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0

茶叶中的主要成分为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

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

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扩展资料:

历史溯源:

6000多年前,生活在浙江余姚田螺山一带的先民就开始植茶树,田螺山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

秦统一中国后,促进了四川和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种茶和饮茶才由四川逐渐向外传播。先流传至长江流域

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约成于汉朝)中,称之为“荼草”或“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9


茶叶(干茶)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是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色素、糖类、其它(芳香物质、水分、矿物质)等。

1、茶多酚

茶多酚这个家伙很有名,曾经谱写出著名的《命运交响曲》……

茶多酚是茶叶中30多种酚类物质的总称,在茶叶内含物中比例最高,易溶于水。茶叶的大部分品质就是取决于茶多酚的含量、比例以及其转化物的类型,它对茶叶的色香味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是考察一款茶叶非常重要的指标。

茶多酚主要由以下4类多酚物质构成,影响着茶的口感:

茶的浓度、刺激性、强度一般都随着茶多酚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大叶茶种的茶多酚含量要比小叶茶种的要多,所以普洱生普的的滋味要比绿茶来的更深更浓。

上次的帖子提到过茶多酚在普洱茶中,对刺激生津有一定作用,同时它也可以形成回甘,回甘的快慢和持久度则与这些多酚类物质的含量比例有关系。

茶多酚是抗氧化物质,受温度等因素影响很大,夏季茶种茶多酚的含量就要比春秋季要多,因此会更为苦涩。而茶叶中天生带有多酚氧化酶,对茶多酚有氧化作用。平时两者井水不犯河水,当茶叶破坏或者水分蒸发时,多酚氧化酶就会氧化茶多酚。茶叶的杀青,就是通过控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来作出不同种类的茶种的。

茶多酚类物质本身是浅色或近于白色的,但随着氧化程度的不同,会逐次形成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颜色物质,茶叶或茶汤的颜色也随之变深。这也是茶叶或茶汤(尤其是绿茶)放久之后,颜色会变深的原因之一。

正因为上面这两个原因,所以做绿茶的时候,一般要高温(200~220℃)杀青,用高温瞬间让多酚氧化酶失去活性,这样可以保留绿茶的颜色。而黄茶普洱茶乌龙茶,则会用更低的温度,红茶甚至直接跳过杀青环节,完全放开氧化酶去氧化!

茶多酚的氧化,产生一系列复杂的成分,其中就包含很多具有芳香性的酯类物质,这会让茶的滋味变得更加醇厚美妙而富于层次。习惯普洱茶红茶乌龙茶的朋友就会有更深的体会了。当然,氧化过头的话,反而会坏了茶的风味,使茶品劣化。

茶多酚可以抗氧化抗衰老,降低低密度胆固醇,抑制血管硬化、抗菌杀菌等,是茶叶的主要保健成分。

2、氨基酸

茶叶中的氨基酸有25种之多,极易溶于水,不少氨基酸有一定的香气(花香、蜜香等)和滋味(甜、香),是茶叶鲜爽口感的重要成分(当然也有部分氨基酸带着酸、腥的味道)。其中以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含量为高,其中茶氨酸几乎仅存于茶叶中,占茶叶氨基酸的50%以上。

在茶叶各部分中,嫩芽与嫩茎中氨基酸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而春茶的氨基酸的含量要比其他季节的茶要高。所以绿茶在众多茶种中鲜爽度列前茅,而春茶的鲜又更上一层!

另外,茶的高纬度、低气温低、弱光照会促进茶氨酸形成,所以高山茶比低海拔的茶氨基酸含量要高,这也是“高山云雾出好茶”的重要原因。

这里要重点表扬一下茶氨酸同学,它促进α脑波的形成,提高智力和记忆力,降血压有很好作用,美国医学院的研究还表明,茶氨酸甚至可以5倍提高人体预防疾病的抵抗力。

3、生物碱

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茶碱和可可碱,都能溶于水,其中主要是咖啡碱,呈苦涩味,与茶多酚、氨基酸一起是决定茶叶口感品质的三大主要成份。

咖啡碱跟氨基酸一样,喜欢往茶叶的嫩芽嫩茎跑;同时跟茶多酚相似,大叶茶种咖啡碱含量比小叶茶种多,夏天高温时也更容易积累。(突然感觉夏天有很多东西苦的哦,夏茶啦苦瓜啦,以及闷在没有空调不通风宿舍里的单身汪啦……)

咖啡碱和茶多酚是茶叶苦涩味的重要来源(多酚化合物、茶皂物也能形成苦),但是又有些不同。茶多酚具有收敛性和苦涩感,但他能促进回甘,而咖啡碱的苦那是真的苦,几乎转化不了回甘。但另一方面,咖啡碱跟儿黄素、茶黄素等物质结合,又可以提升茶顺滑鲜爽的感觉。

所以真的可以把咖啡碱理解成一个单身汪,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很苦,有了伴侣后就鲜爽起来了。

不过,以为茶叶里面就只有这些?那就错啦,茶叶还有好多东西呢。

比如还有咖啡碱,咖啡碱那是真的很苦......

