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看看这种症状是什么肾炎!!!!

我是在5月16日开始有水肿,在此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感冒,还引起淋巴节,从16日早晨起来脸部有水肿,过了3-4天躯体发现水肿,但腿子没有水肿,而且还出现高血压。到医院做了尿常规,发现有潜血+++,蛋白++,其他正常,诊断为急性肾炎。开了五天消炎液体(先锋),吊完后做了尿常规和血常规,静脉穿刺:潜血+++,蛋白没了,其他正常,肾功肝功也正常。大夫开了N天药,然后检查潜血++,还说我的扁桃体有点发炎,开了点消炎药,一直到今天,潜血时而+++时而++大夫诊断为 隐匿性肾炎 ,令人很着急,我是一个酷爱篮球的的在校学生,特怕是慢性肾炎。请各位看看~~!!!!!!!

对就是隐匿性肾炎.这种肾炎没有大碍.

中西医结合治疗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40例

隐匿性单纯性血尿临床常见于肾小球性疾病,近年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40例,同时测定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脂、肾功能等,并检测治疗前后IgG、IgA、IgM,发现中西医治疗隐匿性单纯性血尿症是很好的有效方法,却能降低尿蛋白含量,缓解肾性水肿,改善肾功能,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治疗效果较好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病人均符合:(1)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和(或)持续性镜下血尿;(2)无任何临床症状;(3)肾小球性血尿显微镜检查畸形细胞>80%;(4)不伴蛋白尿或轻度蛋白尿(尿蛋白<50ml/L);(5)无高血压、水肿、肾功能减退;(6)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切排除急性感染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遗传性肾炎等疾病〔1〕。随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6~51岁,平均26.7岁;病程60天~11年,平均2年3月;其中持续性镜下血尿31例,反复发作肉眼血尿9例;经肾穿活检者8例,病理诊断IgA肾病6例,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1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性肾炎1例。中医辨证分型:阴虚火旺、毒热入血34例,气阴两虚、毒热入血6例。对照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8~62岁,平均28.5岁;病程50天~10年,平均2年1个月;持续性镜下血尿22例,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6例;经肾穿活检者2例,病理诊断为IgA肾病2例。中医辨证分型:阴虚火旺、毒热入血25例,气阴两虚、毒热入血3例。两组在病程、病情、性别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中医分型辨证施治:(1)阴虚火旺、毒热入血型,给予知柏地黄汤加水牛角、玳瑁、丹参、川芎、三七粉。(2)气阴两虚、毒热入血型,给予生脉饮合六味地黄汤加水牛角、玳瑁、丹参、川芎、三七粉。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治疗组加服阿莫西林胶囊,每次0.25~0.5g,每日3次,潘生丁每次25~50mg,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两组病例治疗开始后均每周做离心尿液镜检,治疗观察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

1.3 疗效观察 测定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血常规、血浆蛋白、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7年制定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完全缓解:离心尿镜检红细胞完全消失;显著疗效:离心尿镜检红细胞>3个/HP;有效:离心镜检红细胞少许,或较治疗前减少50%;无效:离心尿镜检红细胞减少不明显或反增加者。

1.5 统计学方法 治疗前后进行自身配对资料检验;中药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2组资料比较〔2〕。

1.6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略)

2 病案举例

,男,15岁,1998年11月9日初诊。患者3年前发现尿色偏红。尿常规:RBC(++++),PRO(+)。住院治疗,经肾穿活检诊断为IgA肾病,治疗3个月无明显效果。以后在多家医院间断采用西医或中医治疗3年,但血尿持续不退,尿检RBC(+)~(+++),PRO(-),遂来我院就诊。症见面色不华,手足心热,尿黄,咽充血明显,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尿常规:RBC(+++),BLD(+++),PRO(-);辨证为阴虚火旺,毒热入血。给予滋阴降火、清热解毒化瘀,知柏地黄汤加味:知母8g,黄柏5g,生地黄12g,牡丹皮6g,淮山药6g,泽泻8g,山茱萸6g,茯苓6g,水牛角20g,玳瑁8g,丹参12g,川芎6g,三七粉5g。水煎服,每日1剂,共14剂。阿莫西林胶囊0.25g/次,每日3次,潘生丁25mg/次,每日3次口服,共14天。1998年11月26日二诊,患者手足心热渐退,尿色仍黄,舌质已不红,咽充血消退,尿常规RBC(++),PRO(-),原方去川芎,三七粉改为3g,玳瑁改为6g,继服20剂,继续加服上述西药。1个月后尿常规RBC少许,原方及西药继续服至3个月,尿检红细胞完全消失。为巩固疗效,又继续服上述中药3个月,期间一度因扁桃体炎而见尿红细胞上升至(++),复加服阿莫西林每次0.25g,每日3次,潘生丁每次25mg,每日3次,10天后镜下血尿完全消失。6个月后改服知柏地黄丸,每次3g,每日3次,共1年。随访2年,尿常规正常。

