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哈尼族的一些民族文化?

想多了解一些他们的习俗

哈尼族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吃新米饭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十月年为大年,按哈尼族的历法,十月是岁首。节期六天左右,具体日期各寨可先可后。这时正是大春上场,厩中猪肥的时节,有条件的人家都杀牲,舂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黄糯米饭献天地祖宗;男女老少都着新装,亲友们互相走访;有男孩子的人家多在这个节日里请媒人去说亲,嫁出去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和粑粑回娘家献祖过年;村里的老年人轮流着到接到订婚礼物或有姑娘回家的人家去探望,分享一些礼品。墨江的部分哈尼族,年节里经常整个家族聚会餐(自带食品),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风俗,即前一年出嫁的新娘们,要集于村外山野里互相诉说自己的新婚生活,而严禁男子偷听。
 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唱山歌,尽情欢乐。
  内地红河南岸的哈尼族,也过正月年、端午和中秋等节日。正月年过三至五天,有条件的人家杀猪祭祖,初一吃汤圆,亲友之间互相宴请。端午和中秋节大体同汉俗。
  姑娘节
  云南省元阳县碧播山一带的哈尼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要欢度别开生面的姑娘节。
  这天,鸡还未叫,男人们就要首先挑回一担水,天麻麻亮时,再砍回一捆柴,接着,就生火烧水,把洗脸水恭恭敬敬地端给慢腾腾起床的妇女。然后,男人们煮饭、洗菜、剁猪食、洗碗筷、带小孩,妇女们则悠闲地坐在一旁,或做点针线活,或指挥男人做这做那。未出嫁的姑娘们,则连针线活也不做。
  午饭后,男人们急忙赶到寨中的公共娱乐场所去,按习俗,先到的为勤劳者,后到的为懒惰者。小伙子们向情人借来女式新衣新裤,打扮成姑娘的样子,在欢快的弦乐声中翩翩起舞,直到太阳偏西才回家做饭,继续服侍妇女到深夜。
  姑娘节相传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四面环山、山拉泉潺潺、林木葳蕤的碧播寨,有个生得比金竹还标致的姑娘,名叫悠玛。悠玛与英俊彪悍的青年猎人戛期相爱。但是,那时哈尼姑娘的婚姻要由土司头人和父母作主。悠玛的父母把她许配给了白土司的独眼儿子。悠玛为此痛苦极了,她决心以死来表达对爱情的追求。二月初四这天,悠玛独自去薅勾勒山上砍柴,遇到了同村和邻村的三个姑娘。悠玛向她们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引得三个姑娘痛哭不止。原来,她们也是婚姻上的不幸者。四个姑娘忘了砍柴,也忘了回家,在山顶上互诉苦衷,愈诉愈愁,愈诉愈悲,就一起跳崖自尽了。
  悲剧发生后,哈尼人觉得再也不能干涉姑娘和小伙子们的婚姻了,特别是对姑娘,更应该给她们选择意中人的权利。为了告诫后人,哈尼人就把每年的二月初四定为“姑娘节”,以表示尊重妇女和尊重婚姻自由。
  哈尼族敬老节
  每年的农历腊月十五,是哈尼族的敬老节.清早,老人梳洗后穿上新衣服准备欢度自己的节日.成年人在家杀鸡宰鸭,备办美餐,小伙子将一棵小松树载在过节的坪场旁,姑娘们挑来清水给它浇下定根水,象征青年们祝愿老人像青松一样健康长寿,永葆青春.
  “里玛主”节
  居住在红河边上的哈尼族崇奉布谷鸟,把布谷鸟尊称为“合波阿玛”(布谷鸟妈妈)。每到山茶盛开的阳春三月,不论男女老少,只要第一次听到布谷鸟的鸣啼,人人都会报以一声“我听见了”的回答,表示对春天的欢呼。据说,这一声回答,可使勤劳善良的哈尼族农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终年和平康泰。
  据传说,布谷鸟是受天神阿波摩米的派遣,从遥远天边的石岩洞里飞出来,向人间传达春天的消息的。当它飞过一个名叫“巷阿窝尼崩崩麻”的大海时,飞不动了,眼看快要掉进大海里去了。突然,从海里翘起一条龙尾来,随后龙尾变成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让布谷鸟在上面歇脚。布谷鸟终于历尽千辛万苦,把春天的信息传达给了人间。
  按照前辈人沿袭下来的规矩,等多数人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后,就相约在一个属羊的日子,备办美味佳肴,用一种大树的花汁浸泡糯米,蒸出喷香金黄的糯米饭,煮好红鸭蛋,向布谷鸟虔诚地敬献。这天,村村寨寨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满面春风,身着节日盛装,会聚在一个适中草坪上,欢度一年一度的“里玛主”节(春天的盛会),借以选择对象,谈情说爱。节后,各家选定一个好日子,在雀鸟未出巢、四山一片寂静的五更时分,家长悄悄地把三丛秧苗插在自家田里,意即、“开秧门”。据说,“开秧门”时听不到雀鸟的声音,今年庄稼就能免灾除害,获得好收成。
  “捉蚂蚱节”
  捉蚂蚱节”,哈尼语叫“阿包念”,在“六月年”(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后的一第个属鸡或属猴日举行。哈尼族居住在山区,种植一季水稻。过了“六月年”,水稻就开始抽穗,为确保水稻丰收,哈尼族人民就采取过“捉蚂蚱节”的方式来驱除和避免虫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7
