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怎么能多拿分?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我就是感觉读不出诗人(此人)的感情,有时读懂了也用不好词表达出自己的理解!用词不准确,怎么办? 高手帮帮啊 !谢谢!

解题技巧】总体要求 一、首先要看清诗歌标题,有些标题就显示或暗示了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思想感情;还要看看作者是谁,熟悉的可以通过他的其它诗来帮助读解。有的注释也不容忽视。 二、研读诗作,整体感知,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所抒之情。 不管题干有没有问这方面的问题,这一思考步骤是少不了的。因为它是解答其他鉴赏问题的前提和入门。如果是比较熟悉的诗人的作品,还须知人论世:通过诗人的生平和诗风,类推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三、审读题干,弄清要求,认真细分鉴赏要点,要求答什么就答什么。抓准答题的角度和切人点。直奔鉴赏中心话题。作答时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才会既简洁、又充实。 【解题技巧】答题格式类型 1.先观点后理由,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先分后总式,答题时,先分说后总 3.先总后分式,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4.分点作答式,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 一、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二、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三、重点概念阐释 1、烘托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烘托物,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浓厚感情。 2、用典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另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如王勃在《藤王阁序》中几乎句句用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姜夔在《扬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诗,形成了虚实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 3、虚实 这是古人论述文章时常用的概念,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眼前为实,想象为虚……诗歌常用这一手法,拓展诗歌的意境。如柳永的《雨霖铃》,眼前作别为实,别后想象为虚,虚实相生,产生无穷的余味。又如李煜的《虞美人》,前六句一实一虚,即“春花秋月何时了(实),往事知多少(虚)。小楼昨夜又东风(实),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虚)。雕栏玉砌应犹在(实),只是朱颜改(虚)”,虚实相济,寄托了自己故国的哀思。再如姜夔的《扬州慢》,眼前衰败不堪的景为实,假设的想象为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大大增加作品的容量。 4、语言特色 ①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清贫乐·村居》,使用的语言就属于清新明丽。 ②平淡。或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朴归真,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用平淡的语言,如话家常,写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李煜后期的词《虞美人》,用语平淡,但感人至深。 ③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歌《无题》,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一段等。 ④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李清照早期的词《点降唇·蹴罢秋千》,白居易的诗《草》等。 ⑤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咏史诗,李清照后期的词等。 ⑥简洁。其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贾岛的诗,苏轼的词等。 ps 如何在古诗词鉴赏题中拿高分 古诗词鉴赏已成为中考、高考重要的组成部分。2009年,江苏省高考将古诗词鉴赏题的分值增加到10分,更加凸显出其重要性。但说实在说,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想牢牢地把握这十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从历年的分数统计来看,能拿到八成分的人寥寥无几。 诗歌鉴赏的考查材料主要以唐宋诗词为主,偶尔也涉及到元曲。纵观历年的高考真题,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信息:一、不避热门。考查的诗词基本是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作品,名家的作品是考查重点。较生僻的作品往往会提供一些必要的提示,帮助考生把握主题与思想。二、试题设置主要围绕修辞手法、诗句内容与思想感情而作文章。尤其是对诗词中比较关键的句子意思的理解。对它的理解往往涉及到整个作品的主题的理解。命题者往往喜欢从以下角度来出题:(一),分析诗词中作者的情感倾向,通过对作品的解读,要我们归纳出作品所蕴含的感情: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感支配下写成的?由此抒发一种什么的情感?是对现实不满还是对亲人的思念等等。(二),对诗词中某个字或者词作出它的语言运用效果分析,运用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三),作品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并且这些技巧的运用达到了哪些效果?要考生作出自己的判断。诗词鉴赏没有唯一的答案,但是必须要紧扣作品本身而回答,并且要言之成理,才能得到高分。 总体来说,如果考生把握住了作者的情感基调,一般都能得到及格分。把握不准,你在回答的时候可能就牛头不对马嘴了。这也是为什么有的考生在诗歌鉴赏题中只得一二分甚至零分的原因。 如何才能在诗歌鉴赏题中拿高分,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出来?这非一日之供,需要平时的有机积累。读的多背的多,并且想的多,对古诗词的感觉自然就产生了。但也有个基本的方法问题。有些技巧确实有助于我们对诗歌的主题与艺术效果的把握。我们以两个真题为例,以免空洞,具体讲解如何才能读懂一首古诗词,让考生能在古诗词鉴赏拿到及格分甚至高分。 先以一首诗歌为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之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是陆游所作的。面对它我们如何下手?先通读一遍,把不认识的不理解的字词圈出来,然后查找词典。在这首诗歌当中,我们可能有两个字比较难理解。一个是“仞”,一个是“摩”。对于“仞”字,我们从“三万里河”中可以知道,它一定也是一个度量单位。因为,“三万里”按照对仗的原则,要与“五千仞”对应。事实上,一查字典我们马上得到验证: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八尺为一仞(一作七尺)。“摩”字的理解很有意思。“摩”字在字典中的基本意思是“抚摩”。但在具体的语境中就不能解释为“抚摩”,而是形容非常高。试想,能够抚摩天了,当然很高。“五千仞”是个虚数,但却从数字上说明“岳”的高,而“摩”则从形象上说明,用“抚摩天”这个具体形象(动作)来说明山的高。一个用数字,一个用形象(动作),两者结合,使得山的高一下子就生动地显现出来了。 “三万里”在这应该也是个虚数,陆游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河的长与山的高。但这条河具体是哪条河呢?这高山是哪座山呢?我们不得而知,陆游与诗歌本身没有给我们提供明确的信息。但有一条可以猜想到,如此长的河要么是黄河,要么是长江;这么高的山,肯定属于“五岳”之流的山。从诗本身我们可以得出唯一确信的结论是,这河与山在陆游心目中非常重要,当然也是中国的名河名山。在这两句当中,陆游描绘了一河一山的雄伟姿态。但要注意的是,山与河写的都是虚景,也许并没有出现在陆游当时的视野之内。凭他的肉眼是不可能看到河蜿蜒三万里的壮观景象的,更不可能看到高五千仞的雄奇。不是眼前看到的景物,陆游为何突然想到这些景物呢?为什么选这样的景物写到诗歌中来呢? 这就涉及到诗歌鉴赏的第二条总原则:在古代诗词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先生的这句话可能有点夸张,但确是经验之谈,很精辟。因此,诗词当中,没有纯粹的为了写景而写景的,光写景而不融情是没有格调的,是不入流的。