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螺旋桨工作原理

如题所述

直升机螺旋桨工作原理如下:

(1)螺旋桨旋转时,桨叶不断把大量空气(推进介质)向后推去,在桨叶上产生一向前的力,即推进力。桨叶上的气动力在前进方向的分力构成拉力。在旋转面内的分量形成阻止螺旋桨旋转的力矩,由发动机的力矩来平衡,桨叶剖面弦(相当于翼弦)与旋转平面夹角称桨叶安装角。

(2)螺旋桨旋转一圈,以桨叶安装角为导引向前推进的距离称为桨距。为了使桨叶每个剖面与相对气流都保持在有利的迎角范围内,各剖面的安装角也随着与转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这就是每个桨叶都有扭转的原因。

(3)螺旋桨效率以螺旋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表示。随着前进速度的增加,螺旋桨效率不断增大,速度在200~700公里/时范围内效率较高,飞行速度再增大,由于压缩效应桨尖出现波阻,效率急剧下降。

螺旋桨在飞行中的最高效率可达85%~90%。螺旋桨的直径比喷气发动机的大得多,作为推进介质的空气流量较大,在发动机功率相同时,螺旋桨后面的空气速度低,产生的推力较大,这对起飞(需要大推力)非常有利。

一、直升机按用途可分为:

1、通用直升机

最早研制并生产的直升机,应该算作通用直升机-即大多数工作都能做,但做任何工作都不是非常专业。可运输、可救援、可通信、可救护,加上武器也可攻击,但除了运输外、做其他工作都不十分“拿手”,于是在通用直升机的基础上,逐渐的发展出了专用直升机。

2、运输直升机

以运输为主,载运量较大。因载运方式不同,还可分为吊运直升机和仓运直升机。

3、搜救直升机

以搜索、救援为主要工作方向而研制的直升机,机上通常载有搜索设备和救援吊索、救护设施等,通常在中型通用直升机的基础上改装而成。

4、武装直升机

早期的武装直升机就是用通用直升机搭载武器如机枪、火箭等武器装备改装的,随着技术进步和对武装直升机要求的提高,现代的武装直升机已经是专门研制设计的一个专用直升机机种。

二、直升机的优点

直升机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做低空(离地面数米)、低速(从悬停开始)和机头方向不变的机动飞行,特别是可在小面积场地垂直起降。

由于这些特点使其具有广阔的用途及发展前景。在军用方面已广泛应用于对地攻击、机降登陆、武器运送、后勤支援、战场救护、侦察巡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反潜扫雷、电子对抗等。

在民用方面应用于短途运输、医疗救护、救灾救生、紧急营救、吊装设备、地质勘探、护林灭火、空中摄影等。海上油井与基地间的人员及物资运输是民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扩展资料:

1、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机是西科斯基研制的vs300,真正具备了现代直升机的飞行特点。采用单旋翼带尾桨结构,奠定了现代直升机最常用的的气动布局。

2、世界上最小的直升机是日本研制的一种单人超小型直升机。直升机安装有一台37千瓦的强制冷发动机,主旋翼直径约6米,自重仅为115公斤。

3、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是苏联于20世纪60年代研制生产的米-12“信鸽”重型运输直升机。该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05吨,主旋翼直径为35米,机身长达37米,货舱长28米,可运送中型坦克和火炮,安装有4台4.78兆瓦的发动机,载重40吨。

4、目前世界各国所使用的巡航速度最快的直升机--X2直升机最高时速达到了463公里/小时。

5、飞得最高的直升机是法国的SA-3158型“美洲鸵”直升机。1972年6月21日,飞行员吉恩·鲍莱特驾驶“美洲鸵”,创造了飞行高度达1.2442万米的世界纪录

6、飞得最远的直升机是美国的OH-6直升机。1966年4月6~7日,该机由飞行员费瑞驾驶,创造了直线航程3561.55公里的世界纪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螺旋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升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8

直升机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把直升机举托在空中,主发动机同时也输出动力至尾部的小螺旋桨,机载陀螺仪能侦测直升机回转角度并反馈至小螺旋桨

