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从复旦投毒案看如何处理同学关系

如题所述

“复旦投毒案”固然只是极端的案例,但当今中国高校中,人际关系的复杂与微妙却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么缘何象牙塔里的人际关系会变得如此错综复杂?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同学关系?本文正尝试解答这两个问题。 析因——高校人际关系复杂的原因。 造成大学当中人际关系复杂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文化的冲突。大学里,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同时也把自己家乡的文化、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带到学校当中,这样学校就成为了一个“文化的大杂烩”。如果我们学生缺乏对异乡文化的理解和包容,不能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求同存异,那么,文化的差异成为人际冲突的根源之一。 其次是性格特点。当代高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的一个很普遍的特点就是:太过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她怎么可以这样?把我们对她的好当成理所当然,稍有欠周到就对你不顺!”类似这样的抱怨声不时从大学生口中发出。 第三是利益的冲突。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在小学五年级时,我们班主任跟全班同学说,你们真的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同学友谊,因为以后你会发现小学中学的友谊是最真最纯也最难能可贵的。当时听了只是记住了,但并没有放在心上。如今想想,深以为然。高中之后,大多数的同学关系不再纯洁与美好。从中作梗的便是——利益。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等等,使得多少人在利益面前昏了头?!“人不利己,天诛地灭”,舍生取义者在当今中国高校中,如同凤毛麟角。 第四是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高校中的人高智商(很可惜的是未必有高情商),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自然会参杂一些“计谋”,也就是更加有城府,更加有心计。本来“心计”只是一个中性词,但一旦与“不良用心”结合,后果就非常可怕。“复旦投毒案”中,林某在黄洋投毒后还可以为其做B超,还可以与其父亲同住一晚,神情自若! 在高校中,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变得越来越高智商化,许多矛盾也因此得不到解决而进一步恶化,最终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献策——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如何处理同学关系。 那么身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当中的大学生们该如何处理同学关系,在象牙塔里读过美好充实的大学时光呢?我认为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学会换位思考。当如同学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或许冲突只是因为各自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的不同,那么尝试包容这些差异,尊重他人的文化和习惯。这样,你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这便为良好的同学关系奠定了基础。 第二,自省。在发生矛盾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把目光投放到外界。其实在发生人际冲突时,最应该做的就是内观自我,不断反省。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不管事情是谁对谁错,作为当事人的你都要负责任。分析矛盾的原因,在矛盾过程中自己的行为表现等等,找出自己不对的地方,然后改正它。当你把注意力投放到自己身上,并想着不断完善自我的时候,他人的对与错已经不再重要了,你会变得更加包容与平和。 第三,加强交往,但要适度。良好的同学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的,而对彼此的了解又是从日常的交往中获得的。因此,同学间可以多交流,分享各自的兴趣爱好、个人情感、未来的计划等等,也可以一起出去聚餐、唱歌、运动等。相处多了,了解自然会加深,友谊也在这样的交往当中变得越来越深厚。但是,凡事都要有个度。要是交往过密,一是很容易使原本只是一丁点的缺点被无限放大从而影响原本友好的关系,二是很容易侵犯到别人的个人空间。亲近有度,方能维持良好的同学关系。 第四,学会大度和真心赞美。大学同学关系之所以会参杂利益,是大学里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优、奖学金等。学校设立这么多的评优制度本意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素质,万万没想到会成为同学间利益冲突的源头。我想说的是,不要太过看重名誉、物质等外在的事物,这些事物固然可以带给你一时的快乐与成就感,但人世间至真至纯的友谊才是永恒的、珍贵的。太过追求名利,会让人迷失自我。当我们看到同学获得他们应得的荣誉时,应该由衷地赞美,不要去妒忌。做人当如水,纯净,与世无争,这样便无能与之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