诗词就追求这样的境界:要话里有话,不然就达不到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效果。 回到刚才的问题,陆游为何要写长河、高山?一句话概括:写这样的景,是为了后面抒情作铺垫。我们来看诗歌的最后两句。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遗民”显然是指陆游自己。大家都知道,当时强大的“金”灭了北宋,制造了历史有名的“靖康之难”,抓走当时的两位北宋的皇帝。大臣与皇亲们逃到江南,建立了新的王朝,就是历史上的“南宋”,于是陆游就成了北宋的遗民。 从“泪尽胡尘里”与“南望”这两处,我们可以知道,陆游当时身处在北方。也就是胡人统治的地方。“王师”是指“仁义”之师,也可以解释为正义的军队,在这,特制南宋的军队,因为,北方当时被金占领,属于“非法”的侵略,是不正义的。而南宋挥师北上收复失地是正义的,因此,他把南宋的军队称之为“王师”。 在这句诗中,有两个词很重要。一个是“泪尽”,一个是“又”。泪流尽了形象地说明了当时陆游的心情:悲伤欲绝,泪都流干了。“又”字则生动地表明了陆游失望的情感。陆游对故土的失去十分在意,总渴望南宋朝廷能挥师北上,但却“南望”了一年又一年,一次次地让他失望。这样的感受人岂能承受?还需指出的是,“又”还有一层隐含的意思:无奈失望是当时陆游的心情,但陆游并没绝望。如果对南宋完全绝望,他就会死心,不会再南望。也不会在临死之前写下《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悲鸣了。当时的陆游,正是在这失望与心存希望这样矛盾复杂的情感交织中渡过了余生,这对一个爱国之士来说是怎么样的煎熬?可想而知,陆游的晚年是多么的悲惨,也可以想象在写这些诗歌时候的心痛。 这种煎熬的处境刚好对应了题目中的“秋夜将晓出篱门”。在秋天,天将亮的时候,而且,人能感觉到凉,说明当时的季节至少是仲秋了。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时候,正常的人应该还在床上酣睡,勤快的人则可能在床上挣扎着起床。但陆游就起来了,而且推开篱门出来了。说明什么问题啊?说明陆游睡不着!为什么睡不着,正是因为当时的陆游有着这样矛盾的情感在内心折磨着他的肉体,他才睡不着,才有感而发,写出了这样让人凄凉的诗句。而且写下的不是一首,“二”字告诉我们至少写下了两首,更加证明他当时此等忧郁心情的浓烈。 讲到此处,我们再来从整体上来理解这首诗歌,回答上文提起的问题。陆游为什么开篇就虚写河山? 前面我们已分析得出,他所写的“山”与“河”是有代表性的,而且陆游对此很热爱,才把“三万里”、“五千仞”、“入”、“摩”等充满生气的词来描绘它们。“山”与“河”连起来构成“山河”,而我们往往用“山河”来指代江山、朝廷、国家等。正因为陆游描写的是壮大的景色,能与国家匹配的景色,才使得在诗歌的后面抒发对国家统一这样“大”的、“壮”的情感。大景物与大情感协调起来了。同时,把大的“情”融入到了大的“景”当中去了,不露痕迹。一方面陆游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如此的热爱,对残酷的现实是,壮美的河山却四分五裂,最悲痛的是,朝廷竟然“乐不思蜀”,对挥师北上无动于衷。这将是怎么样的悲哀呢?只有身处其中的陆游才体味最深,如此才留下了这些悲壮的诗歌给后人传唱。 在上文,我们具体讲解了如何鉴赏一首诗歌。接下来就解决词的鉴赏问题。我们还是通过一首具体的词来讲解,不至于空洞。 词的鉴赏与诗歌的鉴赏差别不大。传统意义上说诗言志,词缘情。意思是说,诗歌大部分是用来抒发志气的,即所谓的大情感,比较高尚的、正统的情感,能够光明正大地说出来的情感。不能说的情感则大多用词来表达,因此,词又叫诗余。 词抒发的往往是私人性的情感,即小情感,对友人、亲人尤其是情人的思念经常成为词创作的初衷。但对诗歌鉴赏的两条总原则对词同样适应。为了保持连贯性,我们有必要重申一下那两条总原则:第一,对任何一首诗词都要从诗词本身出发,而不要从资料出发,资料的作用在于验证我们的理解,而不是从资料中去了解诗词本身。反之,本末倒置。第二,在古代诗词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全是为了抒情作铺垫。因此,我们看到景的同时,更要看到隐藏在景后面的情。由于文体的特殊性(篇幅短小),就必然要求作者惜墨如金。对一篇优秀的诗词来说,容不得一个废字。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要对诗词的景物描写要多一个心眼。作者为何选取这样的景物作为表现的对象,这其中的原由不要轻易的放过。这是理解作者情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像上文中,陆游所写的“山”与“河”这两个虚景,是为了后面抒发对国家对朝廷的统一的大情作铺垫的。 我们下面以元朝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为例,具体剖析词的解读方法。 