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里面的定量和定性是什么意思 ?

在战略管理这一章中有这样一句话:目标是指具体的中期和短期定量目标。而目的则是指在相应期限内的定性期望。搞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定量和定性又是什么意思?前面几章也经常看到这两个词语一直都没弄懂到底是什么意思?请各位老师同学帮我解答一下。谢谢!

定性是指用文字语言进行相关描述 。定性管理是指从经济科学角度、管理科学角度对经济现象做高度抽象的定性描述所揭示的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决策分析、优化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方法。

定量是指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定量管理是指运用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科学方法对经济现象做量化分析,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归纳分析法、演绎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分析方法。

扩展资料:

定性管理的优点主要是:

1、它具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特点,基础性、直观性、通俗性强;

2、定性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无需经过复杂的考量和繁难的公式计算即可付诸实践,可以节约物质和时间成本,以便于抢占先机、先发制胜;

3、定性管理能够紧密结合实际,且由于其视域广阔,更有利于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随机应变,赢得主动权。

定性管理的缺点:主要是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往往比较笼统模糊而不易被精确认知、科学掌握,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扭曲多,难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和数字化时代的高标准、严要求。

定量管理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科学先进,富有时代感。定量管理所涉及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大多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兴起的运筹学、数量经济学、系统论提出的一些数学方法。

2、高度精确,具体可靠。定量管理由于其理论、原则和方法比较科学且可操作性强,其手段切实可行,能够解决定性管理所不能解决的高难度复杂问题。

定量管理的缺点主要有:

1、不能脱离定性分析而独立存在。定量化分析须以正确的定性研究为基础,离开对事物性质和本质的正确认识,再精细的管理方法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2、对无需量化的对象进行量化,显得多此一举。诚如一位管理学家所说:教授们用满满的三大黑板来证实一个直觉上显而易见的问题,近乎迂腐,大可不必。

3、对难以量化的对象无能为力,或因成本过高而得不偿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定性管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定量管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0

  任何人进行任何调查,都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都离不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管理学中的定性与定量也是进行分析的方法,广义来讲,定性调查研究在于确定性质,定量调查研究在于确定数量。

  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看,定性分析就是理论分析,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定量分析是实证分析,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方面,如果用定性分析,就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公平理论等有关激励的理论来分析;如果用定量分析,就做个实证调查,通过对数据的统计来分析激励的相关情况。


希望上述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5-11
结合你看的书以及实际工作中来进行解释就是:
1、定量目标
不论中期还是短期,目标肯定是需要量化的,是具体的数字,比如今年年底市场份额要达到60%,订单量50万,这都是具体的,可衡量、可检核。
2、定性期望
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确定这件事情的性质,比如年底市场份额达到60%,我们就可以成为行业第一,成为领军企业,这就是定性,确定做到这件事情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定性后,再分析要达到60%份额,我们应该如何做,比如增加多少销售人员、扩大多少业务渠道,以便确保完成。

定性与定量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第3个回答  2013-08-20
要弄清楚上述内容,有必要搞清楚如下定义及相互关系:
一、定性和定量:
1、定性--用文字语言进行相关描述 。
2、定量--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
二、什么是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
1、定性管理是指从经济科学角度、管理科学角度对经济现象做高度抽象的定性描述所揭示的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
   2、定量管理是指运用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科学方法对经济现象做量化分析,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
三、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常用的分析方法:
1、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决策分析、优化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方法。
2、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归纳分析法、演绎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分析方法。
四、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的关系:
1、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作为管理形态的两种不同方式,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各有其内在规定与内涵特点;又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相互渗透、相互贯通。
2、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都是管理科学化、最优化的必要途径,二者缺一不可。
3、定性管理是定量管理的基础、前提和先导,定量管理是定性管理的延伸、拓展和升华。
4、没有定性管理,定量管理就会失去目标、流于形式,就无真正意义的定量管理;没有定量管理,定性管理就会变得难以捉摸,不易确定。
必须把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使之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追问

谢谢你的回答。很详细!感恩有您!祝您快乐!

追答

谢谢!

第4个回答  2019-04-09

定性是指用文字语言进行相关描述 。定性管理是指从经济科学角度、管理科学角度对经济现象做高度抽象的定性描述所揭示的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决策分析、优化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方法。

定量是指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定量管理是指运用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科学方法对经济现象做量化分析,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归纳分析法、演绎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分析方法。

作为一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定性管理的优点主要是:

首先,它具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特点,基础性、直观性、通俗性强;

其次,定性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无需经过复杂的考量和繁难的公式计算即可付诸实践,可以节约物质和时间成本,以便于抢占先机、先发制胜;

第三,定性管理能够紧密结合实际,且由于其视域广阔,更有利于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随机应变,赢得主动权。

扩展资料

定量管理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科学先进,富有时代感。定量管理所涉及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大多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兴起的运筹学、数量经济学、系统论提出的一些数学方法。

2、高度精确,具体可靠。定量管理由于其理论、原则和方法比较科学且可操作性强,其手段切实可行,能够解决定性管理所不能解决的高难度复杂问题。

定量管理的缺点主要有:

1、不能脱离定性分析而独立存在。定量化分析须以正确的定性研究为基础,离开对事物性质和本质的正确认识,再精细的管理方法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2、对无需量化的对象进行量化,显得多此一举。诚如一位管理学家所说:教授们用满满的三大黑板来证实一个直觉上显而易见的问题,近乎迂腐,大可不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性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量管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