们分别乘上大车,非常高兴。这样华美的大白牛车,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今天他们能乘坐这样好的大白牛车,是他们原先所没有想到的。
  释迦牟尼讲完了这个故事后,对四众弟子和舍利弗说:“舍利弗,就像那位大富长者一样,他先以羊、鹿、牛三车引诱子女脱离火灾,然后又分别赐予大白牛车。大车有种种宝物庄严装饰,平安稳当,无与伦比,而大富长者并没有虚幻妄言的过错。佛同样是如此,也没有什么妄言。佛先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以大乘——《法华经》妙义救度解脱众生。为什么这样做呢?佛有无边的真实智慧,有十力、四无所畏,有无量的法藏,有能为一切众生开示如何成佛的大乘修习法门,却并非所有众生都能接受。舍利弗,你现在应当知道,就是因为这个因缘,佛才以种种方便巧妙的法门,把这惟一的大乘,分别说成声闻、缘觉、菩萨三乘。”
大乘与小乘佛教本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到佛乘的中途的一站,是修行的便利的法门。后世诸人总是落于咬文嚼字的窠臼,只看佛经上的文字,而不重视解佛经之意。真正的佛法不是从经文或是从佛祖说的话中得到,而是要去悟。佛陀成佛是因悟而得,若想圆觉,必先悟道。语言是无法完全表达出佛法的精髓的。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24
用个比喻
就是微观物理学和化学的区别
一个告诉你,所有的事物,都是原子电子组成的,都一样
一个告诉你,所有事物,都是这么来回来去反应变化来的,其实都是假的

真正的区别就是,小乘只告诉你什么是假,,大乘不光告诉你什么是假,也告诉你什么是真

所谓的自度和度人
就是小乘,知道整个世界都是假的,,也就把其他人都当做不存在,自然是自度不度人了
大乘是知道到底什么是真,,所以不光自己的真要度,别人的真也要度
第3个回答  2013-01-08
佛教的大乘与小乘在本质没有区别的,都是正宗的佛法.
从相上分,是指修行人的心的大小,上的区别,修大乘的心大,要普度众生,重点是大慈大悲,小乘的修行人,心量相对小,重点追求自己脱离轮回,的苦难,.

从效果上区分,大乘的修人,心大量大,效果大,很快就能出轮回,:小乘的修行人心量小一些,效果慢一些,经上说要慢几个万亿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