3 讨论

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是一种多发病,女性有时多发于男性;其机制主要是免疫球蛋白复合物引起的肾小球损害,也可说是一种难治性的疾病,在临床上单纯地使用中医或单纯地使用西医治疗疗效均不甚理想。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相互取长补短。

关于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中医属“水肿”、“虚劳”、“腰痛”范畴,与肺、脾、肾脏腑功能的失调有关。其多发病有外邪诱因的侵袭,复由脾肾之气的亏损,久则伤及人体的肾气,以至脾肾不敛精,肾不固精,伤及血络,血瘀水停而出现临床种种表现。其病势缠绵,病情变化多端,故难以治愈。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从中得到以下几点疏浅的体会和认识。

3.1 继续传统理论,开拓新的知识 对于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的辨证论治,中医根据传统理论及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研究的结果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即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肺、脾、肾,其中以肾脏虚为主同时影响心脏、肝脏,以及阴阳气血俱虚,标实为许多诱发因素及病理产物,诸如风寒湿热病毒、瘀血和水毒等,治疗时以虚湿瘀为重点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治疗的效果仍不近人意,特别是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肾炎血尿症〔3〕因此,种病在临床上需要挖掘新的起点。从中医药学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对肾脏病的认识中,笔者着重注意到风邪的诱发因素。

3.2 现代中医药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生化指标的作用 通过中药治疗后,血中IgA、IgG均有明显提高,甘油三酯、胆固醇均有明显的降低,血肌酐、尿素氮也有改善和不同程度的降低,实践表明中医药具有明显的调节免疫的功能及改善生化指标的作用。现在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是科技社会必走之路。方中的某一种药物都是从病理机制或是药理功能相互协同作用,应具有抗感染、抗过敏的抗病毒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善肾脏灌流,以及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改善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力使肾小球基膜的损伤有所恢复从而降尿蛋白,改善肾的功能,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性〔4〕。由此证明本实验具有抗感染、抗血液凝固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进一步地加以开拓,再发掘新的论点。

单纯血尿临床常见的肾小球性疾病,有如下3种:隐匿性肾小球病、IgA肾病、薄膜性肾病。均属于中医学“溺血”范畴。笔者认为本病主要病因病机为肾水不足,肾火偏旺,又因外感毒邪内侵入血,导致血热妄行,下注膀胱。本病缠绵,易反复发作,病久阴损及阳,亦可导致气阴两虚,故将本病随证分为阴虚火旺、毒热入血和气阴两虚、毒热入血两型。前者用知柏地黄汤,后者用生脉饮合六味地黄汤,加入水牛角、玳瑁清热解毒凉血。又根据“阴虚血必滞”的理论,加入川芎、丹参、三七粉活血化瘀行滞,共同合成主方,不用任何止血药物而达到消除血尿的目的。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的主要病理类型是IgA肾病。有学者认为可控制感染,去除感染灶对减少IgA系膜区沉积和肾小球损害可能有益,根据其理论分析加用阿莫西林以控制感染,又加用潘生丁以改善微循环。通过现代药物研究结果及临床结果表明中药与西药相结合应用对于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能消除或降低尿蛋白,缓解水肿,改善肾功能,具有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的优点,对医学的发展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试验。中西药合用,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了消除血尿的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资料:http://www.39kf.com/cooperate/qk/ChineseandWestern/0602/2006-08-20-240550.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01
建议您到肾病科进行检查,
很多类型的肾脏疾病都表现为蛋白尿或潜血。建议您做尿沉渣检查,看是肾性血尿还是非肾性血尿。同时隐匿性肾炎的诊断暂时不要急于下定论,完善检查之后再确定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