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眼怎么治最快?

起了针眼了,已经两天了。难受死了一直流眼泪,还痒痒。怎么治能最快治好?

1.内治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未酿脓时,应退赤消肿,促其消散;脓已成者,应促其早溃或切并排脓,使其早愈。
(1)风热外袭:发病初起,眼睑患处红肿痒痛,扪及患处有麦粒样硬结,压痛明显,全身可无不适或伴有头痛、发热。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消肿散结。方药:金银花20g 连翘20g 荆芥穗10g 牛蒡子9g 芦根15g 桔梗9g 淡豆鼓9g 竹叶10g 黄芩10g。
(2)热毒上攻:胞睑皮肤红赤肿胀,灼热疼痛,硬结肿大明显,掀痛而拒按,或疮顶有黄白色脓头,伴有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治法;清热解毒,泻火消肿。方药:黄连6g 黄芩12g 大黄9g 栀子10g 连翘30g 当归10g 赤芍9g 石膏20g 木香6g 大白9g 薄荷9g 桔梗9g 甘草6g。
(3)脾胃伏热:针眼反复发作,无全身症状,但体质壮实。治法:清脾散热。方药:生石膏20g 振子9g 黄芩9g 陈皮10g 藿香12g 防风6g 升麻6g 薄荷15g 赤芍9g 桔梗9g 甘草6g。
(4)脾胃虚弱:针眼反复发作或发作时红肿不重,硬结较小。全身兼见面色萎黄,体倦乏力,纳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健脾益气,托里排脓。方药:党参15g 白术12g 云苓15g 当归9g 川芎9g 白芍9g 陈皮12g 金银花20g 连翘30g 白芷9g 桔梗9g 黄芪15g 皂角刺8g 甘草6g。
平素可选用六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以健脾益气,调理脾胃功能,免受外邪的侵袭,防止反复发作。
2.外治
(1)局部点眼:选用抗生素眼液,眼膏,常用0.25%氯霉素服液,或1%利福平服液,每2~4小时1次,夜间用红霉素眼膏涂眼。
(2)外敷法:未酿脓者,局部使用湿热敷,或用醋调如意金黄散外敷。(3)手术法:已成脓者,当切开排脓。若脓头在眼睑皮肤面者,切口应与睑缘平行,脓头位于脸内面者,切口应与睑绿垂直。脓多者应上引流条,每日换药,脓尽为止。
3.其他疗法
(1)针刺疗法;取攒竹、睛明、丝竹空、瞳子谬、阳白、鱼腰、四白、承泣、合谷、对缺,外关等穴,每次选用2~3穴,每日1次,手法用中刺激或重刺激。注意:眼部取穴应在小疖红肿区外。
(2)挑刺法:发病后,在背部肩胛骨下肺俞穴附近的皮肤表面,可找到1个或几个瘀血点,消毒后,用针挑破,挤出粘液或血水,一般2天即愈。
(3)耳尖放血法:在耳尖部消毒后,用三棱针刺破放血数滴,达到退赤消肿之作用。
(4)激光照射法。
得了针眼应注意些什么
针眼一病,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者起病后经5~7天的自然病程即愈。即使是反复发作,经久难消者,也没有什么不良后果。所以,有人说得了针眼不用管它,让它自己出脓。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得了针眼就应及时治疗。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如炎症加剧出现了脓头,千万不要自己用针挑或用手挤,这是因为眼睑的内眦静脉与面静脉、眼静脉互相交通,并与颅内海绵窦相通,如果用力挤压,含有大量细菌的脓性分泌物可通过血液进入海绵窦引起海绵窦血栓而危及生命。因此,临床上将眼睑划为面部“危险三角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假如脓肿自然溃破,也要请医生充分引流。因为脓肿引流不畅,可经久不愈,造成硬结长久不消,甚至造成眼睑外翻,不能闭合而影响外观。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种反复发作或多发性针眼,一只眼上可长2~3个或一年之内可反复发作4~5次,则应注意全身检查有无糖尿病、屈光不正、消化道疾病、妇女月经不调等。同时还需要加强身体锻炼,暂戒辣椒,葱等刺激性食物,并戒烟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5
针眼是指胞睑近睑缘部生小疖肿,局部红肿疼痛起硬结,易于溃脓的急性外障眼病,俗名偷针。相当于西医的麦粒肿。

针眼的诊断要点

1.起病急,初起胞睑微痒痛、红肿,于近睑缘处形成局限性硬结,形如麦粒,推之不移,按之疼痛。轻者数日内可自行消散,重者数日后形成脓肿,或伴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脓肿成熟穿破,流出脓液始愈。临床有内针眼与外针眼之分,病变位于胞睑边缘者称外针眼,位于胞睑内面、赤痛较重者称内针眼。

