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是多少划分为沉积岩薄层状构造、中厚层状构造?

如题所述

厚度1~10cm划分为沉积岩薄层状构造、10~50cm划分为中厚层状构造。

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物理条件下所形成的沉积单位叫做层; 层与层间常代表一个沉积条件的突变面,或代表一个侵蚀面。一个层的顶面或底面叫做层面。层面可以是平的,也可以是波状起伏。有的层很厚,有的层很薄,层厚可以反映在单位地质时间内沉积的速度。

根据层厚可以分为:块状( 层厚>100 cm)、厚层(50~ 100 cm)、中厚层(10~50 cm)、薄层(1~10cm)、微层(页片层,0.1~Icm)等类型。在一套岩层中层的厚薄变化可以反映沉积环境的变化频率。

扩展资料

沉积岩的成因

风化的岩石颗粒,经大气、水流、冰川的搬运作用,到一定地点沉积下来,受到高压的成岩作用,逐渐形成岩石。沉积岩保留了许多地球的历史信息,包括有古代动植物化石,沉积岩的层理有地球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

沉积岩的物质来源主要有几个渠道,风化作用是一个主要渠道。此外,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的火山物质也是沉积物质的来源之一;植物和动物有机质在沉积岩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沉积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沉积岩的构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06
层理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根据沉积岩的层理特征,不仅可确定沉积介质的性质和能量状况,而且还可判断沉积环境,有的层理可以确定水(风)的运动方向、确定地层顶底.有助于对比和划分地层.1.基本术语为了便于对层理进行描述和研究,首先要了解层理的基本术语.(1)细层细层是层理的最基本、最小的组成单位、厚度很小,常
第2个回答  2013-01-03
极薄层:<1cm
薄层:1-10cm
中厚层:10-30cm
厚层:30-100cm
巨厚层:>100cm
第3个回答  2017-08-27
层系上下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层系厚度,按层系厚度把层理分为:小型层理:层系厚度<3cm;中型层理:层系厚度3—10cm;大型层理:层系厚度10—100cm和巨型层理(或称块状层理)层系厚度大于100cm。层系的厚度与水动力的强弱、物质供应丰度、沉积条件的稳定性等有关。按层系界面形态可分为板状层系、楔状层系、槽状层系等。
交错层理可根据层系厚度分为:小型(层系厚度<3cm)、中型(层系厚度3—10cm)、大型(层系厚度10—100cm)、巨型(层系厚度>100cm)交错层理等。它主要由水动力强弱决定。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8-27
层理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根据沉积岩的层理特征,不仅可确定沉积介质的性质和能量状况,而且还可判断沉积环境,有的层理可以确定水(风)的运动方向、确定地层顶底。有助于对比和划分地层。
1. 基本术语 为了便于对层理进行描述和研究,首先要了解层理的基本术语。
(1)细层 细层是层理的最基本、最小的组成单位、厚度很小,常<1mm,最厚几毫米至几厘米,细层厚度与水动力强度和物质供应丰度有关。
(2)层系 层系是由一组在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上都相似的同类型的细层组成的。层系上下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层系厚度,按层系厚度把层理分为:小型层理:层系厚度<3cm;中型层理:层系厚度3—10cm;大型层理:层系厚度10—100cm和巨型层理(或称块状层理)层系厚度大于100cm。层系的厚度与水动力的强弱、物质供应丰度、沉积条件的稳定性等有关。按层系界面形态可分为板状层系、楔状层系、槽状层系等。
(3)层系组 层系组是由若干个同类型的层系组成,同一层系组中的各层系是在沉积环境和水动力状态基本相似的环境中细层的。
(4)层或岩层 层或岩层是组成沉积地层的基本单位,由成分上基本均匀一致的岩石组成。一个层可包括一个或几个层系或层系组。层的厚度变化很大。按厚度可把层分为:块状层(>100cm);厚层(100—50cm);中厚层(50—10cm);薄层(10—1cm);页片层(1—0.1cm);显微层(<0.1cm)。岩层的厚度与水动力强度有关,与单位时间内堆积的速度有关。
2.主要的岩层类型
(1)水平层理 水平层理主要见于细粒岩石(泥岩、细粉砂岩、泥晶灰岩)中,系由平直、彼此与平面平行的细层所组成的层理。细层可连续或不连续,厚度0.1—1mm左右。可因物质成分,有机质含量或颜色不同而显现出来。水平层理常出现在低能环境中(即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从悬浮物或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如河流的堤岸带,海或湖的较深水带,泻湖沼泽等环境。
(2)平行层理 主要见于砂岩中,外貌上与水平层理相似,但成因显然不同。平行层理是在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下,由平坦沙床的迁移而形成的,而非静水沉积在高流态中形成的平行层理,水流强度比形成大型交错层理还强,故常与大型交错层理,逆行沙波层理共生,沿层面有剥离线理构造。平行层理常见于急流或流态变化大的环境,如河床、海岸、湖岸等环境。
(3)波状层理 细层呈对称或不对称的波状起伏,但总的方向平行层面,前积层和后积层均保存了层理,称波状层理。其形成是由于波浪或潮汐的振荡运动,或单向水流的前进运动,常形成于水介质较浅地区,如海、湖浅水区、河漫滩区较常见,在海湾、泻湖地区也可见。其波状起伏的大小反映当时水动力条件的振荡程度。
(4)交错层理 交错层理是最常见的层理类型之一,在层内由一系列倾斜的细层与层面或层系界面相交,故又称斜层理。交错层理可以彼此呈重叠、交错、切割的方式组合。
交错层理可根据层系厚度分为:小型(层系厚度<3cm)、中型(层系厚度3—10cm)、大型(层系厚度10—100cm)、巨型(层系厚度>100cm)交错层理等。它主要由水动力强弱决定。
大多数交错层理是在非粘性沉积物表面上,由流水或风的流动产生的沙床形体迁移而成的。根据层系或上下层面的关系不同,常可明显的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1)板状交错层理 层系上下界面平直,呈板状,且厚度较稳定的交错层理,但层系的厚度范围大,可从几厘米到几十米,多数小于一米。斜细层倾向与流水方向一致,其倾角大小与介质性质有关,如浅海沉积物斜细层倾角常<20°,河流的为20°--30°,风成的可达40°以上,故用斜细层倾角大小可确定介质性质和流向。
2)楔状交错层理 层系之间的上下界面为平面,但不互相平行,层系厚度变化明显呈楔状,彼此相切割,细层的倾向和倾角变化不定,常见于三角洲、河流心滩及海、湖浅水地带。
3)槽状交错层理 层系底界为弧形侵蚀面,层系呈槽形,互相相切,细层与之一致也呈槽形。槽可对称,或不对称,槽的宽度从几厘米到三十米以上;槽深(层系厚度)从数厘米到十多米,槽的宽深比趋向于固定值,槽的长轴倾向与流水方向一致。
除以上基本类型外,还可有人字形、冲洗,丘状等交错层理,B—C层系及逆行沙波层理等。
在不同性质介质的环境中可形成不同类型的交错层理,故反过来可用典型的交错层理恢复沉积环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