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副词副词

中文中,有个虚词一说。虚词又分为好几种,其中有个副词。谁能说说什么是副词。(注意哦:不是英语中的副词。如果能把虚词中的其他词也说一说,也能算答案。)

副词,这一术语译自英语的adverb,即附于动词、形容词及其他副词的词类。语法工作者经过多年的辛勤研究认为,副词大致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副词都能做状语,除“很”、“极”还可作补语外,副词一般不能做其他成分。
  2·副词一般不能单独构成句子,只有一部副词在有上文的条件下(有的还需要有语气词的配合),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参见陆俭明《现代汉语虚词独用刍议》,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2)。例:"没有"、"也许"、"差不多"等。
  3·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副词在起关联作用时可以单用,如"打得赢就打";有时可以前后配合使用,如"又...又","也...也","不...不"、"非...不"、等;有时要和连词配合,如,"只有...才","只要...就",""即使也","如果...就","无论...都"等。副词在起关联作用时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变。
  依据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把副词同其他各类词区别开来。
  (一)副词与形容词的区别。
  (1)形容词可以以同样的意义做谓语,可以再加程度副词,有时还可做补语,副词不能。如:a·"事情的发生很偶然?quot;b·化这件事发生得太突然了。"a中的"偶然"不能换成"偶尔"。B中的"突然"不能换成"忽然"。可见,"偶尔"、"忽然"是副词,"偶然"、"突然"·是形容词。
  (2)形容词还可以以同样的意义修饰各词,副词不能。例:c·突然事件,d·必然结果。其中的"突然"不能换成"忽然","必然"不能换成“必定”或“必须”等。
  (3)“白、老、净、怪、偏、直、硬”等,虽然既可做谓语义可做定语,也可做状语,但它们做谓语或定语时同做状语时,不能保持意义上的一致,试比较:“白的墙”和“白跑一趟”,“黄瓜老了”和“他老跑北京”,“道路很直”和“眼皮直跳”。不难看出,每组词语中的两个“白”或两个“老”、“直”等,在意义上毫无联系,它们只是采用了同样的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而已,可见,放在动词和形容词前的“白、老、净、怪、偏、直、硬”等是副词。
  (二)副词和动词的区别。
  (1)副词只做状语,而能做状语的动词还能做谓语并且意义不变。如:“他连续工作了十小时”,其中的“连续”只做状语,而“继续”一词在“他们继续赶路”一句中做状语,在“你来继续我们的事业”一句中则做谓语(述语中心语),可见“继续”是动词。
  (2)“没有”和“没”比较特殊,它们在动词和形容词前是副词做状语,否定行为、性状的发生,如“没有去”、“没有红”,“没去”、“没红”;在名词前是动词,带宾语,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事物的领有,如“没有书”、“没书”。
  (三)副词与时间名词的区别。
  时间名词可以做主语,还可以同介词组合成介词短语(词组),如“从前是什么样子?”“在过去”、“从过去到现在”。副词绝对不能,不能说成“在从来”或“从曾经”。
  (四)副词与助动词(能愿动词)的区别。
  助动词一般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如“很能”、“很会”、“非常应该”、“太可以”;也可以肯定否定相叠来提问,如“会不会?”、“应该不应该?”;还可以作谓语,如“你愿意吗?”“这样做太应该了。”副词不具备这些特点,不能说“必须不必须”、“必定不必定”。
  (五)副词与连词的区别
  还有些副词与连词相似,如前述第五组例子中的“却/然而”,都表示转折的语义。但“然而”只能放在后一个分句前承接上文,却不能直接置于动词前做状语;“却”是副词,恰恰可以放在动词前的状语位置上。如:十年,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这是很短的时间,然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多少伟大的奇迹。
  其中的“然而”不能移至“在”字前作状语,如果改用 “却”,恰好应该放在“在”字前。
  (六)副词与代词的区别。
  前述第五组例子中的“这样,这么,这么样”等在句中经常做状语,起副词的作用,如:“大家都这么高兴,…”其中的“这么”即是从程度和性状上对“高兴”加以修饰。这时的“这么”代替的是副词,但它的代词性质并没有变,不能认为这时的代词已转变为副词了。
  关于副词的定义,也有很多表述:
  陈承泽先生认为“字之专以限制修饰象字或动字者为副字。”(《国文法草创》商务1982,第43页)
  陈望道先生认为“副词是标示陈述的气势、神志和体式量度的实词。”(《文法简论》上海教育1978第78页)
