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烦水库介绍

如题所述

其实就是汾河水库,其位于娄烦县杜交曲镇下石家庄村北,汾河水库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库区所占是以旧娄烦镇为中心的可耕地5万亩,大部分为水浇良田。移民涉及到5个乡镇,2万余人。
1958年兴建水库之前,国家水利部北京水利勘探设计院邀请前苏联专家古列耶夫、马索科夫来协助勘探选址。最初选址的南缘恰好是现今水库的北缘,水库整个北移至静乐县与娄烦县交界的山地间,刚好错开娄烦旧址。水库选址最忌渗漏过快,为了查验地质情况,当时在这片区域打了若干钻洞,由当地农民挑水灌注。其中几个挑水工合谋,灌进一桶,记为两桶,以多赚工钱。这一来却给专家造成渗漏过快的印象,于是重新选址,并确定将水库建在娄烦人的家园及最肥沃的田地之上。
据传,捣鬼的人还被判了刑。然而,却查不到姓字名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遭此重处。真相或者已经湮没。娄烦县文物旅游局局长李国成在他编著的《娄烦史话》一书中,隐讳地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娄烦人民付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和牺牲,给下游沿汾河两岸淤造了大量良田,灌溉了晋中、晋南地区数十县的150多万亩田园……”有的人则更直接,“娄烦的贫穷就是水库建设造成的。”
后来,经过省、市政府的大力投资,这里村民们的生活和交通条件都大有改善。
对人的影响或因掺杂种种情感而难以评价,但环境的变化却可明显感知。生活在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当年汾河水的浩荡。《隋书》载:大业四年,隋炀帝杨广置楼烦郡,起汾阳宫。汾阳宫旧址就位于娄烦旧城。杨广从洛阳入黄河,经汾河逆水而上,直抵娄烦,每次都是楼船千艘逆水北上。汾河河道也是当时物流的主渠道之一,娄烦是最大的码头之一,至今两侧仍有盐市崖、西集等村名留存。
1940年前后,汾河水携带的泥沙量便逐渐增多,甚至不能用于灌溉。汾河水库一坝横隔千里流水,本就趋逊的滔滔河水顿时去势。建成近半个世纪以来,设计总库容7.21亿立方米的汾河水库,已淤积泥沙3.72亿立方米,实际库容不到初建时的一半。而清淤是一道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难题。
1987年,汾河上游开始治理。然而,要恢复隋炀帝楼船逆水来的盛况,植树造林、清水复流可能远远不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