2.本病应与胞生痰核相鉴别。后者病程缓慢,胞睑起硬结,但无红无痛。本病若发于胞睑内面,脓点不溃破,吸收欠佳,可形成肉芽肿;遗留肿核时则称胞生痰核。

针眼的辨证分析

本病多因过食辛辣煎焯,以致脾胃积热,复因风热毒邪侵犯,结聚于胞睑而发。也有因风热毒邪上攻胞睑,灼烁津液酿脓。素体虚弱者,每因热毒蕴伏而反复发作。

本病病变部位在于胞睑,在脏属脾,为热证实证居多,也有虚中夹实者。实热证每因脾胃积热兼风热毒邪上犯,热毒上攻而见胞睑局部红肿疼痛起脓肿。虚中夹实证每见于脾胃虚弱,针眼反复发作,或脓肿难于溃破收口。本病治疗总的原则是祛风清热解毒。

针眼的辨证论治

风热外袭型【证见】 病初起,局部微红微痒微痛,或伴有发热头痛。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

【方药】

1.主方银翘散(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

处方: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荆芥10克,薄荷8克(后下),桔梗8克,竹叶8克,黄芩12克,蒲公英15克,白芷lO克,赤芍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丸(片、冲剂、液),口服或冲服,大蜜丸每次1丸,水泛丸每次5丸,片剂每次4片,冲剂每次1包或1块,合剂每次20毫升,每日2~3次。

(2)穿心莲片,每次5片,每日3次。

(3)野菊花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

热毒上攻型【证见】 胞睑局部红肿热痛加剧,形成脓肿但未溃破,兼口干欲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

【治法】 清热泻火解毒。

【方药】

1.主方仙方活命饮(陈自明《妇人良方》)加减

处方:金银花15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浙贝母15克,天花粉15克,赤芍15克,夏枯草lO克,黄芩10克,当归尾10克,甘草6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仙方活命片,口服,每次8片,每日1~2次,孕妇禁服。

(2)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每次2—3瓶,每日2次,小儿酌减。

(3)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每日1次。适用于眼症严重者。

脾胃伏热型【证见】 针眼反复发作,但诸症不重,口干,大便不爽。舌苔黄腻,脉滑。

【治法】 清解脾胃伏热。

【方药】

1.主方清脾散(傅仁宇《审视瑶函》)加减

处方:滑石15克,黄芩10克,赤芍15克,枳壳10克,陈皮6克,藿香10克,升麻6克,防风10克,茵陈12克,甘草6克。水煎服,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金菊五花茶冲剂,冲服,每次1包或1块,每日2~3次。

(2)王老吉凉茶冲剂,冲服,每次1包,每日1~2次。

(3)以上二型的中成药。

脾胃虚弱、时感外邪型【证见】 针眼反复发作或久不消退,纳呆神疲,面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托里解毒。

【方药】

1.主方托里消毒饮(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黄芪20克,皂角刺10克,金银花12克,甘草8克,桔梗10克,白芷10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党参15克,神曲12克。水煎服,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妇女经期发病者,多为血虚,宜酌加四物汤。

2.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合银翘解毒丸,口服,补中益气丸每次6克,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银翘汤(赖锦端验方)

处方: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蒲公英15克,茵陈15克,黄芩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浙贝母12克,赤芍15克,枳壳10克,甘草6克。水煎服,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若胞睑浮肿严重者,加荆芥10克,僵蚕10克。红肿痛甚,舌红苔黄或大便秘结者,去茵陈,加大黄lO克(后下)、玄明粉10克(冲)。口渴者,加天花粉15克。反复发作,属脾胃伏热者,去蒲公英,加藿香lO克,黄连8克;属脾胃虚弱者,去蒲公英,加党参15克、黄芪15克。

针眼的外治法

1.局部治疗

(1)初起未酿脓时,可用湿热敷,以助消散。

(2)用紫金锭或清火眼丸,调外障眼药水或其他消炎眼药水或冷开水,外涂患处皮肤;也可用如意金黄膏涂局部皮肤。注意:切勿将药物涂入眼内。

(3)取新鲜鸭跖草数段,除去叶用茎,洗净后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或火上烘烤,用手指挤压,将断端流出的药汁迅速涂于患处,注意勿涂入眼内,每日4~5次。

