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雷人作业题

解决措施:

1、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

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中国人口 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以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2、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长期规划

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我们提出 健康老龄化战略内涵,主要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内容,这是对中国老龄工作的综合概括,是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好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体思路。具体建议是:

3、明确国家老龄工作的方向

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家的五年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结合经济发展进程和城乡不同情况,精心设计和构筑中国老龄的工作体系,明确提出目标要求、工作重点、投入力度、检查标准。

4、落实到各地的发展计划中

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该地区老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采取分工负责和齐抓共管方式,对老龄工作有管理、有服务、有措施、有检查。

5、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

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 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效用。具体建议是:

6、居家养老环境

为了使老年人起居方便,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方便老年人和满足老少户可分可合的需求,公共设施要安排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所,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

7、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

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购物、清扫、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学习、文体、康乐、交往等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

8、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

对政府设立的敬老院等养老、安老机构和设施,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机构抚养的老人情况,政府要继续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设施条件,逐步提高居养水平。鼓励和扶持社会民办公共养老设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形成对家庭养护困难老人的救助保障体系。

9、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

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老金经办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征收、给付、营运和管理,用发国债形式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证全额按期予以支付。农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储蓄和家庭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城乡养老、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起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10、加大有关老年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

法律部门要坚决制裁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依法合理调整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老年人之间的关系,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

11、加快完善老年立法步伐

在2005年左右时间,国家要尽快出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老年人福利等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使老年人的生活获得切实保障,在2010年左右时间,制定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法、新的老龄事业发展纲要等大部分老年法律法规,形成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基本法的老年法律体系。

扩展资料:

1、为引起各国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视,1990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1991年起每年的10月1日为“国际老年人日”。

2、1992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老龄问题宣言》,并决定将1999年定为“国际老年人年”。 

3、2002年,第二次老龄化问题世界大会通过了《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以回应21世纪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促进多年龄社会的发展。

4、2011年10月1日是“国际老年人日”。

5、由于2012年是《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通过10周年纪念日,为了彰显这一即将到来的里程碑,2011年的“国际老年人日”主题被确定为“启动马德里+10:全球老龄化的机遇与挑战日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口老龄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6

应对我国老龄化产生的挑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缓解: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向积极老龄化转变。

我国老龄化速度是越来越快,若是我国老龄人能够充分发挥能发挥的作用,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弱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当然应对老龄化挑战的终极目标并不是健康老龄化,二是使老年人群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是社会成为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 


第二,社会尽量建设一个以家庭为养老模式的多元化的养老模式。

,国家还必须积极的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模式,称谓家庭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 


第三,我国应进一步推进老年立法,使得老年人的权益得到很好的维护。

我国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针对一些具有技术含量的行业,可以有选择的适当提高退休的年龄,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另外各地为能够更加合理的利用人才,可以建立相应的老年人才,使得部分老年人才能够得到很好地利用。 

扩展资料: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


首先表现在劳动人口比重下降,使得劳动力严重不足。

在总体人口中占据核心以及支配地位的往往是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加快表示我国劳动力资源缺乏,表现出劳动力资源不足的现象,不以利经济的发展。 


第二老龄化造成了总供养系数上升,导致劳动力成本加大。

第三老龄化速度加快必然会导致国家或是企业养老金支出加剧,严重影响扩大再生产,退休人员增加必然会使得养老金的支出费用严重增加,影响扩大在生产。

另外劳动人口的老龄化对科技发展以及劳动生产率有很大限制影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人口老龄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7
1、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 实现老年人与其他人共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 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救济 3、 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 老年福利服务、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 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4、 建立和完善老年法规体系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6章50条
5、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安老、养老安全网 家庭保障安全网 社区养老服务安全网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政策安全网 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养老机制

6、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营造健康老龄化的环境

工作思路:三个意识 三个体系 两只队伍
工作目标: 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战略目标: 促进健康老龄化,实现人人享有健康,老年人健康长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15
答案应该是 “多死老人或多生小孩解决老龄化”。老龄化问题是个社会问题,别说学生了,就算更高级社会管理者也未必能解决,国外的老龄化问题一直是每届政府头疼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 兄弟,勇敢点,不填它。- - 太雷人了
第4个回答  2020-09-11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老龄化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那么从最基本的角度说要如何切实的照顾老人呢,老人腿脚不好或者也有失能半失能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极差,护理不好极可能滋生褥疮,老人生活不好,作为子女的可安心?不防考虑一下迈德斯特护理床,带有定时翻身功能,还有助便装置,配合起背曲腿功能实现人体坐立式大小便,也可缓解护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