通过调整小螺旋桨的螺距可以抵消大螺旋桨产生的不同转速下的反作用力。

通过称为“倾斜盘”的机构可以调整直升飞机的旋翼的螺距,从而在旋转面上可以产生不同象限上的升力差,以此升力差来实现改变直升飞机的飞行方向。

同时,直升飞机升空后发动机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转速下,控制直升飞机的上升和下降是通过调整螺旋桨的总螺距来得到不同的总升力的,因此直升机实现了垂直起飞及降落。

螺距:指螺旋桨在自己本身根轴上的偏转角度,转速固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螺距可以更有效的操纵螺旋桨的升力或推进力,甚至得到反推力或者反升力。

扩展资料:

直升机作为20世纪航空技术极具特色的创造之一,极大的拓展了飞行器的应用范围。直升机是典型的军民两用产品,可以广泛的应用在运输、巡逻、旅游、救护等多个领域。

直升机的最大时速可达300km/h以上,俯冲极限速度近400km/h,实用升限可达6000米(世界纪录为12450m),一般航程可达600~800km左右。

携带机内、外副油箱转场航程可达2000km以上。

根据不同的需要直升机有不同的起飞重量。当前世界上投入使用的重型直升机最大的是俄罗斯的米-26(最大起飞重量达56t,有效载荷20t)。

当前实际应用的是机械驱动式的单旋翼直升机及双旋翼直升机,其中又以单旋翼直升机数量最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升飞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05
直升机螺旋桨原理:
螺旋桨旋转时,桨叶不断把大量空气(推进介质)向后推去,在桨叶上产生一向前的力,即推进力。一般情况下,螺旋桨除旋转外还有前进速度。如截取一小段桨叶来看,恰像一小段机翼,其相对气流速度由前进速度和旋转速度合成(图1 )。桨叶上的气动力在前进方向的分力构成拉力。在旋转面内的分量形成阻止螺旋桨旋转的力矩,由发动机的力矩来平衡。桨叶剖面弦(相当于翼弦)与旋转平面夹角称桨叶安装角。螺旋桨旋转一圈,以桨叶安装角为导引向前推进的距离称为桨距。实际上桨叶上每一剖面的前进速度都是相同的,但圆周速度则与该剖面距转轴的距离(半径)成正比,所以各剖面相对气流与旋转平面的夹角随着离转轴的距离增大而逐步减小,为了使桨叶每个剖面与相对气流都保持在有利的迎角范围内,各剖面的安装角也随着与转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这就是每个桨叶都有扭转的原因。
构造特点:
螺旋桨有2、3或4个桨叶,一般桨叶数目越多吸收功率越大。有时在大功率涡轮螺旋桨飞机上还采用一种套轴式螺旋桨,它实际上是两个反向旋转的螺旋桨,可以抵消反作用扭矩。在发动机功率低于100千瓦的轻型飞机上,常用双叶木制螺旋桨。它是用一根拼接的木材两边修成扭转的桨叶,中间开孔与发动机轴相连接。螺旋桨要承受高速旋转时桨叶自身的离心惯性力和气动载荷。大功率螺旋桨在桨叶根部受到的离心力可达200千牛( 20吨力)。此外还有发动机和气动力引起的振动。大功率发动机一般采用3叶和4叶螺旋桨,并多用铝合金和钢来制造桨叶。铝和钢制桨叶因材料坚固可以做得薄一些,有利于提高螺旋桨在高速时的效率。70年代以后还用复合材料制造桨叶以减轻重量。
螺旋桨的几何参数

1、直径(D)
影响螺旋桨性能重要参数之一。一般情况下,直径增大拉力随之增大, 效率随之提高。所以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直径较大的螺旋桨。此外还要考虑螺旋 桨桨尖气流速度不应过大(<0.7音速),否则可能出现激波,导致效率降低。

2、桨叶数目(B)
可以认为螺旋桨的拉力系数和功率系数与桨叶数目成正比。超轻型飞 机一般采用结构简单的双叶桨。只是在螺旋桨直径受到限制时,采用增加桨叶数目的方 法使螺旋桨与发动机获得良好的配合。

