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如何出现的?

如题所述

当太阳从东边升起来的时候,地球上就有了光;当黑暗中的电灯打开时,屋子里就有了光;当生曰蛋糕上的蜡烛被点燃的时候,四周也会充满光;当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也常常会看到发光的现象。从我们身边发光的现象可以看出,光是由光源产生的,人类通过接受光源所发出的光,才能看清这个世界。不同光源产生光的途径也是不一样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热致发光,太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太阳就如一个燃烧的大火球,表面的温度约有6000开氏度,而内部的温度有1500万开氏度,因而发出耀眼的光。不过热致发光有一个特性,光的颜色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种是原子发光,不同的原子在不同的状态下发出的光也是不一样的。第三种是同步辐射发光,在发光的同时伴有非常大的能量。科学家们研究的原子炉发光就属于同步辐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1

光的产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热效应产生的光。太阳光就是很好的例子,因为周围环境比太阳温度低,为了达到热平衡,太阳会一直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能量,直到周围的温度和它一样。第二类是原子跃迁发光。荧光灯灯管内壁涂抹的荧光物质被电磁波能量激发而产生光。此外霓虹灯的原理也是一样。原子发光具有独自的特征谱线。科学家经常利用这个原理鉴别元素种类。第三类是物质内部带电粒子加速运动时所产生的光。譬如,同步加速器(synchrotron)工作时发出的同步辐射光,同时携带有强大的能量。另外,原子炉(核反应堆)发出的淡蓝色微光(切伦科夫辐射)也属于这种。光是辐射,是电磁波,是光子束,是能量,是质量(根据E=mc^2)。光源发出光,是因为光源中电子获得额外能量。

如果能量不足以使其跃迁(jump)到更外层的轨道,电子就会进行加速运动,并以波的形式释放能量;反之,电子跃迁。如果跃迁之后刚好填补了所在轨道的空位,从激发态到达稳定态,电子就不动了;反之,电子会再次跃迁回之前的轨道,并且以波的形式释放能量。简单地说,光是沿射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也不需要任何介质,因为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但是,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光受到介质的相互作用,其传播路径遇到光滑的物体会发生偏折,产生反射与折射的现象。另外,根据广义相对论,光在大质量物体附近传播时,由于受到该物体强引力场的影响,光的传播路径也会发生相应的偏折。

第2个回答  2018-01-11

光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而具体体呈现为什么性质是和频率有关系的。另外根据测不准原理,任何物质都具有玻粒二象性。电磁波在无线电波这个频段,主要体现为波动性,因此具体特性由电磁波理论来解释,相应的波产生就是偶极子振荡理论,这是用波动性的角度去分析的。而随着频率的升高,到了可见光频段。这时的电磁波(光)更多的时候体现出了粒子性,因此出现了光子一词,光的产生由能级跃迁理论来解释,这是由粒子性的角度去分析的。所以哪种更为本质一些呢。一个被激发的带电荷粒子跃迁到低能状态并发射一个光子,光就这样产生了光之所以有不同的颜色是因为波长不同,根据E=hv波长越长,能量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