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松弛动脉、促进血液循环,有利尿、强心和一定的解酒功效。

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以及三者所衍生的其他化合物,构成了茶汤滋味香气的重要组成,另外还有一些成分,也默默的对茶贡献着自己的作用。

4、芳香性物质

茶叶中芳香性物质含量少,但种类很多。主要分为:

低沸点物质:如叶绿醇,有强烈的青草气味,茶叶杀青不足时往往有青草味

高沸点物质:如茉莉酮、苯甲醇等,有良好花香,一般是加工过程中形成的

5、糖类物质

包括可溶性糖和不可溶性糖两部分,茶叶具有的甜香、焦糖香、冰糖香(喝普洱冰岛的朋友你懂的)、板栗香、糯米香这些就是糖类跟茶多酚氨基酸的等物质作用的结果。

其中重点提一下果胶,它藏在叶片和叶梗中,在加工过程中破坏茶叶细胞壁而使其溢出,并在冲泡过程中随着茶汤流出。它有一定的粘性,可以促进普洱茶红茶顺滑、粘稠、醇厚的口感,同时在陈化过程中也可以增加茶的滋味。

6.色素

主要分两大类:

随着茶叶的发酵、茶汤的氧化,茶叶茶汤的颜色是由绿到深变化的。

上面这些物质共同构成了茶叶茶汤的品质。一般来说,春茶中所有组分是最为协调的。


(作者/云云说茶)

关于更多茶叶成分、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美女茶艺师董董微号:dydy880(长按复制)交流学习。

第3个回答  2019-04-14
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1、有机酸茶叶中有机酸种类较多,含量约为干物质的3%左右。茶叶中的有机酸多为游离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等。在制茶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有棕榈酸、亚油酸、乙烯酸等。茶叶中的有机酸是香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现已发现茶叶香气成分中有机酸的种类达25种,有些有机酸本身虽无香气,但经氧化后转化为香气成分,如亚油酸等;有些有机酸是香气成分的良好吸附剂,如棕榈酸等。虽然茶叶中柠檬酸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可以促进体内钙的排泄和沉积,如长期大量摄入,有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2、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并不是一种物质,因此常称为多酚类,约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过去茶多酚又称作茶鞣质、茶单宁。茶多酚的功效主要有:能消除有害自由基、抗衰老、抗辐射、抑制癌细胞、抗菌
杀菌、抑制艾滋病病毒。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
3、氨基酸:分析表明,茶叶中至少含有25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8种,茶叶中就含有6种。氨基酸是构建生物机体的众多生物活性大分子之一,是构建细胞、修复组织的基础材料。
4、蛋白质: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量的20-30%,能溶于水直接被利用的蛋白质含量仅占1-2%,所以茶叶中蛋白质含量不是很高,这部分水溶性蛋白质是形成茶汤滋味的成分之一。蛋白质是维持机体的生长、组成、更新和修补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通过氧化作用为人体提供能量。需要说明的是,蛋白质遇到茶多酚,会产生很难溶解的鞣酸蛋白,对人体不利。
5、生物碱: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条碱。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约占2%~5%;其他含量甚微,所以茶叶中的生物碱含量常以测定咖啡碱的含量为代表。咖啡碱易溶于水,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物质。咖啡碱,具有兴奋大脑神经和促进心脏机能亢进的作用。过量饮(食)用,能扰乱胃液的正常分泌,影响食物消化,还能使人产生心慌、头晕、四肢乏力等症状,是导致“醉茶”的主要因素。茶叶中的咖啡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促进食物消化。但因此也可诱发胃溃疡甚至胃穿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2

茶叶的化学成分是由3.5—7.0% 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 

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包括磷、钾、硫、镁、锰、氟、铝、钙、钠、铁、铜、锌、硒等多种 茶叶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 

茶叶中含有20—30% 的叶蛋白,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5%左右。茶叶中含有1.5—4% 的游离氨基酸,种类达20多种,大多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茶叶中含有25—30% 的碳水化合物,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4%。茶叶中含有4—5%的脂质,也是人体必需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