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令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如题所述

各个朝代的尚书令职权是不一样的,秦汉的时候尚书令官职比较小,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办公厅主任;隋唐时尚书令职权大,是丞相;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总理。

尚书令职权变迁过程:

尚书令,官名。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文书和传达命令,汉沿置,职轻,而权重 。

1、尚书令设置初期

汉武帝时,为了削弱相权、巩固皇权,从而设内朝官,任用少府尚书处理天下章奏,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朝廷重臣秉其它职权者,可以“领尚书事”(即录尚书事)为名掌实权,例如西汉司马迁受腐刑后,担任”中书谒者令“,兼职尚书事。东汉尚书令则权职重大,为“三独坐”之一。

2、尚书令职权发展阶段

西汉成帝时,随着朝廷的政务越来越繁琐,尚书的权力日益庞大,开始实行分曹治事 ,始置五曹尚书; 各曹以尚书令为首,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执行一切政令的首脑。但由于是内朝职务,尚未完全脱离少府序列,品级不高。并且,东汉常以大将军、三公录尚书事,这样尚书令不得不受其制约。

隋唐时代,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宰相职。传统说法认为由于唐太宗在武德年间曾任尚书令,因此唐朝此后不设尚书令。郭子仪曾以设置尚书令违背了开元令式两次上表辞尚书令 。然而唐长孺却指出不设置尚书令早在隋朝就已成为惯例,仅有杨素曾任一年的尚书令 。五代后,尚书令为虚职,成为名义上的最高尚的官职。元代,尚书令时置时废,为相职。

扩展资料

尚书权力很大,但由于是内廷职务,尚未完全脱离少府序列,品级不高。朝廷重臣秉权者,以录尚书事为名。武帝用宦者,改置中书谒者令,西汉时的张安世、五鹿充宗等都担任过尚书令。汉武帝置四尚书,而尚书令当时还没有成为尚书台的长官。

《汉官名秩》记载的皇帝赏赐中,尚书郎、尚书丞赏赐钱比尚书令多,“大将军、三公,腊赐钱各三十万,牛肉二百斤,粳米二百斛。特侯十五万。卿十万。校尉五万。尚书丞、郎各万五千。千石、六百石各七千。侍御史、谒者、议郎、尚书令各五千。”

权限应该还是汉武帝时期中书谒者范围,只是中书令的谒者,负责宣读诏书  。成帝仍用士人。所掌为章奏文书,以为天子近臣,在西汉后期,职权渐重。东汉政务均归尚书台,其主官尚书令在制度上属于少府,秩仅千石,实际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事权。

魏晋南北朝时,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尚书令日益尊贵。事无大小,皆归尚书令。隋、唐以三省(中书、门下、尚书)长官为宰相,尚书令与中书令、侍中并为宰相。唐朝加强中书门下省地位后尚书令不常置 ,改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宋尚书令班次在太师之上,为亲王、使相兼官,无实职。元曾设尚书省,而未设尚书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尚书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13
尚书令,官名。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文书和传达命令,汉沿置,职权不大。
汉武帝时,为了削弱相权、巩固皇权,从而设内朝官,任用少府尚书处理天下章奏,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朝廷重臣秉其它职权者,可以“领尚书事”(即录尚书事)为名掌实权,例如西汉司马迁受腐刑后,担任”中书谒者令“,兼职尚书事。东汉尚书令则权职重大,为“三独坐”之一。
西汉成帝时,随着朝廷的政务越来越繁琐,尚书的权力日益庞大,开始实行分曹治事,始置五曹尚书;各曹以尚书令为首,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执行一切政令的首脑。但由于是内朝职务,尚未完全脱离少府序列,品级不高。并且,东汉常以大将军、三公录尚书事,这样尚书令不得不受其制约。
隋唐时代,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宰相职。传统说法认为由于唐太宗在武德年间曾任尚书令,因此唐朝此后不设尚书令 。郭子仪曾以设置尚书令违背了开元令式两次上表辞尚书令。然而唐长孺却指出不设置尚书令早在隋朝就已成为惯例,仅有杨素曾任一年的尚书令 。五代后,尚书令为虚职,成为名义上的最高尚的官职。元代,尚书令时置时废,为相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01
隋、唐以三省(中书、门下、
尚书)长官为宰相,尚书令与中书令、侍中并为宰相。
后不置,改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
宋尚书令班次在太师之上,为亲王、使相兼官
,无实职。
相当于现在的总理,部长级领导
第3个回答  2017-02-16
各个朝代的尚书令是不一样的
秦汉的时候尚书令官职比较小
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办公厅主任
隋唐时尚书令就大了
是丞相
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总理
第4个回答  2019-04-15
相当于书记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