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表工作原理

如题所述

视力表的设计原理基于视角概念,即光线自外界两点射入眼内,经结点形成的夹角。正常人眼能够分辨出的最小视角,即一分视角,是视力表设计的基础单位。标准对数视力表是常见的检查工具,它由12行大小各异、开口方向不同的"E"字组成,测量范围从0.1到1.5(或4.0到5.2),每行都有标号,要求被检查者与1.0行保持平行,且与视力表的距离保持在5米。若室内空间不足,可以通过平面镜反射视力表,保持标准距离。


检查视力通常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两部分。进行远视力测试时,首先遮盖一眼,以单眼从上而下辨认"E"字的缺口方向,直到无法识别。正常视力应大于1.0。如果最开始只能看到0.1,可通过移动至能看到0.1的位置计算视力,公式为"0.1×距离/5=视力"。如果在半米内仍无法看清0.1,可进一步检查指数识别、手动和光感等。近视力检查则使用"J"字视力表,同样辨认缺口方向,正常情况下在30厘米处能看清1.0行即可。近视力测试有助于屈光不正的诊断。




扩展资料

视力表是用于测量视力的图表。国内使用的视力表有:国际标准视力表、视力表对数视力表、兰氏(Landolt)环视力表。从功能上分有近视力表、远视力表。视力表是根据视角的原理制定的。检查视力一般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两类,远视力多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此表为12行大小不同开口方向各异的“E”字所组成;测量从0.1-1.5(或从4.0-5.2);每行有标号,被检者的视视力表操作方法线要与1.0的一行平行,距离视力表5米,视力表与被检查者的距离必须正确固定,患者距表为5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