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告诉我们,改变贫穷有2种方法

如题所述

全世界大约有8.65亿贫困人口,他们的日均收入仅99美分。那么,99美分能买些什么呢?在迈阿密或莫德斯托,这样的收入维持日常生活并不容易,可能只够买一卷面包或一包冷冻蔬菜。在印度,99美分可能只买到15根小香蕉或3磅劣质大米。这样的生活水平限制了获取信息的渠道,未来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在《贫穷的本质》一书中,运用经济学视角提出了两种摆脱贫穷的方法:一是接受援助,二是自主寻找解决方案。
接受援助方面,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认为,由于地理位置或运气不佳,贫穷国家只需启动良性投资,提高生产力,就能用增加的收入吸引更多投资,从而摆脱困境,走向繁荣。例如,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涵盖了基础设施、能源、粮食和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这不仅为非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
另一方面,经济学家威廉·埃斯特利指出,援助可能会导致人们停止寻找自身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认为,只要有自由市场和适当的激励机制,人们就能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举例说明,一些曾经贫穷的国家现在已经变得富有,而一些曾经富有的国家也可能变得贫穷。所谓的“贫穷陷阱”其实是一个误解。
以中国为例,人们常用“要想富,先修路”来表述发展观念。云南和贵州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曾难以发展。但2016年建成的普利斯特大桥连接了云贵两地,成为重要的经济能源通道,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快速脱贫,步入了小康之路。
综上所述,经济学家提出的接受援助和自主发展的脱贫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面对世界上的众多贫困人口和复杂多样的情况,如地理、气候、基础设施、战争或灾害等问题,改变自身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是改变生活的关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