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香韵·茶汤·喉韵等,鉴别普洱茶

如题所述

你这题目太大了,复杂的很,
日晒味/晒青味
形成原因:普洱茶为晒青绿茶,新制普洱茶生茶大都有晒青味/日晒味,成分不详,储存一段时间后会消失。

香气特征:描述不详尽,类似于晒被子的味道。

生青味
形成原因:杀青不足,因鲜叶内含物缺少必要的转化所致。
香气特征:青草味

粗青味
形成原因:老叶嫩杀所致,鲜叶过于粗老,杀青时间和温度掌握不到位
香气特征:浓郁的青草味

清香味
形成原因:杀青初期,随着叶温上升,顺势青叶醇大量挥发以及转变成反式青叶醇,加上一些高温下降解产生的简单脂肪族分子共同形成了清香的特征。
香气特征:清新淡然,和谐自然,很舒服!

毫香味
形成原因:普洱茶用料级别高时出现的香气,也可称作“嫩香”,“毫”简单的说就是普洱茶芽头上长得“嫩毛”。
香气特征:毫香属于普洱茶的综合味道,鲜爽、柔和为主

水闷味
形成原因:普洱茶加工过程中,如出现湿热、不透气、不通风时所致。常见用雨水叶或揉捻叶焖堆而不及时干燥所制!

香气特征:如炒青菜时,用锅盖焖过,就会产生此气味,类似“死菜味”。
柔和型
包含范围:玫瑰香、兰香
香味特征:此类香型以玫瑰香为代表,一些存放数年的生茶会出现此种香味,香气柔和不刺激,不愠不火,在普洱茶中独具特色,兰香则更显轻柔,低沉!

鲜爽型
包含范围:此类花香在普洱茶生茶中较为常见,如百合香、铃兰香等等!
香味特征:香味高扬清爽,鲜爽宜人,仿佛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恰到好处!

甜醇型
包含范围:茉莉香、栀子香
香味特征:香气浓郁纯正,醇甜厚重
普洱茶的花香多样性,正如茅台酒有清香、浓香、酱香之分,而甜醇型则是“酱香”了。
水果香
包含范围:苹果香、西瓜香、柠檬香、甜桃香或混杂水果香
香气特征:数种水果香气混合的普洱茶香味较为常见的,但是单一的水果香较难常见,可谓凤毛麟角,香气形成原因难以一言以蔽之!

梅子香
包含范围:梅子香、青梅香是陈年普洱容易出现的香味,算是普洱茶香型中的经典代表。
香气特征:鼻腔有清凉感,又略带酸味,闻之舒服通透

干果香
包含范围:苦杏仁香、松仁香、槟榔香等
香气特征:此类香气较为罕见,只出现在年份已久的生茶或部分熟茶之中

枣香
包含范围:这种香气嗅来如干枣,有些甜糖香有些木韵,一般是熟茶才具有的特征。枣香在普洱茶中是非常经典的风格。
香气特征:这种香型往往在原料比较粗老的普洱茶中容易出现,因为粗老叶的总体糖类含量更高,在发酵过程中也能生成更多的可溶性糖。当糖香达到一定水平,就能与木香等其它香气混合而表现出类似干枣的香气。

桂圆香
包含范围:这种香气嗅来如干桂圆,通常出现在级别较高一些的普洱茶(熟茶)中,具有桂圆香的普洱茶往往在加工过程中发酵程度较重,干燥温度较高。
香气特征:在普洱茶中桂圆香与枣香有类似之处,但往往不如枣香醇厚。

豆香
包含范围:板栗香、豆香此类香型又叫做“烘炒香”,顾名思义就是温度过高而造成的香气,对于普洱茶来说是不好的!
木香
木香,又叫木质香,常见与普洱熟茶,木香低沉温和是利于普洱茶的香气!

樟香
樟香有清樟香和浓樟香之分,常见于有一定年份的普洱生茶!樟香是普洱茶存放至后期所形成的香气,是利于普洱茶的香气,因此显得沉静自然厚重,但樟香并不完全是樟脑香,更多的是一种混合型的香气!

