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体育与人生吧

如题所述

体育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体育不仅是健体的工具,对于提高人的智商和情商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强健活跃的身体对培养强健活跃的头脑至关重要。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发展自我意识,学会管理情绪和与他人交往,从而塑造健全人格。同时,规律性的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在健康长寿和疾病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健康长寿 疾病治疗 体育 人生

一、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体育不仅是健体的工具,对于提高人的智商和情商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强健活跃的身体对培养强健活跃的头脑至关重要。因此,体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以往人们看到的只是体育运动的健体作用,忽略了体育运动对人的智商和情商的双重培养功能。我国学校体育也在传统观念影响下,或过分强调生物学指标,使体育教学带有过多的强制性,忽略或压抑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或过分强调“快乐”教学,忽视或减弱对学生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和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由此,人们不仅应看到体育锻炼在强身健体中的作用,还应该看到体育运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强健活跃的身体对培养强健活跃的头脑至关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体育锻炼提高智力的机制:每次肌肉收缩或放松,都释放一种叫IGF—1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经血液流通传送,进入大脑。它发布指令,产生亲神经性因子BDNE,促使干细胞发育成完全的、功能齐全的神经细胞。BDNE含量越多的大脑,获取知识的能力就越强。同时,运动可以强化大脑“执行功能”。“执行功能”是比较高级的思维,包括决策、多任务处理和提前计划。研究还表明,有氧锻炼有助于心脏供给大脑和身体更多的血液。更多的血液意味着更多的氧气,拥有更多的氧气就会拥有更加健康的脑细胞。研究还发现,运动不仅可以缓解疲劳,还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因为人在运动时,大脑会分泌出内啡肽和脑啡肽,正是这种物质使人产生奇特的快感,愉悦的情绪。如果孩子能早早地养成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成年以后,他们更有可能成为活跃健康的人。

体育运动可使参与者提高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即自我意识,是情商的基础。体育运动是竞争性的活动,无论是个人单项运动还是多人集体项目,参与者运动水平的高低、素质修养的好坏、人格魅力的大小,都需要在竞争中通过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通过自己的喜怒乐哀,展示出人的独立、自主的本质内容,以个性优势获得社会价值。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中,参与者任何细小的情绪变化都可能导致巨大的影响,赢得比赛或以失败告终。久而久之,参与者就能学会了解自己情绪的变化以及情绪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发展自我意识,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体育运动可使参与者提高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即社会意识、是情商高的内在体现。目前,我国学校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渴望与同龄伙伴交流,但当他们在一起时又常会有矛盾和争吵出现,正是这种矛盾和争吵,使他们学会了实现自我和关心他人。体育运动恰恰可以有效加速这一过程。运动中不同学生的组合,各种形式的合作和对抗性的练习与竞赛,使他们学会相互了解和协作,体验着被助与助人的乐趣。一次次的经历,一次次的领悟,使他们的心胸越来越开阔,心中装的不只是个人,还有集体;关心的不只是自己,还有他人。因此,擅长体育活动的学生更善于为人处世,他们乐于奉献,极易融于社会。

体育运动可使参与者感染和提高影响别人情绪的能力,即关系管理,是情商高的外在表现。体育运动中参与者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在活动中相互接触、切磋、合作、对抗、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人际关系交流直接与广泛,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由于运动兴趣所致,比赛规则所限,赛事进程使然,参与者情绪时而高昂、热情;时而低沉、沮丧,每个人是以个性优势凝结在集体中鲜活的自我,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和影响着别人的情绪。

正是由于体育运动的上述特殊作用,它通过参与者自身的情感体验,提高智商和情商,培养了坦荡开放、光明磊落的道德主流;在表现、表演和竞技中,学会了表现美、创造美和鉴赏美。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发展着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着学生的社会意识,塑造着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

二、体育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

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与健康长寿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另一种观点认为生命的最高境界是静养,喜欢运动的动物几乎很少有长寿的(包括运动员)。这两种观点都貌似有理,其实他们都有失于狭隘、偏颇,只说对问题的一半,尤其是老年人,适度的、规律的运动才是健康长寿的最佳选择。

1998年的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路易斯·伊格纳罗对NO在心血管系统中奇特作用的发现,证明了规律运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路易斯·伊格纳罗的研究显示:NO能促使血管扩张并抑制血栓形成,使人体血液循环得到改善。NO的缺乏可能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而补充NO可预防与逆转此类病症状态。不健康饮食和久坐生活方式与NO缺乏密切相关,而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与NO产量及作用的明显增加有关。路易斯·伊格纳罗还是自己理论的积极实践者,他在3年里跑了10次马拉松,而且每天坚持体能运动2小时。几年下来,他不仅恢复了正常体重,而且各项健康指标均好于运动前。
美国密歇根医学院一项历时14年的跟踪调查,是路易斯·伊格纳罗理论的最好佐证。该调查始于1992年,选择了9611位50岁至60岁的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调查项目包括健康状况、喜好的运动方式、教育背景、家庭收入等,科学家每年对他们的情况进行跟踪研究。接受调查的人群分成3类:15.2%的人很少运动,平均每月散步不到一次,做家务当然不算运动的范畴;13%的人经常运动,并且运动的间隔和强度都很有规律;剩余的人被归为偶尔运动。14年后,他们当中有810人死亡。通过对年龄、性别、病史、健康状况、收入等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科学家得出结论:保持规律运动可以使人的死亡率降低38%,所以,美国权威的健康学家估计,美国的中老年有350万人很少运动,在未来的10年中大约有23万人死亡,而根据医学统计数据,人类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病在未来10年会夺去15万美国人的生命,由此可见,不运动或缺乏规律运动带来的危害之大。

密歇根医学院教授、上述健康调查的首席科学家凯罗琳·理查德森多次告诫人们,年过半百的人养成运动的习惯是健康长寿的保证。运动并不需要大量,但是要有规律,比如散步、每周跳舞3次或做一些园艺种植活动。就是肥胖的人,只要保持有规律的运动,同样可以延年益寿。不同观点认为,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与其运动还不如静坐修养。其实情况并非如此,适度的规律运动对心血管疾病及有心脏病史的人一样有益无害。凯罗琳·理查德森说:“我们通过长期研究、个案分析、跟踪调查发现,心血管病较重的患者,只要他们能够坚持规律运动,肯定可以降低死亡几率。因为规律运动是良性循环的开始,它可以减轻体重,降低血糖和血压并使心血管等疾病得到缓解。”正如路易斯·伊格纳罗所说:“真正的身体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来自如健康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这比任何医学发现更为重要。”

三、体育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美国生物科技网报道:被称为动物界“寿星”的海龟,心率最慢时每分钟不足10次,因而有寿至500岁者。猫的心跳每分钟高达240次,只消几年便垂垂老矣。这些现象提醒人们注意:心跳越快,间歇时间越短,越易发生劳损,心跳快慢和寿命长短密切相关。从事人类长寿研究的科学家提出:“通过锻炼身体减慢心率,是延长寿命的重要途径。一个正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脏博血量通常只有600—700毫升,每分钟平均心率80—100次;而优秀运动员的心脏搏血量可达1300—1400毫升,平均每分钟只跳动50—60次。这样,平时不运动的人,每小时心跳比正常运动者多1200次左右,一天要多跳28800次,一年则要多跳1051.2万次。不运动者心脏如此“疲于奔命”,必然会过早劳损。由此可知,每分钟的心率次数,是身体素质和估量寿命长短的重要依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04
体育对人生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体育可以锻炼身体,保持愉快的心情,让我们暂时忘却一定的压力,也可以保持充沛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