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写的一篇情书

【生命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
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
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在
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
这里的【同一人事】是指什么?

知道的麻烦解答一下不胜感激!

原文:

“求你将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我念诵着雅歌来希望你,我的好人。

你的眼睛还没掉转来望我,只起了一个势,我早惊乱得同一只听到弹弓弦子响中的小雀了。我是这样怕与你灵魂接触,因为你太美丽了的缘故。

但这只小雀它愿意常常在弓弦响声下惊惊惶惶乱窜,从惊乱中它已找到更多的舒适快活了。

在青玉色的中天里,那些闪闪烁烁底星群,有你底眼睛存在:因你底眼睛也正是这样闪烁不定,且不要风吹。

出处:出自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

1929年沈从文被胡适先生聘请到上海当了老师。这样,沈从文就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也就是当上老师的第一节课上,他认识了他后来的结发妻子,张兆和。

1930年5月,胡适辞去了中国公学校长一职,胡适的离开,使沈从文不能在中国公学继续任教。在离开中国公学之前,沈从文希望自己对张兆和的追求有一个结果。与胡适会面之后的几天里,张兆和接连收到了沈从文寄来的情书。其中,沈从文7月12日写给她的信函竟长达六页。

至此,张兆和终于默许了沈从文对自己的追求,这一段在情书攻势中展开的师生恋在校园内成为美谈。1932年7月张兆和从上海中国公学毕业回到了苏州。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张兆和(1910年9月15日—2003年2月16日),女,安徽合肥人。

现代作家。沈从文先生之妻。1932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外语系。毕业后任中学教师,1949年就读于华北大学二部。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湖畔》、《从文家书》等。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师大二附中教师和《人民文学》编辑。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

1930年7月张兆和沈从文在胡适的办公室第一次见面,刚见面时,胡校长大夸沈从文是天才,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张兆和却不以为然,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恋来得默然,却是一发不可收拾,写给她的情书一封接一封,延绵不绝地表达着心中的倾慕。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它不仅在整体上与都市“现代文明”相对照,而且始终注目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乡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

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沈从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兆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沈从文 写给张兆和的情书
  “求你将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我念诵着
  雅歌来希望你,我的好人。

  你的眼睛还没掉转来望我,只起了一个势,我早惊乱得同一只听
  到弹弓弦子响中的小雀了。我是这样怕与你灵魂接触,因为你太美丽
  了的缘故。

  但这只小雀它愿意常常在弓弦响声下惊惊惶惶乱窜,从惊乱中它
  已找到更多的舒适快活了。

  在青玉色的中天里,那些闪闪烁烁底星群,有你底眼睛存在:因
  你底眼睛也正是这样闪烁不定,且不要风吹。

  在山谷中的溪涧里,那些清莹透明底出山泉,也有你底眼睛存在:
  你眼睛我记着比这水还清莹透明,流动不止。

  我侥幸又见到你一度微笑了,是在那晚风为散放的盆莲旁边。这
  笑里有清香,我一点都不奇怪,本来你笑时是有种比清香还能沁人心
  脾的东西!

  我见到你笑了,还找不出你的泪来。当我从一面篱笆前过身,见
  到那些嫩紫色牵牛花上负着的露珠,便想:倘若是她有什么不快事缠
  上了心,泪珠不是正同这露珠一样美丽,在凉月下会起虹彩吗?

  我是那么想着,最后便把那朵牵牛花上的露珠用舌子舔干了。

  怎么这人哪,不将我泪珠穿起?你必不会这样来怪我,我实在没
  有这种本领。我头发白的太多了,纵使我能,也找不到穿它的东西!

  病渴的人,每日里身上疼痛,心中悲哀,你当真愿意不愿给渴了
  的人一点甘露喝?

  这如像做好事的善人一样,可怜路人的渴涸,济以茶汤。恩惠将
  附在这路人心上,做好事的人将蒙福至于永远。

  我日里要做工,没有空闲。在夜里得了休息时,便沿着山涧去找
  你。我不怕虎狼,也不怕伸着两把钳子来吓我的蝎子,只想在月下见
  你一面。

  碰到许多打起小小火把夜游的萤火,问它,“朋友朋友,你曾见
  过一个人吗?”它说,“你找那个人是个什么样子呢?”

  我指那些闪闪烁烁的群星,“哪,这是眼睛。”

  我指那些飘忽白云,“哪,这是衣裳。”

  我要它静心去听那些涧泉和音,“哪,她声音同这一样。”

  我末了把刚从花园内摘来那朵粉红玫瑰在它眼前晃了一下,“哪,
  这是脸。”

  这些小东西,虽不知道什么叫做骄傲,还老老实实听我所说的话。
  但当我问它听清白没有,只把头摇了摇就想跑。

  “怎么,究竟见不见到呢?”——我赶着它追问。

  “我这灯笼照我自己全身还不够!先生,放我吧,不然,我会又
  要绊倒在那些不忠厚的蜘蛛设就的圈套里……虽然它也不能奈何我,
  但我不愿意同它麻烦。先生,你还是问别个吧,再扯着我会赶不上她
  们了”——它跑去了。

  我行步迟钝,不能同它们一起遍山遍野去找你——但凡是山上有
  月色流注到的地方我都到了,不见你底踪迹。

  回过头去,听那边山下有歌声飘扬过来,这歌声出于日光只能在
  墙外徘徊的狱中。我跑去为他们祝福:

  你那些强健无知的公绵羊啊!
  神给了你强健却吝了知识:
  每日和平守分地咀嚼主人给你们的窝窝头,
  疾病与忧愁永不凭附于身;
  你们是有福了——阿们!

  你那些懦弱无知的母绵羊啊!
  神给了你温柔却吝了知识:
  每日和平守分地咀嚼主人给你们的窝窝头,
  失望与忧愁永不凭附于身;
  你们也是有福了——阿们!

  世界之霉一时侵不到你们身上,
  你们但和平守分的生息在圈牢里:
  能证明你主人底恩惠——
  同时证明了你主人底富有;
  你们都是有福了——阿们!

  当我起身时,有两行眼泪挂在脸上。为别人流还是为自己流呢?
  我自己还要问他人。但这时除了中天那轮凉月外,没有能做证明的人。

  我要在你眼波中去洗我的手,摩到你的眼睛,太冷了。
  倘若你的眼睛真是这样冷,在你鉴照下,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
  一九二五年作

  作者介绍: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因此,沈从文的民族身份可以是此三个民族的任何一个,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第2个回答  2015-08-12
  【同一人事】是的“人”指的是张兆和,“事”指的是爱恋张兆和,两字应合在一起更好理解。【同一人事】用沈从文的原文来说就是“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同一人事】出自沈从文写的一篇情书【生命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湖南凤凰县人,苗族,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沈从文20年代起蜚声文坛,与诗人徐志摩、散文家周作人、杂文家鲁迅齐名。沈从文这个“顽固”的年轻作家,硬是凭着一股韧劲,经过近四年的努力,终于将张兆和追到了手,成为伉俪。写的情书也成就了很多佳话。

  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第3个回答  2015-08-14
“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很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写给他妻子张兆和的
第4个回答  2013-08-23
参考它的下文,同一人事中的人指“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事则为“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追问

哦!谢谢你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