云南哈尼族的民族文化  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内部可分哈(尼)僾(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三种方言和若干土语。哈尼族没有传统的文字,20世纪50年代为其创制了一套拼音文字,今仍在试行中。   哈尼族认为万物皆有灵,人死魂不灭,于是盛行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民间舞蹈。男女老少都喜欢随身携带巴乌、笛子等乐器。以农历十月为岁首,传统节日主要是“扎勒特”(十月年,即新年)和“矻扎扎”(五月节)。   哈尼族是一个与音乐歌舞为伴的民族,主要舞蹈有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罗作舞等。乐器有俄比、 扎比、三弦、四弦、把乌、响篾、稻杆、叶号、竹脚铃、牛皮鼓、铓锣等。把乌为哈尼族独有乐器,极有名,金竹制成,状如笛子。吹嘴有簧片、音色宽广浑厚,意韵悠远缠绵。近年经音乐家改制,音域扩大,音色更为丰富,曾受邀赴欧洲诸国演奏,深受欢迎。 白鹇舞  这是哈尼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流传在云南省元阳县、元江县等哈尼族地区。因模拟白鹇鸟的生活、姿态、动作起舞,故名白鹇舞。舞蹈时,手执双扇,故民间也叫扇子舞。   白鹇舞恬静优美。在稳重的鼓声伴奏下,在均匀颤动的韵律中,表现白鹇在林中窥看、漫步寻食、溪边饮水、嬉戏玩翅、亮翅飞翔等内容。舞蹈语汇丰富、动作优美,在单腿重心上的空中舞姿和动作较多,有一定的技巧性,是哈尼族舞蹈中比较成熟和完整的一种表演性舞蹈。   由于气候等自然的关系,元阳县等哈尼族地区,白鹇鸟较多,它们会成群地飞到林中空地或溪水边,嬉戏、喝水、起舞,会变换简单的动作和图形。相传很久以前,一只美丽的白鹇鸟在树上栖息时,一位贫病交加的老人倒在大树下,于是它来回飞翔找寻,用咀含来珍贵的药草给老人吃,老人得救了,白鹇鸟才展翅飞向远方。为了感激和怀念善良的白鹇鸟,老人用芭蕉叶摹仿白鹇的翅膀跳起了舞蹈。至今元江县一带还在沿用芭蕉叶或棕叶做的扇子起舞。哈尼族人民认为白鹇善良、聪敏,视白鹇为善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之情,白鹇舞寄托了哈尼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民歌与舞蹈  哈尼族是一个与音乐歌舞为伴的民族。其民歌分为“哈八惹”和“阿其古”两大类;主要舞蹈有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罗作舞等;乐器有俄比、扎比、三弦、四弦、响篾、竹脚铃、牛皮鼓、铓锣等,巴乌更为哈尼族独有乐器。哈尼音乐属东亚乐系,仅民间音乐一类,其中又以民歌最为突出。民间流传的哈尼民歌种类很多,有“哈巴”(叙事歌)、“阿茨”(山歌)、“然咕差”(儿歌)、“阿尼托”(摇儿歌)、“然米比”(婚礼歌)、“迷煞维”(丧事歌)和“莫丕差”(祭祀歌)等。“哈巴”是一种古老的叙事歌,主要流行在红河一带,多由专门请来的歌手或老人在年节喜庆或祭祀仪式等场合演唱,内容有开天辟地、民族迁徙、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哈巴常以“萨拉衣”开头,由一人主唱、听众在每段结束发出“萨———萨”的喝彩声;它的曲调庄重严肃,低缓悠扬,音乐与语言结合密切,有说唱的特点。   哈尼地区存在大量的、在山间田野即兴演唱的民歌,称作“阿茨”、“阿其”或“阿勒儿”等。这种歌常以歌唱爱情、歌唱劳动或生活所感为主要内容,曲调嘹亮舒展,旋律优美动人。由于演唱方式和场合的不同,阿茨又有大声唱和小声唱之分:大声唱的多属于山间放歌形式,一般曲调高亢明亮,情绪饱满而欢快;小声唱的多为低声浅唱的情歌,常用假嗓演唱。勐海等地也有一种称作“呆航车”的情歌,是指夜间青年男女在专门社交娱乐场地歌舞择偶时唱的一种歌曲,有的也可以载歌载舞,非常欢愉、活泼。   各类风俗仪式(如婚丧嫁娶)中的哈尼民歌也非常丰富,颇具特色。比如用于丧葬仪式中的“迷煞维”,是在为死者洗澡更衣之后,由妇女们围在周围边哭边唱,而属于婚礼歌的“然米比”又包括送嫁歌和哭嫁歌,都是连哭带唱、哭唱交替的形式。“莫丕差”是巫师们在日常祭祀、叫魂、消灾除病或举行安葬仪式等各种祭祀活动中所唱的歌。由于祭祀仪式的特殊性,一套完整的祭仪使用的“莫丕差”,无论唱词内容还是演唱形式都非常丰富,其音乐也因仪式的进展和巫师的表演而变化多端。此外,哈尼族的儿歌曲目众多,旋律生动,节奏鲜明,大多可以集体演唱,并可边唱边舞。   哈尼人既能歌也善舞,生活中的很多场合都有歌舞相伴。“哈瑟”和“罗作”是广泛流行于红河哈尼族地区流传的两种民间舞蹈,而在西双版纳和思茅专区的僾尼支系中,“得波措”又是一种极受当地青年和儿童们喜爱的集体歌舞,属边歌边舞的形式。它有快速和慢速的两种,前者的音乐活泼欢快,后者则悠缓抒情。此外,在澜沧、勐海等地流传的“竹筒舞”也非常有特色。它多是节日时由妇女持背水用的大竹筒击地为节,边唱边舞,歌声热情舒展、活泼欢愉,描绘出一幅生动、喜庆的民间节日画面。   民间流传的乐器众多,较具代表性的有吹管类乐器“梅巴”(巴乌)、“其哩”、“拉比”、“册节”(栽秧号),弹拔乐器三弦和拉弦乐器“坎吉”等。常用于舞蹈和说唱伴奏;“拉比”是老年人喜爱的一种乐器,音色低沉浑厚,民间器乐曲的曲调多来源于民歌,曲目繁多,用途甚广,既可用伴奏民歌、舞蹈,也有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情、传递爱意,或者是自娱、助兴、庆典等实际功用。比如“梅巴”常用于伴奏民歌;多为青年人喜爱的“其哩”发音低沉微弱,多用于自娱或表达爱情;形似唢呐且为异车支系所有的“册节”,主要用于栽秧时吹奏并因此而得名。
第2个回答  2013-11-27
云南红河元阳地区的哈尼族死人后,由巫师“白玛”主持丧仪,棺材埋葬后,送葬的人都跳“乐作舞”,然后实行不受传统约束的性交活动。

