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作背景是什么?

我总觉的在写女友啊!

丙辰年,即1076年,41岁的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之所以来到诸城,是因为被贬。而与精神契合的骨肉同胞苏辙也有六七年不见了,此时的苏轼心情抑郁,四面楚歌。一时的,长时间积聚的感情在特定的时刻——中秋佳节——喷薄而出,书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余词尽废”,语惊四座,掷地有声。断语下得恰如其分
在这首词中,苏轼完成了一次生命历程,一次生命的体验,并且提升了生命的质量。词纳人生、生命、宇宙于方寸之间,生活——人生——哲理——宇宙,因超脱、超越而浪漫空灵。片刻之间,仿佛看到一个沉重、躁动、徘徊的身躯,由于看破红尘而变得轻快流畅舒适活泼。感情得到释放,心灵,突破重围,得到解放。他,虽脚踏土地,而不再沾染尘埃。一个鲜活的、不俗的身影,与月亮一起,开始永远地照耀着大地,照耀着无数后来之人。一首词,拨动了大众的心弦,一首词,解脱了作者自己,也帮着无数读者解脱了无数的烦乱、烦恼,消除了许许多多世人习惯了的浑浊的声声叹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标志着一个孤独的灵魂抛却了心中的魔障,同时,带给我们一个月光如水的清明澄澈的世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2
是苏轼大诗人思念其弟鸭.不是女友呐.(´-㉨ก`)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7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9-22
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第4个回答  2013-09-22
作者是为思念他弟弟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