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起兵反清时是得到四方响应了吗

如题所述

吴三桂一开始起兵反清时是得到四方响应的。

由于吴三桂专制滇中十四年,在反叛之初,叛军乘锐连下贵州全省、湖南的衡州。福建靖南王、广东平南王二藩和吴三桂在各地的党羽如四川之郑蛟麟、谭弘、吴之茂,广西之罗森、孙延龄,陕西之王辅臣,河北之蔡禄等也先后揭起叛旗,纷纷响应。一时之间,形势对吴三桂非常有利。

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称为“周王”元年。其将吴应麒陷岳州,岳州之战爆发。康熙十五年(1676年),是双方军事形势发生重要转折的一年。由于兵兴三年,吴三桂深感兵力、财力严重不足,而吴三桂在各地的党羽也纷纷离心离德,各有图谋。

扩展资料:

反叛失败

反叛之初,在他看来,自己军队的战斗力远胜八旗,而揭起反满的旗帜,可以争取广大汉族士民的支持,就指挥才能而言,年轻的康熙皇帝又决非自己的对手。他以为自己稳操胜券,但是,实际情况恰与吴三桂的愿望相反。

一是吴三桂兵力虽然强盛,但却不具战略眼光。在其起兵之后,既没有“疾行渡江,全师北向”,设法以军事上的胜利去推动政治上的成功;

也没有“下金陵,扼长江,绝南北通道”或“出巴蜀,据汉中,塞崤函自固”,以建立巩固的后方,而是分兵湖南、江西、湖北,逐地争夺一些战略价值不高的城镇。贻误了战机,给了清政府以从容布置反击的时间。

其次,由于此时清兵入关已经三十年,民族矛盾早已下降为次要矛盾。吴三桂以反满相号召不过是刻舟求剑,脱离实际。而且,吴三桂降清以来的自我表演也太充分了。在民族矛盾最尖锐、民族斗争最激烈的时刻,他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矢忠新朝”,对各地抗清义军极尽镇压之能事,曾几何时,他却又要“共举大明之文物”了。

吴三桂的自我表演使人们看穿了他是一个见利忘义、口是心非、反覆无常的野心家,一些有气节的汉族知识分子对之更是嗤之以鼻,耻与为伍。因而吴三桂发出的“反清复明”的号召,在广大汉族士民中并未产生什么重要影响,虽然他代表汉族利益,但是广大汉族知识分子看透了他真面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三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2
可以这么说吧。当时反清复明的号召力还是很大的,他反清时,几乎有半个中国在响应,如果不是他后期想和清朝想划江而治,不再主动进攻,而给了清朝可乘之机的话,那么还真不好说鹿死谁手。不过后来他撕下反清复明的伪装,自己称帝,拥护他的人就越来越少,一败涂地。

1673年吴三桂起兵,短短三个多月,吴三贵已经轻取广西、湖南、四川三省,而且福建、江西、浙江、广东、陕西等省或地区相继反清,越过了河南、河北,直刺清朝的心脏北京,更远至长城以北,也燃起了反清的烽火.此次反清,发展之快,来势之猛,波及之广,规模之大,都是空前的.事实表明,这场动乱,已远远超出吴三桂个人与朝廷的利益斗争.从广义上来讲,它显示了汉民族同异族统治者的再次大较量.因为参加或响应吴三桂起兵的,无一例外,都是汉人,其主要成分或骨干,都是原明朝降将、李自成、张献忠、郑成功余部及南明余部.士兵也全是汉人,并吸收了当地百姓参加.他们有的跟吴三桂有联系,但大多数人跟其毫无关系,他们之所以参加起兵,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接受异族统治.事变后,清朝官方统计,"逆臣"共有二十六人,其中二十人是明朝降将,其余6人并未在明朝作官,甚至有2人是清初进士.又据统计,各省布政使以下文职,从贼官532人,就是说原明朝官员、汉人成了这次事变的主要参加者和组织者.清朝入关虽20多年,但人们对这个新主人始终存在猜忌,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当有一个有名望的人敢于率先行动,他们就会随之行动起来,而吴三桂,恰好扮演了这个角色.他凭着自己的实力和地位,振臂一呼,天下响应.吴三桂认识到了这一点,打出了复明讨清的旗号,这也是他敢起兵反清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吴三桂初叛时,四川巡抚罗森向康熙报告全川军心不稳,颇怀异志.康熙惟恐情况有变,派瑚里布等速进兵,还没等援军赶到四川,已经传来四川提督郑蛟麟与四川总兵谭弘合谋叛变的消息.而这两人,恰恰是明朝降将.

