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白居易《杜陵叟》

诗中控诉“长吏”时,有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为什么?这样转换有何作用

作者由第三人称客观描绘改为第一人称控诉,感情色彩有何不同?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写诗人难抑愤怒之情,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用“杜陵叟”的口气,痛斥了那些为自己升官而不顾百姓死活的“长吏”。“明知”农民受灾却偏偏“不申破”,甚至还美化现实以博皇帝的高兴,这样的“长吏”在封建时代是具有相当典型意义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06
问题:诗中控诉“长吏”时,有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为什么?这样转换有何作用?
答;1、诗中控诉“长吏”时,有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为什么?由于诗人对“农夫之困”感同身受,所以当写到“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激情,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用“杜陵叟”的口气,痛斥了那些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而不顾农民死活的“长吏”。
2、这样转换有何作用?
诗人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敢于如此激烈地为人民鸣不平,塑造的这个“我”的形象,以高度概括地反映了千百万农民的悲惨处境和反抗精神,从而闪耀着永不熄灭的艺术火花,至今仍有不可低估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