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2、如何正确理解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如何实现的?
4、为什么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为什么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何重大意义?

1、公有制主体地位如何体现?怎样认识改革以来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2、试述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
1.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
(2)改革开放以来,在改革和调整所有制结构的过程中,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有较快的发展。对此,要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是消除过去那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的必然结果。公有制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它们对社会资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并没有根本变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动摇。为了进一步消除过去所有制结构的不合理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3)我们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的程度为标准, 而是要看它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的程度,是否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既然多种所有制经济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就要允许、鼓励和促进其发展。

2.答:(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一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一种具体实现形式中可以容纳不同的所有制经济。

第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第三,股份制是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股份合作制是在我国经济改革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组织制度。它兼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为一体,实现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的有机结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2
1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含义

劳动者个人或者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依法在内地设立的独资企业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特点

以手工劳动为主,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

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的

规模大,技术水平先进,管理水平高

作用

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对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

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地位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经济)

政策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因此按劳分配并不承诺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同其所在企业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的)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形式:公有制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3)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等。

4全面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⑴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⑵为什么:这一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5.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社会主义不能离开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现代化当然也不能够离开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既是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保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那种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仅仅理解为经济建设,是很不全面的。实际上,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包括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建设。(十八大五位一体也可说明)
6(1)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根据这一规律,当上层建筑不适合基础的发展要求,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要对它进行改革。
(2)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治体制)既有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一面。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是:第一,党政不分,既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又影响党对大政方针的领导和自身的建设;第二,机构臃肿,层次重叠,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第三,干部制度不健全,在干部的选拔、考核、任免、奖惩上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能促使干部尽职尽责地为社会服务;第四,法制不完备,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存在;第五,权力过分集中,社会主义民主发扬不够充分,人民群众不能对政府各部门其成员进行有效监督,等等。
(3)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革除这些弊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行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代表和体现人民的意志与利益的。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第二,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并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因此,只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调动亿万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落后的状况。第三,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