目前在四川省博物馆内还保存着两块出土于彭县的汉墓“秘戏”画像砖。此为“野合”。
另外,在四川乐山麻浩崖墓中,也有刻于门楣上的两幅“秘戏图”,一为男女二人跪坐在卧羊背上拥抱接吻;另一为男女二人跪坐拥抱接吻。在四川彭山崖墓的门楣上也曾发现过男女二人裸体性交的图形。
这种被现代人斥之为黄色淫秽的“流氓行为”,为什么却在古代流行,而汉人还把它作为吉祥、如意、美好、神圣的象征画在墓砖上呢?原来,有一种原始性风俗允许这样做,甚至认为野合比在家中交合为好。男女野合本来是远古人类的一种婚配形式。美拉尼西亚索罗门群岛的年轻土著只能到森林里发生性行为,而决不允许在村内发生。在斐济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群岛、新几内亚的某些部落,在印度的冈德人和乌托人部落里,甚至禁忌夫妻在住宅内发生性关系,而要到森林中去媾合。
在我国,对野合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周礼·地宫·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诗·郑风》云:“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经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惟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朱嘉在《集传》中称:“此诗淫奔者百叙之解。”这种解释是对的。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圣人”孔子,就是野合的产物。
在现代,民族学和民俗学中保存的野合资料也很多。据宋兆麟指出,广东连南瑶从除夕到正月初三为放牛出栏,其间成年男女无论婚否,均可自由性交,不受任何习俗的约束。
云南红河元阳地区的哈尼族死人后,由巫师“白玛”主持丧仪,棺材埋葬后,送葬的人都跳“乐作舞”,然后实行不受传统约束的性交活动。
野合的风俗不仅遗留在某些少数民族中,汉族地区也有类似的风俗。例如,河南淮阳的祖庙会,每年三月三都祭伏羲、女娲,过去也流行一种野合风俗。陕西临潼也有一祖庙,供奉女娲,三月三也举行祭祀,游古迹,洗桃花水。据调查,此会又名“单子会”,不育妇女挟着床单,怀里藏个布娃娃,拜女娲后可以在林中与意
中人过夜;次日她们回村时只能低头走路,不可回头,否则会“冲喜”。
既然在古代有这种野合的风俗,那么在一些绘画和雕刻艺术中反映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有人认为,在古墓中有这种秘戏图形,可能是起着一种“压胜”作用,可备一说,但可以肯定地说,那时的古人并不对性交、野合视如多么淫秽、不洁,反而认为是吉祥、美好、子孙繁昌,这和今天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16

云南少数民族哈尼族结婚风俗之一,很有特色的民族婚俗

第4个回答  2013-11-27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