应该说,从清兵入关,到吴三桂反清,不到30年,从南明覆灭,也就10年,很多前明的遗老遗少都在,他们对明朝记忆犹新,怀有思念之情,尤其是一些与明朝共命运的人,怀念之情更深,更强烈,甚至心里仍希望恢复明室.一旦有机会,这些人会毫不犹豫得参加到反清复明的斗争中去.而普通的老百姓,出于汉族的自尊心,也不愿意接受清朝的统治,因此,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更有号召力,符合人们的普遍愿望.这是吴三桂起兵的时代背景,如果吴三桂能一直得到明朝士大夫的拥护,一直打着复明的旗号,占了大义上的优势.那么他的孙子最后也许就不会在昆明自尽了.

1673年,吴三桂自号周王,复明讨清.当时就有个儒生劝他应仍称明朝平西伯,宜应缟素待罪,以告天下,那么,忠臣义士谁不倾心于复明事业!而今义旗一举,便自视为"开国",建立新朝,这不是瓦解天下人之心吗?这样,天下人看清你志向不在复明,又有谁还能追随你呢?

1674年下半年,吴三桂请原明朝少卿李长祥,向他询问天下方略.李长祥说:"赶快改定大明名号,以收拢人心,立崇祯后裔,以鼓舞忠义."吴三桂把他的话向心腹方光琛和胡国柱征求意见,他们坚决反对,说:"当年项羽立义帝为帝,后来把他杀了,反而动了天下之兵,如今天下都在大王掌握之中,以后又置崇祯之后于何地呢?"说来说去就是要建立自己的一代王朝.与其以后把崇祯后裔杀了成了篡逆者,不如现在就不打明朝旗号,立自己的名号,这样才名正言顺.吴三桂在这方面始终无确定性意见,处于摇摆之中,方、胡二人是他的重要智囊,他们这么一说,直接影响了吴三桂,他也就无意更改名号,李长祥一看吴三桂不为他的话所动,感到心冷,离开了吴三桂.

吴三桂无意立明为正朔,在明朝士大夫中起了非常恶劣的消极影响,纷纷离他而去.吴三桂虽然失去了明朝士大夫的支持,但是军事优势仍在,他如果趁各地起兵的有利形势,在清朝一片惊慌,未做准备,兵力未集时,一鼓作气打过长江,北度黄河,则可收全胜之局.但是他在湖南却盘桓了4年,待到1676-1677年时,双方已陷入拉锯战,清军经过长时间准备,陆续开始反攻.,这时再想过江,已经非常困难了.况且吴三桂以一隅起兵,不能支撑长时间消耗战,所以到后来,越发吃不消.及至1678年吴三桂建立大周,年号昭武.想借此在军事不利的情况下来安抚民心,鼓舞士气,可惜这时人心已慢慢倒向清朝,军事上也越来越不利,明朝的士大夫也骂他是个野心勃勃的篡逆者,没人愿意真心投靠吴三桂,加之其心情郁闷,年老多病,即位后4个多月后死去,他的孙子吴世番即位,不久退出衡州城,向后方防守.1681年底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番服毒自杀,自此,这一场中原大规模的浩劫才告结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