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中国是一切规则的例外。”,求解释

如题所述

这句话是出自罗素的一本著作上面的,这本著作名字叫《权利论》。关于这句话相关资料也做了三种解释,更彰显了中国的魅力所在。

一、第一种解释

中国是一个拥有上千年文明的古国,历史很久远,在中国之前朝代更迭了多少个朝代?经历了多少帝王将相的统治与制度,可以说在中国的几千年里,中国是上演了许多数不清的惊心动魄的经典斗争。

这些斗争不像西方列强一样完全是为了扩张领土,资源或是其他。而中国的这些斗争,却都是没有规则的,这让罗素有些摸不透,找不到真理,所以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二、第二种解释

国外的一切规则的事情,拿到中国来不一定适用。因为中国哪个时候还在闭关锁国,夜郎自大。无法接受一些事情,比如短发,比如性格开放等。中国虽然闭关锁国,当时的道德礼仪等要求还是很严厉的,无法接受国外的一些礼仪。

见了皇帝,还是要下跪。男子还是要留长辫子。女的还是要裹脚。但是后来这些都改变了,也都是国外列强敲醒了中国的春秋大梦,一切都如梦初醒,才有了如今的中国。

三、第三种网络上的解释

比如中国在步入国外工业国哪个时候的房产时代,在国外的时候造就上演了房价高涨,涨到最后发生了房产泡沫,最后房子都没有人住。又涌现一大批城市人到农村做别墅,在英国,英国的农村环境就相当中国现在的景区旅游级别了。

国外是很快就发生房产泡沫了,但是在中国却很难,为什么了,因为中国的人太多了,即便要走到房产泡沫的阶段,也要晚好多年。

扩展资料:

一、罗素的政治贡献

罗素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但他反对一切反抗行为所怀有的那种天生的激进态度和同志感情,却使他对社会主义者反抗贫困的斗争深表同情,因而他的自由主义并不是古典自由主义,而是具有浓厚社会主义倾向的自由主义。作为一名自由主义者,罗素坚持个人的基本自由不应受到侵犯。

他认为,实践中的个人学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人除了经过应有的法律程序以外,不应接受处罚;另一方面,应当有一个范围,在这中间个人的活动不受政府控制。这个范围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宗教自由,它通常还包括经济上的经营自由。

罗素承认这些自由是有限制的,即便是非常重要的表达意见的自由也以不危及国家安全为先决条件。

至于经济上的经营自由,罗素是在一定范围内赞成的,他反对经济权利的集中——不管是集中在国家手里(斯大林模式)还是集中在卡特尔手里(帝国主义),同时,他希望对私人财产的所有和使用实行严格的限制。

他不是不同意一个人应该享有他自己的成果这一原则,但他认为继承财产是没有道理的,甚至在不依赖继承的财产这种罕见的情况下,他也反对大企业的私人所有制和土地的私人所有制。

正是由于罗素的主张对自由的限制,他甚至把自己说成是社会主义者。他早期的两部严肃的政治理论著作分别于1916年和1918年出版的《社会重建原则》和《自由之路》。在这些书中,罗素提倡一种基尔特社会主义,这种体系有一个要求,即工人管理工业,而不是由政府管理。

罗素认为,国家权力是一种势在必行的恶,应该被限制,他还把“国家权力过大”看作“现代世界不幸的根源”。

《社会重建原则》是罗素为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宣传和平而撰写的政治理论著作。他在该书中企图创立一种政治哲学,以提供一种比较好的政治模型。

在《自由之路》中,罗素则纲要似地论述了他所主张的基尔特社会主义制度。他相信“这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建议,而且是一种能得到自由的制度,但又没有在完全无政府主义政体下所最可怕的经常诉诸暴力的现象”。

