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什么意思

谢谢啦.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

不矫揉造作,简单明了,精炼,就是介绍自己普通的一生和主要的工作,相当于个人总结,意思就是人生就是如此,一个过程。

司汤达(1783年1月23日~1842年3月23日)。原名马里-亨利·贝尔,“司汤达”是他的笔名,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著作为《阿尔芒斯》、《红与黑》(1830年)、《帕尔马修道院》(1839年)。

1783年1月23日,司汤达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少年时代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氛围中长大,崇敬拿破仑,并多次随拿破仑的大军征战欧洲。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后侨居米兰,同意大利爱国主义者有来往,后被驱逐出境,回到巴黎。他的主要作品大部分是在1831年后写成的。1842年3月23日逝世于巴黎。



扩展资料:

司汤达的人物影响:

司汤达是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家。司汤达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拥有很高的地位,不仅在于他创作上的成就,更在于他的创作思想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司汤达在19世纪20年代率先提出了文学的时代性问题,同时以其卓越的反映时代的杰作,在当时反对法国古典主义的文艺斗争中起了突出的作用,对于人们认识了解和研究那个时代也具有重要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7

英文:Helived,heloved,hewrote.

原文:Ilavécu,ilaécrit,ilaaimé.

中文:活过,爱过,写过。

司汤达(1783~1842)。原名马里-亨利·贝尔(Marie-HenriBeyle),“司汤达”(又译斯丹达尔)是他的笔名,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著作为《阿尔芒斯》、《红与黑》(1830年)、《帕尔马修道院》(1839年)。

他的一生不到六十年,并且在文学上的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文化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

扩展资料:

司汤达(1783~1842)。19世纪bai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原名du马里-亨利·贝尔(Marie-HenriBeyle),“司汤达”(又译斯丹达尔)是他的笔名。

1783年1月23日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1842年3月23日逝世于巴黎。他的一生不到六十年,并且在文学上的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文化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被誉为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代表著作为《阿尔芒斯》、《红与黑》(1830年)、《巴马修道院》(1839年)。

1842年3月22日傍晚司汤达在巴黎街上行走时突然患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于23日清晨2时去世。而当时他手头上还有好几部未完成的手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汤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9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

不矫揉造作,简单明了,精炼,就是介绍自己普通的一生和主要的工作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6-29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比较精炼:“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
很好理解啊。司汤达的本名叫亨利·贝尔。他本人虽出生于法国,可是他长期在米兰居住,写作,所以以米兰人自居。
第4个回答  2008-06-29
“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活过,写过,也爱过”
相当于个人总结,意思就是人生就是如此,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