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会计和商务会计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工业会计和商务会计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同。

工业会计为了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必须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等科目;而商务会计没有生产环节,不需要设置这些科目。

二、存货核算方法的不同。

工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在成本结转方法方面,工业会计在产品与产成品之间分配方法包括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约当产量法等,

库存商品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计划成本法、实际成本法。商务会计库存商品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售价金额核算法、实际成本法等。

三、资金运动(循环)方式不同。

工业企业的资金循环:货币资金—材料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增值了的货币);

商务企业的资金循环:货币资金——储备资金——货币资金(增值了的货币)。

扩展资料:

商业会计工作内容:

一、审核原始凭证

1、外来原始凭证。由业务经办人员在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时从外单位取得的凭证,如供应单位发货票、银行收款通知等。

2、自制原始凭证。单位自行制定并由有关部门或人员填制的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工资结算单、收款收据、销货发票、成本计算单等。

二、填制记账凭证

可以到月底把同类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记账凭证,也可随时发生随时填 . 但不要把时间顺序颠倒了。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三、复合

即就是审核账务有没有错误。

四、记账

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入账,小规模公司必备的账本: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总账、三栏明细账。

五、编制会计报表

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可直接根据有关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有些则需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需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2、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如“应付账款”,需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

3、根据总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借款”,需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明细科目中将在一年内到期限的长期借款部分分析计算填列。

4、务查登记簿记录。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某些资料,需要根据备查登记簿中的记录编制。

六、纳税申报

1、增值税:

销售或购进货物、提供加工或修理修配劳务是要缴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率为3%。

2、营业税:

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不同行业的营业税率不同。

3、地税:

还要交地税,就是在营业税的基础上,分别按7%征收的城建税(还有5%、1%,视城市大小而定)和3%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1%(或2%,也是各城市不同)。

4、所得税:

不论是工商业还是服务业,都要按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具体征收办法:按照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要求,逐项填写收入、成本、费用、支出,算出利润,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业会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工业会计和商务会计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同
  工业会计为了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必须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等科目;而商务会计没有生产环节,不需要设置这些科目。
  二、存货核算方法的不同
  工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在成本结转方法方面,工业会计在产品与产成品之间分配方法包括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约当产量法等,库存商品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计划成本法、实际成本法。商务会计库存商品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售价金额核算法、实际成本法等。
  三、资金运动(循环)方式不同
  工业企业的资金循环:货币资金—材料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增值了的货币);
  商务企业的资金循环:货币资金——储备资金——货币资金(增值了的货币)。
  四、商务会计核算与工业会计核算对比,商务会计相对比较简单
  (一)工业会计
  1、采购过程的核算
  购进材料时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帐款等)
  2、生产过程的核算
  (1)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要通过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账户核算。即:
  借:生产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制造费用等
  (2)生产某种产品完工后,要进行完工产品的结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3、销售过程的核算
  (1)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二)商务会计
  1、采购过程的核算
  购进商品时
  借:库存商品
  借: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帐款等)
  2、销售过程的核算
  (1)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第2个回答  2013-09-06
商业会计和工业会计没有本质区别。
相同点:二者都要购进货物,最后也都要销售货物,所以它们都要计算营业成本(或者说销售成本)。
区别:二者计算营业成本的复杂程度不同。
商业会计的实物流转过程简单,一进一出,加些仓储、整理、运输成本,就是营业成本。尽管简单,但商业企业也要进行成本核算,而且因其数量大,品种多,其成本核算的工作量有时并不比工业企业轻松多少。
工业企业的实物流转过程较为复杂。购进原材料以后要经过加工,产品完工后计算产品成本,再把已销商品的成本结转为营业成本。其复杂之处在于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之间的加工工序的复杂程度。假如一个企业的加工工序有很多(我审计的一个企业是汽配生产企业,它有14个工序),那么原材料在第1道工序投入,第一道工序发生一些加工费用,包括工资、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等,这些材料成本、加工费用平时只是记录、归集,累计起来。原材料在第1道工序加工完成后,作为本道工序的半成品(或制成品)转入下一道工序,作为下一工序的材料成本。待会计期末(一般是月末)的时候,第1道工序有加工完成的制成品和尚在加工过程中的在产品,就要把本月发生的材料成本、加工费用(统称为生产费用)在制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分配给制成品的成本(在逐步结转法下)就作为下一道工序的材料投入,再加上下一道工序的加工费用转入第3道工序………直到最后一道工序,加上前面各道工序的加工费用和材料费用就是该工序的本月生产费用,把它在该道工序的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分配,分配给产成品的成本就是入库产品成本。这就是工业企业比商业企业多出来的会计流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8-03
一、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同。

工业会计为了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必须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等科目;而商务会计没有生产环节,不需要设置这些科目。

二、存货核算方法的不同。

工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在成本结转方法方面,工业会计在产品与产成品之间分配方法包括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约当产量法等,

库存商品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计划成本法、实际成本法。商务会计库存商品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售价金额核算法、实际成本法等。

三、资金运动(循环)方式不同。

工业企业的资金循环:货币资金—材料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增值了的货币);

商务企业的资金循环:货币资金——储备资金——货币资金(增值了的货币)。
第4个回答  2013-09-06
商业会计与工业会计相比,少了产品生产成本的归集核算这一方面的内容,即通常所说的“成本计算”;还有个别科目的叫法可能不太一样。在其他方面,没有大的区别。也就是说只要会工业会计那商业会计就没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