  丁声树先生认为副词是“通常修饰动词、助动词、次动词、形容词”的词。(《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1982,第7页)
  王力先生认为副词是“永远不能做句子的主要骨干,既不能做主语又不能做谓词”的词。(《中国现代语法》商务1978,第131页)
  朱德熙先生认为,副词是“只能充任状语的虚词”。(参见《语法讲义》)以上所列几位名家对副词的定义,是他们早期研究的成果,由于定义的出发点不同,有的侧重于副词的词汇意义,有的侧重于副词的语法功能,定义的方式和词句也便各异。吕叔湘先生在他的《中国文法要略》中则只讲副词的特点,干脆不予定义。近年来高校的汉语教材也有采取吕先生的策略的,比如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和张静先生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就是。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则综合前述的定义方法,兼顾词汇意义和句法功能两个方面,定义为:“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我们认为,这个定义是比较客观、全面的了。
  这里涉及到了副词内部的分类问题,究竟将副词分为多少个小类?
  《国文法草创》分为三类:(1)限制副词,(2)修饰 副词,(3)疑问副词。
  《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著)将副词分为六类:(1)时间副词(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不定时),(2)地位副词,(3)情态副词(客观的、主观的),(4)数量副词(关于次数、关于程度、关于范围),(5)否定副词,(6)疑问副词(问时间、问数量、问原因、问方法或情形、问反诘或反推)。
  《文法简论》分为两类:(1)限制副词、(2)修饰副词 《语法讲义》分为四类:(1)范围副词,(2)程度副词,(3)时间副词,(4)否定副词。
  《中国文法要略》分为七类:(1)方所副词,(2)时间副词,(3)动态动相副词,(4)程度副词,(5)判断副词,(6)否定副词,(7)一般副词。
  《中国现代语法》则分为八类:(1)程度副词 (下分绝对的和相对的两种),(2)范围副词 (下分指示主语的范围、指示谓语的范围、指示目的位的范围三种),(3)时间副词(下分着眼在事物是否完成、着眼在何时发生、着眼在时间长短、着眼在时间早晚、着眼在事情缓急、着眼在事情的重复和延续、着眼在事情的次序、着眼在事情常见或罕见),(4)方式副词,(5)否定副词,(6)可能或必要副词,(7)语气副词,(8)关系副词。
  张静主编《新编现代汉语》分为五类:(1)程度副词,(2)时间副词,(3)范围副词,(4)估量副词,(5)语气副词。
  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规代汉语》则分为六类:(1)表示程度的,(2)表示范围的,(3)表示时间、频率的,(4)表示肯定、否定的,(5)表示情态方式的,(6)表示语气的。
  副词小类的划分之所以有如此的差异,主要是副词在语义表达上的复杂性决定的。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副词内部需要分类,可是不容易分得干净利索,因为副词本来就是一个大杂烩。”(《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1979,第42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9
副词的意义和种类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顶、太、更、挺、极其、格外、分外、更加、越、越发、有点 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
  表示范围:都、全、总、总共、共、统统、仅仅、只、光、净、一概、一律、一齐、单、单单
  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马上、立刻、、渐渐、早晚、从来、终于、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往往、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
  表示处所:到处、处处、随处、四处
  表示肯定、否定:不、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曾
  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悄悄、连忙、赶紧、暗暗
  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幸而、幸亏、偏偏、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索性、简直、就、可、难怪、反倒、何尝、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