陈香/药香
陈香也是普洱茶后期转化当中的一种常见香气,生茶熟茶皆有。陈香更多的体现是陈味、木味、药香味的一种混合香气。也是利于普洱茶的香气!

参香
参香,简言之就是人参的香味,常见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存放过的熟茶。

菌子香
野菌香一般出现在普洱茶(生茶)中,是非常经典的香气,野菌香往往伴随着高级的品质,昔归古树茶便有此香气。
糖香
包含范围:蔗糖香、冰糖香
糖香在普洱茶中也较为常见,其中以冰糖香最为突出,它往往伴随着强劲的回甘,与凉爽的喉感,因此是茶叶品质优异的特征。还有如甘蔗香者,也自成风格。

糖香的构成一方面与蜜香甜香有一些重复之处,另一方面就是一些糖类本身的香气。可溶性糖在普洱茶中含量很高,一般占干物质的4-7%。

但此处所说糖香都是对普洱茶品质做出肯定判断的积极香型,并不包括以下将要描述的焦糖香。

焦糖香/巧克力香
形成原因:糖类物质受高温作用发生焦糖化反应,从而产生焦糖香气。(其中具有邻位取代基的吡嗪就有明显的巧克力香)焦糖香意味着茶叶经历过高温的烘或炒,导致茶叶活性下降,一些与后期转化密切相关的物质如残余酶等会被大量杀死,这就严重伤害了普洱茶该有的特色品质,所以从这种观点上来说,从长远来看,这种焦糖香的茶不适宜于长期存放。

烘青不适合于存放的观点,可参见邹家驹《烘掉的甘醇》(邹家驹着《漫话普洱茶》),在实验研究中,尚未见有系统的论证,但国家标准认可此种观点,限定了必须以云南大叶种晒青为原料。如今无论学术界还是市场中,都默认了这种观点。

蜜糖香/蜜香
蜜香在普洱生茶当中较为常见,很多茶区和茶种制成普洱茶之后都有明显的蜜香,蜜香常伴随花香存在。
霉味
因茶叶发霉而产生的不良气味,嗅来刺鼻,令人不悦。通常见于存放不当的茶,比如在温湿度过高环境下长时间存放而腐败变质的茶。

烟熏味
烟熏味并非茶之本味,乃是在加工或贮藏中受浸染而成。属于茶叶中常见的异味,对普洱茶品质没有积极影响。
因晒青毛茶制作的特点,在雨季时节时常需将茶移入室内干燥以避免雨淋,从而容易受到山区农家室内的烟熏浸染。因此夏秋茶更容易带有烟味。
烟焦味
烟焦味是普洱茶中常见的不良气味。其产生源于杀青温度过高,部分叶片被烧灼而得。因此烟焦味往往在加工很粗糙的普洱茶中才出现。
堆味
堆味是从形容“发酵渥堆”的上来的,就是描述一种类似混合酸、馊、霉、腥等不良感觉的发酵气味。
在新制熟茶中普遍存在,因为传统熟茶渥堆发酵工艺是一个长时间而且复杂的变化过程,数顿至数十吨茶叶堆放在一起发酵,不可能做到绝对均匀,因此部分发酵过度和不足的茶叶就会产生一些不良气味,而如何把这种不良气味在加工完成的时候降到最低,就很考验加工技术了。
如果没有发生严重的发酵不足或者是过度,那么根据堆味的浓度,通过长短不同时间的合理仓储,这些不友好的气味就能被自然分解散逸而展现出陈香。
茶汤颜色基本就是越老的茶颜色越深因为80%左右的茶黄素(TF)和茶红素(TR)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TB),再加上较高的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形成了普洱茶滋味浓厚、汤色红褐的基物质础。茶红素是汤色呈“红”的主要成分,在发酵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促使茶黄素氧化成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随着普洱茶陈期延长,发酵时间的增加,普洱茶中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逐渐增多,茶的汤色也就变得越来越红。而如果年份和颜色对不上号就有问题了。

喉韵这个属于比较难以描述的,因为各自口感有差别,基本是有没有回甘,有没有锁喉,锁喉就属于不好的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