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300~450字的红楼梦读书笔记,要自己写的

如题所述

纯原创,自己写的。 第一次与黛玉邂逅 “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这个超逸脱俗的不凡才女,正是金陵十二钗之潇湘妃子——林黛玉。 “病如西子胜三分”的黛玉在雪芹笔下是“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这种美虽是“病态美”,但娇柔、超凡,与生俱来的灵气是别人所不及的。难怪凤姐儿第一眼见黛玉就叹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的确,黛玉的美是娇柔美,没有宝钗的富态;黛玉的美是素雅美,没有凤姐的豪放;黛玉的美是典致美,没有湘云的活跃;黛玉的美是忘俗美,没有元春的华贵。黛玉之美就如一股淡淡的幽香,冷冷的、悠悠的,让人好生怜爱。 可纵然黛玉承贾母所疼爱,受宝玉所亲近,然在大部分人眼中,颦丫头是小气、多疑、多愁善感的。故她病时除了紫鹃,连一个问的人都没有。偏偏雪芹塑造的宝钗是个典范的淑女,她的大方、宽容、稳重被人称道。可殊不知黛玉饱尝寄人篱下之苦,她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去。懂黛玉,便不禁有一阵寒意袭来,钻心彻骨。而黛玉更是反封建社会的压迫,与宝玉偷读《西厢记》;不要臭男人的东西;一张厉害的嘴直言不讳。但如此一个才华颖慧的旷世奇才,是否比城府颇深的宝钗更有引人之处呢?不然,她便成不了宝玉眼中神仙似的妹妹了。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遇上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段《枉凝眉》是宝黛二人悲惨爱情的真实写照。宝玉与黛玉同是生在末世,又同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叛逆者。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是一支绚烂燃烧这理想与青春的浪漫曲调;亦是充斥这悲凉凄惨的慷慨之音的痴情悲歌。从似曾相识的第一眼,两人便不可分离地结合了。黛玉会为宝玉作诗圆场,也会因关心而故意奚落;宝玉会为黛玉的葬花诗痴倒,也会因其体弱而愁断肠。这番般配,又情同意和的才子佳人竟因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与枷锁,有情人难成有请偶,真道可怜可叹。而这段催人垂泪的绝世爱情也因“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而升华到另一个艺术境界。 而黛玉之死,则各家各派自有不同理解。但无论是黛玉焚稿后悲凉离世,还是华美地投湖自尽,或是投井夭逝,或者系玉带归去,都将传出黛玉的千古绝唱:“但我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是啊,既已了却情缘,便也是足够了…… 第一次与黛玉邂逅,在太虚幻境之“孽海情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7
终于闲下心来,说说我的红楼梦,说说我的红楼情结。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么喜欢红楼梦,就像染上了毒品,戒都戒不掉。
“一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一双泪眼被曹雪琴刻画的入木三分。林黛玉的泪贯穿全书,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线索。从开始流泪就像吃饭一样到后来自己觉得渐渐少了,一步一步暗示着她自己要回天庭做回她的绛珠仙子,也预示着“贾王薛史”(家亡血史)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有人对黛玉的眼泪不以为然,认为那是软弱小心眼,心胸狭窄的表现,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曹雪芹大费周章,费了那么多笔墨塑造了这样一个传奇女子,这样一部创世巨作,仅仅想表达对其的批判吗?他可怜那个时代在家族阴影下的水做的骨肉凄惨的生活,所以为他们设置了那么多诗一样美丽的生活。可换个角度想黛玉又怎能不哭?少年丧父继而丧母,寄人篱下的滋味谁能体会?无意间又爱上了宝玉,破坏了王夫人薛姨妈两姐妹的金玉良缘的大好计划。而她自己又不像宝钗一样能伪装起心中的不满换取好人缘。“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死最终成了她的终结,也是她的再生。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天生病态,却仍引领了自己诗一样的生活。她知道给南飞的大燕子放下帘子留一个栖息之地,她知道教房中的鹦鹉吟诗学唱,一同分享生活的乐趣。她知道给飘零的落红葬入深土之中,为他们找到最好的归宿。一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不知动了多少人的心弦。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可怜同她一样在这世上孤苦无依的生灵。以一颗纯净的没有任何伪装的心,活出自己不一样却同样精彩的人生。
感谢曹雪芹,感谢他的红楼梦,带给我这么多的感动,这么多的红楼情结。
第2个回答  2013-09-07
近日读完《红楼梦》,才明白其妙处所在。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作者善于通过那些看来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艺术描写,揭示出它所蕴藏的不寻常的审美意义,甚至连一些不成文的,史无记载的社会习惯和细节,在红楼梦里都有具体生动的描绘.
《红楼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仅在国内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而且在国际上也受到许多国家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有法国评论家称赞说:"曹雪芹具有普鲁斯特敏锐的目光,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整个社会的自上而下各阶层的能力.”
第3个回答  2013-09-07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