二、罗素的历史贡献

绝大多数分析哲学家缺乏历史感,忽视历史问题和历史研究,而罗素却对历史和历史理论终生嗜之不倦。他写过几十篇历史论文和散布历史专著,这三部是:《自由和组织》、《1902-1914年协约国政策》和《西方哲学史》

其中,《西方哲学史》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哲学史著作,其全名是《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力图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哲学思想和发展,其引人入胜的原因在于作者的历史眼光不亚于作者的哲学见解。

该书出版后很快成为西方读书界的畅销书,确立了罗素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正是被这本书的独特魅力所吸引而走上了哲学道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伯特兰罗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1
  呵呵,第一次看到这么有趣的说法,于是查阅了资料,发觉网上也不甚了了。不过,有两点清楚了,那就是,罗素是在他的《权利论》中提到这一点的;其次,罗素并不了解中国。  关于这一句话的解释,也是极其有趣的,有多方面:   第一种解释是,他的著作《权利论》里面的一句话,我觉得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中国的政治而言的,众所周知,拥有几千年文明的中国很早以前就有了帝王将相的统治制度,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之下,中国在几千年里上演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这些斗争几乎没有规则,西方人更是无法理解,罗素也在其中找不到真谛,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这种解释是结合《权利论》来说的,我感觉有些道理。《权利论》是罗素用以解释社会发展动力的一整套理论。罗素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权利。而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于阶级斗争。   第二种解释是,外国的一切规则拿到中国一定不适用!!
  一、每种文化都有他生长的土地,中国讲究的是合理!如外国人企业有个职位空缺了,他会找到专业知识最强的人当但,中国一定是找个最合理的但业务不一定是最好的。所以呆在中国的外国人最爱看的中国书是《关系学》。
  二、中国的太极图你就能看出中国是讲究圆的国家,没有纯黑和纯白,而且都是互相掺杂的。外国人写自传吧什么都写上,甚至是不好的。但中国人写书一定吧自己讲的很好。
  三、中国人太聪明了,一切规则对咱们来说就跟没有一样,照样玩转他~   这个解释也很有趣,但是只是从侧面来解释这句话的背景。   第三种解释是,认为这句话跟中国的民族性格有关。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但又是奴性最大的民族,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已经把奴性移植到中国人的骨髓里代代相传了。所以中国人遇到问题和麻烦都不善于直接反抗,而是喜欢打擦边球,用一些比较阴绕弯的手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也是中国的法律为什么执行的不彻底的原因。比如说个最普通的加班问题吧,中国的企业没有不加班的,其中按劳动法规定支付三倍工资基本没有,有的企业甚至基本就是10个小时以上,这要是在外国,早就被政府关闭了,但是在我国却比比皆是。讽刺的是中国的劳动法很完善,但是执行的基本==没有,为什么?其一,政府默许;其二,没人举报反抗;其三,经济效益。  这种说法似乎也与《权利论》一书的内容相关。   根据这三面的论述,我的感觉是,罗素在《权利论》一书中提到的“规则”,我们有理由相信它是指一系列的规则,而且其最重要的规则是在目前仍旧占据主体地位的“世界经济旧秩序”。  俗话说,科学没有国籍,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籍的。哲学作为一种归结于实践的学问,政治学是它必须研究的重要方向。由于研究的方向必须参考一定的材料,立足于一定的基础,于是,我们很容易得到的结论就是,罗素是站在自己国籍的立场说话的。这样一来,他说出如题的话也就不奇怪了。
第2个回答  2013-12-11
有例行就一定有例外。中国人向来是表面含含糊糊,内在却心知肚明。中国人不像外国人那样,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们中国人更注重的是感性的一面,更能圆通,所以跟外国人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所以,他们才会说这句话吧。
第3个回答  2013-12-11
中国在社会 思想 人文等等很多方面都与西方有很大差异,就是所谓的独树一帜。
第4个回答  2013-12-11
这个通过看《罗素自选文集》中关于中国的一些篇章可有体会。太多了,打不完,自己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