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字由来和演变

如题所述

【木】读作[Mù],像“一棵树”,最初表示“树木”。<甲骨文>的‘下3笔’表示“树根”;‘中1竖’表示“树干”,‘上3笔’则表示“树枝”。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
示例说明:
例句1:几根树干搭建成木架子。

解读1:“左右两组支腿”做了【木】下‘撇竖捺’,“并连支腿的横杆”成了【木】中“横”;整个木架结构就是【木】的体现。

例句2:人体结构由头颅、身躯和四肢组成。
解读2:站立时,“整个人”对应【木】中的‘竖线’;伸展时,“双臂”对应【木】上的‘一横’(分半),“双腿”对应【木】下的‘撇捺’。
例句3:绿色的蜥蜴有两只手、两只脚,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
解读3:“蜥蜴的两只手”对应【木】上的‘一横’(分半),“两只脚”对应【木】下的‘撇捺’,“头身尾”对应【木】中的‘竖线’。
例句4:3条支腿在底部,1根柱子起高度,顶上弯钩挂衣服。
解读4:“衣架的支腿”对应【木】的‘下3笔’(树根),“衣架的柱子”对应【木】的‘中1竖’(树干),“衣架的弯钩”则对应【木】的‘上3笔’(树枝)。“衣架的整体结构”就是一个【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2-20
甲骨文、金文像树干上部有开叉的树枝,下部是扎向地面的树根。造字本义:扎根于土地的树。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书淡去篆文的树枝形象。

以下不用管
我有一个特异功能( ・ิω・ิ),
就是我可以把我的眉毛摘下来,
( ・ิω・)ノิิ摘下,
( ・ิω・ิ)安上,
( ・ω・ิ)ノิิ又摘下,
( ・ิω・ิ)再安上,
╰ิิ( ・ω・)ノิิ2边都摘下,
╰( 0ω0)ノ哎呀!掉地上了,快帮我找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