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施工前有哪些准备工作?

如题所述

(1) 在组织土方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当地实测地形 图(包括测量成果)、原有地下管线或构筑物竣工图、土石方施工图以及工程地质、气象等技术资料,以便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应提 供平面控制桩和水准点,作为施工测量和工程验收的依据。
(2) 土方工程应在定位放线后,方可施工。在城市规划区域内,应根据城市规划部门测放的建筑界线、街道控制桩 和水准点测量。
(3) 在施工区域内,有碍施工的已有建筑物和构筑物、道路、沟渠、管 线、坟墓、树木等,应在施工前妥善处理。
(4) 山区施工,应事先了解当地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 地质等,如因土石方施工可能产生滑坡时,应采取措施。在陡峻山坡脚下施工,应事先检查山坡坡面情况,如有危岩> 孤石、崩 塌体、古滑坡体等不稳定迹象时,应作妥善处理。
(5)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做好 必要的加宽、加固等准备工作。开工前应修好施工场地内机械运行的道路,并开辟适当的工面,以利 施工。

土方开挖施工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点基本内容:
⑴踏勘现场;
⑵熟悉图纸、编制施工方案;
⑶清除现场障碍物,平整施工场地,进行地下墓探,设置排水降水设施;
⑷永久性控制坐标和水准点的引测,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方格网、控制桩等;
⑸搭设临时设施、修筑施工道路;
⑹施工机具、用料准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06

    学习和审查图纸 检查图纸和资料是否齐全,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矛盾;

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了解工程规模、结构形式、特点、工程量和质量要求;熟悉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审查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会审图纸,搞清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冲突;研究好开挖程序,明确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施工工期要求;并向参加施工人员层层进行技术交底。 

2.查勘施工现场 摸清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需要的各项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河流、气象、运输道路、邻近建筑物、地下基础、管线、电缆坑基、防空洞、地面上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和堆积物状况,供水、供电、通讯情况,防洪排水系统等等,以便为施工规划和准备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

3.编制施工方案 研究制定现场场地整平、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基坑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底板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以及挖去的土方堆放地点;提出需用施工机具、劳力、推广新技术计划。 

4.平整施工场地 按设计或施工要求范围和标高平整场地,将土方弃到规定弃土区;

凡在施工区域内,影响工程质量的软弱土层、淤泥、腐殖土、大卵石、孤石、垃圾、树根、草皮以及不宜作填土和回填土料的稻田湿土,应分别情况采取全部挖除或设排水沟疏干、抛填块石、砂砾等方法进行妥善处理,以免影响地基承载力。 

5.清除现场障碍物 将施工区域内所有障碍物,如高压电线、电杆、塔架、地上和地下管道、电缆、坟墓、树木、沟渠以及旧有房屋、基础等进行拆除或进行搬迁、改建、改线;对附近原有建筑物、电杆、塔架等采取有效地防护加固措施,可利用的建筑物应充分利用。