(4)用新鲜一点红、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野菊花等的1-2味,洗净捣烂,外敷患处皮肤,注意勿涂人眼内。

2.手术疗法 已成脓时,应切开排脓。当脓头位于胞睑皮肤面时,切口应与睑弦平行;脓头位于睑内面时,切口应与睑弦垂直。必须注意:如患处脓成,切忌挤压。若由此引起胞睑漫肿,紫胀剧痛,或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证严重,乃病情恶化,则按眼丹处理。

针眼的其他疗法

1.针眼的针灸治疗

(1)针刺疗法:早期证属风热外袭者,取攒竹、鱼腰、太阳、丝竹空、行间;证属脾胃积热者,取承泣、四白、合谷、三阴交;兼恶寒发热者,加外关;头痛者,加风池。手法用中刺激或强刺激。

(2)三棱针放血:耳尖穴消毒后,用手指在该处反复揉捏至充血,用三棱针迅速刺进1分深后快速退出,挤出少量血。也可于曲池穴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2—3毫米,压出2~4滴血。操作时针刺穴位均须严格消毒,每日施行1次即可。

(3)耳针疗法:取眼、目1、目2、肝穴,强刺激,每日1次。也可埋针,取穴同前,并可于患侧耳部找敏感点,埋针后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l-3分钟。3日后复查,如针眼未消,可再做第二次治疗。

(4)挑治疗法:在背俞穴的肺俞与膏肓之间附近的皮肤面,找寻一个或数个压之不褪色的红点;若红点不明显,可轻刮之后再找。皮肤消毒后,将红点逐一直刺挑破,挤出粘液或血水。每日1次。

(5)磁疗:于针眼患处两侧皮肤面,安放一对250高斯左右的小圆磁片,以N、S极相吸引的位置安放,用胶布固定。两磁片之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吸在一起;也不能太远,以免磁场作用太小。

(6)无名指结扎法:于患眼侧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处,用棉线或橡皮筋结扎,松紧以手指皮肤不发生青紫为度。待眼部炎症完全消退后,方可解开结扎。

2.针眼的饮食疗法

(1)菊花龙井茶:菊花10克,龙井茶(或一般绿茶)3克,放茶杯内,冲入开水,加盖煽片刻,即可饮用。

(2)菊花粥:菊花15克,粳米50克,煮成粥后加入适量冰糖,即可食用。

3.针眼的预防调护
(1)平时应注意眼部卫生,增强体质,避免偏食,避免过劳。有屈光不正者,应及时矫治。

(2)患病时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煎焯之品,忌饮酒;还须保持大便通畅。

附 眼丹

眼丹是指胞睑红肿,掀痛严重,后期则化脓溃破,且常伴显著的全身反应,如恶寒、发热、头痛的一种眼病。病因由针眼或胞睑皮肤外伤感受风毒外邪,兼脾胃积热,内外合邪上攻胞险所致。与西医学之眼眶蜂窝组织炎相似。

证见上胞或下胞突然红肿赤痛,且发展到整个胞睑而不能睁眼,皮色红或紫红,痛而拒按,白睛高度水肿;伴寒热、头痛,全身不适。后期肿胀逐渐高限而酿脓,皮肤逐渐变薄而色转黄白,触之有波动感,溃破脓液排出后可自行收口而愈。若脓深而多,不易排尽,则可成漏,抑或迅速扩展而成疔疮走黄之险症。因病情急重,应尽早治疗。以防扩散。

证属风热外束兼脾胃热毒上攻,治疗宜用清热解毒祛风之法,方药参照针眼中的热毒上攻型,并酌情加重清热解毒药;中成药也可参照针眼用药。证情严重者,可用双黄连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3~3.6克,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每日1次。必要时全身应用抗菌素。眼丹的外治,可参照针眼的局部治疗方法。
第2个回答  2019-05-28
好!眼睛部位疾病情况小心谨慎注意点好。。正规的医院眼科医生根据疾病情况采取积极治疗措施看看。
第3个回答  2017-10-25
眼睛挖掉
第4个回答  2018-12-11
你好,由于麦粒肿早期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组织增生形成霰粒肿。现在建议你局部热敷可以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促使炎症吸收;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局部滴抗生素眼药水及涂抗生素眼药膏;局部炎症过重者,或者伴有附近淋巴结肿大者,可以口服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必要时静脉输液;如果炎症局限化脓,脓肿成熟后及时切开引流。核桃楸皮9g,大黄6g,水煎服。或者取鲜淡竹叶茎,去节,放在酒精灯上烧其中部,待其汁渗出,稍停片刻,涂于患处,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