《鹧鸪天 ·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魏初这个人,一般的读者可能比较陌生,但无所谓,了解一个作家的生平并不一定对理解其的一首作品有多大的作用,有的时候反而聪明反被聪明误。因此,我们还是要从词本身的内容出发,去寻找解读的突破口。 依照惯例,我们先借助工具书,把其中的生词查阅一下,以解决文字障碍。事实上,整首词只有一个生字“圞”(luan),其意为“圆”。从文章中我们也可以猜出大意来。现在习惯说团圆,也有的方言中,喜欢说团圞。它是一个方言词。 词分上下两阙,上阙为“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词分阙,这是一个常识性问题。对于诗词中的常识性知识,一个初学者,或者一个普通的读者应该如何对待,在我看来,不可较真,懂更好,不懂对诗词的理解也够不成大碍。但这些东西不多,如果你用心去记,一下就一网打尽了。 我们先看到题目,鹧鸪天是词牌名,也就是词的调子的名称,即规定这首词应该怎么唱。词牌名与对词的意思的理解也没有多大的关系。原来,诗词都是用来唱的,有具体的“谱”可寻。但基本上失传了,因此,诗词作为唱的功能基本失传了。也就是说,能够概括词内容的题目为“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室人”即妻子。这不难理解。“降日”即生日。词的题目的意思为,我老婆要过生日了,我作了这首词寄给她,以表达我的情思。从这,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与他的老婆是很恩爱的。而且老婆也知书达理,他们之间能用词来交流,证明了文化水平都不低。 我们先把意思梳理一遍: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在家里, 今年却又相各天涯了;满腔的心思多得没有地方安放”。“又”字说明了作者与妻子并不是第一次天各一方,这多少体现出一点无奈的神情。用“春”来形容心事的繁多并不是作者的首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后主用一江春水来形容满腹的忧愁。显然,魏初的“春”字得到了李后主的真传。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万物复苏,热闹,生机勃勃是春的主要特征,同时,也使得春天变得非常丰富甚至拥挤。因此,用春来形容心事,足见心事之多。“闲”字也用得极秒。把内心看不见说不出来的心事,转化成具体可感的东西,多的没有地方安放。这样一来就非常形象直观化了。同时作者也因为心事的繁多,才催生出两边的华发。 再来看到下阙: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下阙字面意思非常简单,没有什么理解上的障碍。但平淡叙说背后的东西却值得我们探寻。这些文字可以转化成一副幽静、略带凄凉的画面:我站在通往故乡的路口,清澈的湖水绕着青翠的小山,夕阳倒影在平静的水面上,在余晖的映射下,满山的林木披上了金色的衣衫,觅食归来的鸦鸟悠闲地围绕着巢环旋。我什么时候才能亲自拾掇田园,晚上合家围炉欢聚呢? 多么平淡、悠闲但却凄凉的一副画面啊!但作者内心的苦痛谁人能知?鸟尚且能够自由地生活,与亲人团聚,我却为何不能与妻子、儿女相伴呢?就连妻子的生日的时候,还是不能相会,只能遥寄这首哀词来表达我对她们的思念。孤独、忧伤之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陆游的诗歌也好,魏初的这首词也好,都是优秀的作品。我之所以选取这两首作为案例来分析,意在于说明,好诗也好,好词也好,评价它们好的标准并不在于用此是否华丽。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高雅的东西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或者优秀的作品既是精英的也是大众的,它们最大程度地唤起不同知识结构的读者的内心情感波澜。当然,每个人具体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但却能震撼你的内心。让你想起很多的事情。而不好的作品就没有这个功效,读过之后,稍停片刻就忘记了,没有回味,更不用说拿来细细品读了。 因此,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不管是小学生也好,初中高中生也好,最忌语言华丽,而言之无物。尽量地用含有感情的笔墨去描绘身边的真实的事情与感受,也许,你的表达不够圆润,但你饱含情感叙述的本身却已经能感动相当多的人了。 希望能得到采纳,祝楼主语文成绩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2
答题的模式 选取的意象构筑什么意境表达什么感情 在回答意象与意境时候,基本上是翻译诗歌本身 比如说“诗人选取。。。。。构筑了一副。。。。。(翻译诗句),表达了............"基本套路是这样 著重要的一点,熟能生巧,多做多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