6.进行地下墓探 在黄土地区或有古墓地区,应在工程基础部位,按设计要求位置,用洛阳铲进行铲探,发现墓穴、土洞、地道(地窖)、废井等,应对地基进行局部处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5-06
勘察施工现场,学习审查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方案,清除现场障碍物 ,平整施工场地,进行地下勘探,做好排水设施,设置测量控制桩,修建临时设施,修筑临时道路,准备机具物资,测量放线。这些事情是土方开挖前必须慎重考虑的事情。 具体要考虑什么问题还要看你在项目组织机构中处于哪个位置。项目经理和施工员要想的要做的就明显不一样,但是总的来说基础工程施工前这段时间是对整个项目的管理人员经验和知识的真正考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5-06
A,垂直运输机械的进场B,临时道路修建C,供水与供电管线的敷设D,临时设施的搭设
第4个回答  2013-07-18
三、土方开挖及支护方案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上述特点,地下室土方采用分层开挖,地下室基坑采用喷锚网支护放坡,并在局部地段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加固的支护方案。
四、施工顺序
水泥搅拌桩 水泥搅拌桩养护28天 土方按层开挖 当层喷锚网施工 土方按层开挖 当层喷锚网施工
五、土方开挖
1、 地下室土方大面积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基底桩承台及地梁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大面积土方修整与承台土方开挖同时进行。
2、 土方开挖应在无水时进行,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应协调配合,在沿基坑周边范围内自上而下分层、分段挖土,及时进行喷锚网支护施工。
3、 根据喷锚网支护的喷杆道数,土方分二层(局部三层)开挖,先挖周边支护工作面,后挖中间部分土方。周边土方开挖必须紧密配合喷锚网施工,周边每段开挖长度,第一层不超过20m,第二层以下不超过15m。挖到淤泥层时,每段开挖小于7m,如果一天施工长度过长,则采取跳槽开挖。下一层土方开挖应待上一层水泥砂浆和喷射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根据目前气候情况,一般2天以后)进行。每层土方开挖深度应控制在较锚管低30cm以内,不得超挖。
4、 土方开挖到设计标高后,立即用塘渣进行回填封底,并浇捣垫层混凝土,使垫层与支护结构形成一个刚性支点,这样能有效的防止基坑侧壁的变形,严禁基底暴露时间过长。
5、 本工程工程桩为沉管灌注桩,桩径较小,抗侧向力较弱,挖土过程中挖机尽量避开桩位密集部位,中间部分土方开挖深度每层不得超过2M,分二至三层进行开挖,根据土质情况第一层土方开挖后基底土质已不适合挖掘机及载重汽车行驶工作,所以在第一层土方开挖后,在基础中间南北方向(14~15轴之间)和东西方向(H~G轴之间)各铺设一条4M宽、0.5M厚的塘渣通道,通道应尽量避开桩位,以利于挖掘机行使工作及汽车运输,通道部位土方待周边土方开挖后立即挖除。
6、 根据地下室施工要求,基底四周各留1.0M宽工作面,四周挖排水明沟,四角设集水井,并备好四台污水泵及时进行排水。
7、 因基础承台及地梁土方需人工开挖,开挖后土方搬运需由塔吊完成,所以在基础土方开挖前需进行塔吊安装,根据现场场地情况,支护结构不允许作为塔吊地基基础之用,基坑周边15M范围内不得堆载超过15Mpa,塔吊基础位置需设在基础底板部位,根据基础承台、桩位布置情况及挖土标高,确定在基础23~29轴/D~F轴基础底板中间作为塔吊基础位置,该部位土方开挖深度约2.5M,最小桩位间距9M,土方开挖基本不会影响桩位偏移,塔吊基础(6M×6M)标高同基础底板标高,底板厚600MM,同基础底板混凝土整浇,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预留,待基础钢筋施工时进行搭接。(附塔吊基础平面布置图)
六、支护结构施工
1、水泥搅拌桩施工(详见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2、喷锚网支护结构的施工工序、工艺及现场管理
(1)在土方开挖后,按设计要求的放坡角度修坡,去除表面松土并修整平直后进行第一次喷射砼(初喷)。初喷厚度应不大于30mm,在初喷之前埋设控制喷射砼厚度的标记。
(2)土钉锚管接GBJ-86-85规范的要求精心施工。土钉成梅花形布置,成孔直径为110MM,洛阳铲成孔,钢筋采用Φ20,对中支架采用φ6.5钢筋加工,间距不大于2M,如洛阳铲成孔不便则改用φ48×3.0钢管,成梅花形布置,在钢管周边每隔0.3m呈120度开设3个孔作为出浆孔,在锚管端头(入土端)做8-9mm直径的扩大头,由于入土长度不深,管道处土质较好,锚管采用大小头镦头机具人工打入。
锚孔注浆时内掺1.5%水泥用量的三乙醇胺早强剂,注浆配比为水泥:砂:水=1:0.2:0.5,随搅随用,每次拌浆液在初凝前用完,用不完的不能再用,防止结块。锚管注浆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一般土层应>0.5MPa。
(3)锚杆位设置加强骨架钢筋,本工程采用2Φ12通长加强筋与土钉上下侧焊接,土钉端口设置2Φ20L=100MM短段锁定筋与土钉上下端焊接,后铺设Φ6@200×200钢筋网,钢筋网用人绑扎,上下两层钢筋连接用焊接。再进行喷射第二层砼,使整个喷射砼厚度达到100mm。为了使上下层喷射砼更好的连接,下部面层喷成45度斜面。喷射砼终凝2小时后开始浇水养护3—7天。
(4)在喷锚网支护平面坡顶设置5个位移、沉降监测点。在土方开挖地段,每天监测一次,喷锚网支护及土方施工后且稳定时,每3—5天监测一次,底板砼浇捣完后,每星期监测一次。每天根据监测情况指导土方开挖及喷锚施工,使基坑变形控制在安全状态。一般认为,每天位移量增值小于3mm,且支护结构顶部位移量累积不超过40mm,为安全状态。在基坑西侧住宅也设置观测点,以保障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