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糕jing还是zeng

如题所述

应该是“jing。”

甑,jing,四声,西安本地人发音为jing,是使用一种称为"甑"的蒸食用具而得名。甑是一种底部有小孔,可放置在锅上蒸食物的古老炊具,黄河流域俗名劲子,故而甑糕也叫劲糕。所以念jing。

甑糕的古老,首先表现在它的炊具上:甑是一种底部有小孔,可放置在锅上蒸食物的古老炊具。据传,甑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产生,到了新石器时代又有陶甑。

商周时代发展为青铜铸成,铁器产生后,又变成了铁甑。甑糕,就是用糯米、红枣或蜜枣、红豆置铁甑上蒸制而成,故名甑糕。

轶事典故:

吃甑糕易上瘾。有一作家,黎明七点跑步,八点赴甑糕摊吃三碗,返回关门写作至下午四点方停歇,数年一贯,写书十年,体壮发黑眼不近视。甑糕,实在无愧为西安的特色小吃。

单看蒸甑糕的深口大锅,便已十足的“生愣”:口阔二尺六,锅深二尺八,铸铁而成,陕西老话称此种锅为“甑”,甑糕即因此而得名。卖甑糕的小贩也甚是“生愣”,蒸好甑糕的铁甑,外面被煤烟熏得乌黑,就直接搬出来往食摊上一架,颇像一只硕大的黑鼓。

这种铁甑,其实不仅秦地独有,二十年前全国各地几乎都能看到。在古代,蒸食炊具就有陶甑,商周时代有铜甑。宋代大诗人陆游的《秋花歌》中有“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的诗句。不过,宋代的甑已经是铁甑了。

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巨变,使用了两千多年的铁甑逐渐淡出百姓的厨房,惟独陕西,古风犹存,乡村农家的灶台,大多还在使用这种硕大的铁甑。不仅甑,陕西人饮食的家什都大,像吃羊肉泡馍的大老碗,喝汤用的大盆,连喝茶也是大号茶壶。

总之,大锅做饭,大碗盛酒,大,才吃着痛快,大,造就了这里的饮食文化。就连陕西人,也生得脸皮黑红,脸庞儿四四方方,神似一尊尊大号铁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