3、实度(σ)
桨叶面积与螺旋桨旋转面积(πR2)的比值。它的影响与桨叶数目的影响相 似。随实度增加拉力系数和功率系数增大。

4、桨叶角(β)
桨叶角随半径变化,其变化规律是影响桨工作性能最主要的因素。习惯 上以70%直径处桨叶角值为该桨桨叶角的名称值。 螺距:它是桨叶角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5、几何螺距(H)
桨叶剖面迎角为零时,桨叶旋转一周所前进的距离。它反映了桨叶 角的大小,更直接指出螺旋桨的工作特性。桨叶各剖面的几何螺矩可能是不相等的。习 惯上以70%直径处的几何螺矩做名称值。国外可按照直径和螺距订购螺旋桨。如 64/34,表示该桨直径为60英寸,几何螺矩为34英寸。

6、实际螺距(Hg)
桨叶旋转一周飞机所前进的距离。可用Hg=v/n计算螺旋桨的实际螺矩值。可按H=1.1~1.3Hg粗略估计该机所用螺旋桨几何螺矩的数值。

7、理论螺矩(HT)
设计螺旋桨时必须考虑空气流过螺旋桨时速度增加,流过螺旋桨旋转平面的气流速度大于飞行速度。因而螺旋桨相对空气而言所前进的距离一理论螺矩将大于实际螺矩。
第3个回答  2011-04-16
主螺旋桨位于直升机顶部,带动4个约6米长的桨叶旋转。飞行员通过调整旋转斜盘来操纵直升机。旋转斜板通过改变桨叶的姿态角(倾斜角度)来增加上升力。均匀地调整所有桨叶的姿态角可使直升机垂直升降。当浆叶旋转起来后改变姿态角可以产生不均匀的上升力,从而使直升机沿特定方向侧飞。

在主螺旋桨旋转时,会给整个直升机施加一种旋转力。尾部螺旋桨桨叶产生抗拒力,从而将尾桁推向相反方向。通过改变尾部螺旋桨桨叶的迎角,飞行员可以让直升机向任意方向旋转或根本不让它转向。而阿帕奇有两个尾部螺旋桨,每个螺旋桨有两个桨叶。

貌似还没发现没有尾部螺旋桨的直升机
第4个回答  2013-09-20
直升机的头部的大螺旋桨,也叫旋翼,尾部也有一个尾桨,尾桨分为推进式和拉进式,主要为了抵消旋翼旋转时产生的反向扭力。但是如果是共轴机或者横列以及纵列旋翼实际上都是利用另一幅旋翼来均衡反向扭力,基本原理差不多,直升机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旋翼的升力工作原理实际上和固定翼飞机的机翼一样,只是直升机旋翼是在发动机驱动下,主动与空气接触产生升力,把直升机举托在空中。

如果按您的要求回答的话,两种状态实际上都存在,在旋翼保持一定的升力迎角旋转时上下旋翼面由于空气流动速度不同,会有压力差产生,而下翼面在保持正迎角的同时,由于受到空气冲击阻力,旋转时对空气本身也会产生向下的空气压力。

直升机旋翼的独特驱动机构,主要靠它的倾斜器和变距机构来完成,在大部分飞行状态时候,旋翼的迎角是在每周不停的改变着,通过不断的改变旋翼不同角度的迎角,使直升机可以悬停,前后左右飞行自如,因此可以实现垂直起飞及降落,不过它的结构复杂,而且运行过程中,旋翼变距机构以及倾斜器机构始终在非常高频率的动作下,故障率相对固定翼飞机来说,要多出不少。

直升机可以垂直起降,但是的旋翼由于受到翼尖旋转速度的限制,(它的翼尖速度等于,旋转速度加上前进速度,翼尖在旋转状态下,不能超过音速,否者噪音和振动极大)所以目前直升机几乎没有超过400km/h的,不过直升机灵活多变的速度选择可以使它从事很多种极其复杂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