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学校没有指定复试参考书目怎么办?

如题所述

考研是一门应试考查,如果找到专业课出题的源头参考书,自然事半功倍,胜券在握了。对于跨专业考生而言,尤其如此。
但是,不指定参考书,不意味着没有参考书。而找到这些“秘而不宣”的参考书,其实很简单。下面告诉大家可参考的几个规则:
01相信经典的力量
为什么要“拥抱”经典教材?
因为经典教材是对本学科知识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提出本学科的“真问题”,引导你去追问,去思考。经典教材可以“读厚”,因为有容乃大;也可以“读薄”,因为含英咀华、去粗取精。
就经典教材的选择而言,任何学科或专业中经过时间淘洗、实践筛选后剩下的所谓经典教材为数并不多(注意,是教材,不是原典),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02选择教材别抱门户之见
在选择经典教材时,千万不要以派别定亲疏。
仅就人文社科领域而言,中国各个大学之间并未形成观点、立场明确的“学派”,根本无需考虑流派的区别,尽情去看就好!
03导师“导”你的考研
就目标院校的导师研究方向而言,各个导师往往有自己的关注方向和研究领域,这些关注点有可能就是当年的出题点。
老师每年都会有各种演讲、研讨会,这些发言和会议的主题就成为每年考生寻寻觅觅的蛛丝马迹,有可能透露出当年考题的热点,这一点似乎屡试不爽。另外,目标院校导师近几年出版的书籍、发表的论文等,都需要适当关注。
04试题会说话
不指定参考书,那试题便是终极的参照!如果说,经典教材和导师写的书,是一纵一横的经纬网,那试题便是数据分析里的热力图,它会告诉你到底哪些内容是你需要牢牢记住的,哪些领域是从未被关注过的不毛之地。
但不建议主张大水漫灌式地看书,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所考查的范围和深度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们对书目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对历年试题的而深入的分析基础上,有的放矢,把时间花在真正能帮你产生分数的地方。
05善用方法找前辈
其实,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考上的师兄师姐取经。每年学校都会公布录取名单,拿着这些名单,想办法联系到他们,要资料,求经验,说几句好话,什么资料信息都要出来了!
但给大家一个建议,在问“前辈”之前先要有自己的思考,最忌讳这类让人啼笑皆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问题:师兄(师姐),我该怎么复习?
06热点别陷得太深
相对经典教材而言,专业期刊时效性较高。对学科热点、社会热点保持关注,即使对初试没有直接的帮助,在复试中也有可能考查到。到底要看哪几本?
对于本专业学生,这可能是不言自明的,但对跨专业考生则是旱鸭子下水,无所适从。建议考生一定要多看看前辈的经验贴子,多跟本专业考研的同学交流,多找几个研友问一下。
对学科热点、社会热点保持关注。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期刊、杂志、论文是个无底洞,目的仅在于开阔学科视野,千万不要陷得太深。
07别被网上书单唬住
正是有许多学校专业不指定参考书,网上便流传着形形色色的书单,问书目、晒书单也成为这些院系的考生一年年薪火相传的一个传统。
这些书单既为后来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同时也给考生造成一定的困扰,尤其是当这个书单过于庞大时,会给后来者以高山仰止、唯有叹息的沮丧感和挫败感。
08出题必然开放
题目开放的好处是不拘束、可拓展、有充分的缓冲或转换空间。
思考远远比阅读更重要。参考书,不是灵丹妙药;知识点,只是组织答案的材料;通过阅读和思考,形成学科思维、开拓学科视野,并借以更深入的理解自己和社会,才是最重要的。
所谓“功夫在书外”,建议清晰学校的考查范围和深度,然后努力让自己掌握的知识面超过考查面,让自己掌握的知识深度超过学校考查的深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6

  1、历年参考书目

  这些年来专业课考试的命题方向都趋近于开放性,所以有部分院校没有设定参考书目。不过也不要气馁,耐着性子好好翻阅目标专业近几年的大纲和参考书目,你可能会惊喜的发现,虽然有些学校的信息是好几年之前发布的,但是里面的内容却非常有参考价值,尤其是一些经典的书目一直都是每年的考点。因此在保证经典的前提下,引据论典,吸取之前参考书的有用之处,能大概推测出今年的复试范围。

  2、目标专业院校的上届学长学姐

  充分利用好各种人际关系来搜集信息,可以询问往年考上研究生的学长学姐。虽然是去年的参考资料,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面试的老师没有大的变动,一般复试的科目和题型不会发生太大变动,跟往年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3、导师本人的著作及其发表过的论文

  研究生不同于大学,他们主要是跟导师做项目。导师的研究方向必然是导师关注的内容,因此,如果导师出版过自己的书,或者发表过相关的论文,考生一定要研究透彻。从导师的书和论文中找到重点的方向,然后展开复习。但一定要注意,是拟报考专业的导师组组长的著作,不是任意一位老师的著作!

  4、专业领域内的权威著作

  要了解导师的情况,主要了解导师研究的一些侧重点,还有就是导师的学术主要成就。本专业的经典之作,一定要看。一般来说,每个教育硕士专业都会有几位大神人物,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有非常高的造诣,同时在本专业出版过一些权威书籍。对于这类书,可以说是必读的,它们往往包含权威的论点,见解也会比我们更加深刻透彻,尝试把这些著作搞明白,理解清楚,对于我们复试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其时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21考研 「人大金融专硕定向辅导」
、「央财金融专硕定向辅导」、「外经贸金融专硕定向辅导」、「金融专硕专业课一对一」、「集训畅学」系列备考课程。其时考研金融专硕辅导总结多年教学实践,打造了集教学、督导、模考、报考辅导和职业规划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挖掘学员的潜力,实现高分突破,帮助大批学员圆梦名校,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06
您可以访问专门的考研网站或论坛,直接查询资料或咨询问题。
您在百度的搜索引擎的关键字段框内,输入“考研网站或论坛”,然后点击“百度一下”,或点击回车键,即可浏览大量的考研的网站或论坛。
第3个回答  2020-01-06
1.《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四版
《有机化学》陆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年;第8版
2.《分析化学》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7版
3.《生物化学》余蓉 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年,第2版
《药学分子生物学》张景海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第5版
4.《物理化学》詹先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版
5.《药理学》朱依谆, 殷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