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高人知道玉米酒(包谷酒)的制作方法?

偶朋友想做玉米酒,但是不晓得该怎么下手。麻烦哪位高人指点下下。

1选料

选择当年收获无发霉的黑玉米籽粒,尽量不用陈年的玉米,剔除杂质。酒曲用普通米酒曲(淀粉型)即可,但要求无霉变,无发黑,闻起来有菌香味,如古田酒曲。

2 浸泡、蒸煮

黑玉米籽粒皮厚,不易蒸煮,可用清水浸泡8小时~10小时后,清洗干净,上笼蒸至玉米籽粒破裂熟透为止。也可采用高压锅蒸煮,以减少蒸煮时间,但应控制好水分。一般以每公斤干籽粒出饭2.5公斤~3.0公斤为好,不宜太烂或太硬。

3前发酵

将蒸煮好的黑玉米摊开凉至室温,按饭:水=1:1备好足量的凉开水。每公斤干玉米需配比酒曲0.1公斤~0.15公斤,将玉米饭与酒曲充分拌和,放入预先清洗干净的酒坛中,加入凉开水。在20℃~25℃的室温下敞口发酵7天~10天,以利于发酵菌迅速繁殖,其间用搅拌杆充分搅拌2次~3次,然后将坛口密封,有条件者应采用导管排气的装置,继续发酵60天左右。发酵过程温度不宜过高,否则酒易变酸。

4 换桶

将酒用多层密纱布过滤,过滤液密封继续后发酵30天,同时沉淀多余的残渣。

5密封贮藏

利用倾斜过滤法取得上清酒液,用坛子装好密封,于阴凉干燥处贮藏,贮藏时间越久则酒质越香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5
与做酒酿一样,关键是掌握发酵的时间。
把上好玉米在水中浸泡半天,控干水之后放在笼上蒸熟,蒸熟的玉米摊开晾一下,将其打松。冷凉之后掺入一定比例的酒曲,和匀。把这些玉米装入一个广口的容器,铺平玉米饭,中间留一个圆洞。然后封口保温进行发酵,夏天顶多两日,冬季室温在18度的时候也许要3-4日。发酵的过程不能太长,太长之后玉米中的淀粉都转换为酒精了,这个酒酿就不甜了,由于酒精度高,人们说太凶了。整个过程的技术要领在于所有的容器要干净,绝油;酒曲的多少比例得当,发酵的时间正好,这时候出来的酒酿又甜又有酒的醇香。
第2个回答  2013-09-05
将玉米蒸熟,去买对应的腐蚀颗粒一起放入密封桶内进行腐蚀.等到玉米腐蚀以后.在用高温将它煮开.之后在装入桶内密封既可
第3个回答  2019-03-02
1,二锅头的名字由制作方法而来,将烧出来的头锅酒再蒸溜一遍,称为二锅,因为不同酒精含量的比重不同,在前边取的酒更加暴辣,剌激感强,称为二锅头;
二、花雕酒是在宋代时,绍兴家家酿酒。每户人家生了小孩,满月那天就选酒数坛,请人在酒坛上刻字彩绘,雕上花卉虫鸟、民间故事、戏剧人物、山水亭榭以兆吉祥。然后泥封窖藏。待孩子长大出嫁、娶亲,便将酒取出用以款待宾客。因酒坛外雕绘有各种民族风格的彩图,故取名“花雕酒”。虽然我没听说过他也叫雕花酒,但按照这个意思推理,你叫它雕花酒也无妨。花雕还有别的名字,那就是生女儿的美其名曰“女儿红”,生儿子的则称为“状元红”。
3、加饭酒是绍兴酒黄酒的一种,是在生产时改变了配料的比例,增加了糯米或糯米饭的投入量而得名。
4、“干”是英语直译,意思是没有甜味。
葡萄酒分干型、半干型、半甜及甜型四种。
干型糖度4克/100毫升以下;
半干糖度4克/100毫升以上;
半甜糖度12克/100毫升;
甜型糖度12~50克/100毫升
5、剑南春酒产于四川绵竹,而绵竹在唐代位于剑门关之南,故称剑南。剑南春酒脱胎于唐代的“剑南烧春”,以地命名。
6、“五粮”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
7、不是。乾隆年间,有位王姓酿酒师在成都东门外大佛寺侧,开办“福升全”酒坊,取用著名的薛涛井井水酿酒。道光年间,福升全在城内建立分店,以“福升全”的“全”字为首字,取名曰“全兴成”,酿出的酒由此得名。
8、实指。指的是亳州市古井镇三国古井,水质透明,富含矿物质。曹操煮酒论英雄,用的就是古井酒。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此酒为进贡宫廷之酒,故得名“古井贡酒”。
9、“郎”系泉名,产于四川古蔺县二郎滩镇,酿酒的水取自高山深谷中的清泉——郎泉,得名郎酒。
10、由产地而得名。西凤酒原产于陕西省的凤翔县一带,而以凤翔城西柳林镇所产最出名。自唐朝以来,凤翔一直是西府台所在地,故人们称之为“西府凤翔”。后称“西凤”。
再来两个问题:
11、可以这么说。酿造啤酒需要酵母菌等有益菌帮助,啤酒制成后进行高温杀菌灭活处理。经过灭活的可称为“熟啤酒”(这不是普及的称呼,使我们在酒厂的称呼)或直接叫啤酒,没经过这道工艺的就是“生啤酒”
12、有关。
鸡尾酒的名字始起于1879年的一家美国酒店。这个酒店卖一种叫“尔雷塞尔”的酒来庆祝独立战争结束,这种酒是由多种混合而成的,用一种漂亮的鸡尾羽毛来做装饰,客人渴酒时还可取下羽毛将酒调匀。于是人称为鸡尾酒。
我还有问题:看来楼主也是好酒之人,你最喜欢什么酒介绍来听听?
第4个回答  2013-11-28
这个啊,很简单的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